《经济学人》上登了一短文,叫Dancing Queens,说到中国大妈的跳舞问题。文中说北京有一男子不堪广场舞困扰,鸣猎枪放藏獒。合肥市长办公室收到两百多起广场舞投诉,但是不了了之,因为受理官员说这总比打麻将好。

前些天,国内外中文网站上都能看到大妈跳舞被人泼粪的消息。这群大妈跳广场舞,不顾他人的学习和休息,反责问对方为什么不装隔音玻璃。大部分评论者对此幸灾乐祸。
我想大家可能也是对这种现象愤懑已久,但又惹不起,因为这个年龄的大妈,多半已经退休,没有多少事情可做,跟你纠缠下去,她耗得起你耗不起。
大妈的广场舞成了扰民的公害,大妈们的子女能否花点力气,息事宁人地给劝回去?对这种提议,我的一个朋友微博上表示:“子女劝不回去。让一代不读书的人回家干什么?她们在电视上也只能看家长里短相亲调解类节目,根本不会独处。回家老两口大眼瞪小眼两天,就又得出来了。”
中国社会日趋老龄化,人老了之后该干什么?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大妈跳舞,除了身体锻炼之外,也在满足其他一些需要,比如归属感。
和大部分而今跳来跳去的上班族不同,老一代人多属“单位人”,发自本能地觉得自己需要归属于一个群体,被人关注,被人需要,被人关心。
由于生活在两个国家,忍不住又要做一番对比,权当一个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中美两国都有老年问题,我的一些说法,也不过是出自叙述便利的粗线条概括。
在美国,照说老人和子女不住一起,地广人稀,应该更寂寞,可是为什么没有这些问题呢?美国是“儿童的天堂,老人的地狱”一说,多流传于华人中间,因为很多老人过来交通不便,语言不通,才有这些问题。本土的老人好像自得其乐的居多,甚至说自己“心里的年轻人”(young at  heart)。
还有的一些社区和公寓(俗称老年公寓),专供老人居住,说是入住者必须65 years or better,很有意思的是,不说65  years or older, 而是说better,好像越老越好似的。
我发现,美国老人退休时间比较晚,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寂寞的问题。很多美国老人一直上班,直到真的干不动为止。美国没有“单位”这个概念,从一个地方退休后,继续去另外一个地方上班,包括去沃尔玛做些杂事,可能这些退休后的工作工资不高,但总让其有事可做。
国内退休时间过早,有的50才出头就退了。倘活到80岁,后面还有30年赋闲在家。要是有机会的话,应该去找点别的事情做。
子女也不要觉得面子上抹不开去阻挡,因为这不光是钱的问题。人活着,能奉献于他人是一种美好的感觉,让人感觉充 实。如果没有工作机会,做做义工也好。老人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和才能,去让社会变得更好,造福下一代,而不要成天抱怨今不如昔。现在好多老人成天想着怎么健身保养。
一个人老围绕着自己活着的话,会把自己越包越小,成为一个“小小的我”,越来越郁闷。当然,也不乏有人恋栈耽搁了年轻人的机会,那么两害相逢取其轻,还是容忍她们去跳广场舞好了。
让社区生活丰富多彩,应该是老龄社会的必由之路。美国社区生活很发达。很多中老年人去教会,星期三查经,星期天做礼拜,说不定还有别的小组学习的机会,这就满足了一种社区归属的深层需要。
除了宗教机构外,各式各样的其他社区项目也非常多,比如我曾经去考察过的俱乐部就有不少,如“妇女俱乐部”、“诗歌俱乐部”,参与者能通过这些社区组织自得其乐。
很多小镇都有YMCA(基督教青年会),可让社区的人去健身,或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如跳伦巴之类。如果中国也举办这种社区中心(哪怕是盈利性质,让大家交会费),或者把现有的社区中心真正运转起来,也能解决中老年人离开了单位和家庭之后找不到“第三处所”的问题。
写了这些,或许也有老年朋友质问:你有朝 一日不老啊?首先我这不是攻击,而是在想办法。再者,人老了生病体弱自然不好,我也不盼望,但我喜欢写写译译,没人打搅我求之不得,估计老来不必担心无聊。
老年阶段其实应发展一些爱好,毕竟晚年要有很多时间独处。这时候有把过去的理想给捡起来的,比如爱尔兰裔作家麦考特(Frank  McCourt),就是退休后发现自己有时间了,开始创作,在晚年写出了多本很有影响的书,如《安琪拉的灰烬》、《教书匠》等。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才华,但也有不少可操作性很强的事可做。比如我有一老同事,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家族录像。她把家族的相片整理起来,然后配音,形成各种各样的数字故事。她在家族聚会上播放这些片子,很受大家族欢迎。她然后又刻录成DVD,分发给各个家庭。为了这些片子,她甚至跑很远的地方拍摄祖先墓碑的照片,成天为此忙得不亦乐乎。
我还认识一个老先生,老年后开始学做木匠,给子孙和亲戚打了很多家具。而后他又开始购买机器,学习如何制作钢笔,我们上次去,还送了我们好几支。该送的都送完之后,他又开始学着在家开始种菜。总之是通过学习对抗衰老。还有一些老年人老来去学东西陶冶情操。我就看到了一些老年人老来开始学声乐学钢琴这 些。
按照常规思维,大家觉得孩子学习才有用,所以让孩子在认知负荷最重的时候逼她们学琴学画,学得她们怨声载道。说起初衷,大部分家长也不是为了孩子成名成家,而不过是让其陶冶情操。到了中老年阶段,自己没有情操了,干嘛不去陶冶?那时候学,接受能力不足,但是时间精力有余,自娱自乐效果更好。
广场舞活动看似爱好,但节奏简单,乐曲通俗,没多少美感,听的人倍受折磨。真正需要花一些精力学习的技艺,可能效果更好一些。中老年人可学的东西真是很多,当然不要胡乱去学医。
良好的家庭关系,应该能解决老年的寂寞无聊问题。那些跳广场舞的退休大妈,可能已经空巢,感觉不再被子女需要,十分失落,需要找个办法证明自己的存在。中国式的婚姻大家可能也知道,互不理睬吵吵闹闹的不在少数,在家里精神上找不到多少安慰。
去广场跳舞还算好的,有的成为直升飞机父母,盘旋于子女头上,干涉他们的生活,逼迫子女谈婚论嫁,急着抱孙子,或是把手直接伸到小家庭来操纵,打一场代理战争,这都是没有多少事情可做的表现。如果老伴相互取悦,相互欣赏,谁还愿意成天往外头跑?
老往外跑,去跳舞,没准解决不了家庭问题还会产生问题?我过去在国内认识的一对老夫妻,丈夫老来爱上跳舞,动辄去找舞伴,老太太气得在家得病而死。
上了年纪,假如思路拓宽一些,反而是新生活的一个开始,何至于一窝蜂全去开着大喇叭到公众场合跳舞,扰得四邻不安呢?

《美国咖》立足美国,服务于海外华人.
免费发布处理各大地区各类综合信息
(招聘求职,二手买卖,求助问事,招租求租等...)
轻点击下方logo字体即扫描二维码关注

  加州地区
科罗拉多
圣地亚哥
   拉斯维斯
  大佛州

  大华府
   旧金山
   大德州

征婚

亚特兰大
西雅图

   新泽西
  大费城

 波士顿
芝加哥

   洛杉矶

   大纽约
 曼哈顿
 布碌仑

   法拉盛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我们订阅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