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我不是药神》在国内上映,
出色的题材,加上幽默的剧情,
让这部剧好评如潮。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除了引人一笑,
还引发了观众们对现实中困境的讨论,
特别是有关癌症患者的生存困境方面。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2017年数据显示,
中国每年新增3万—4万名儿童肿瘤患者,
而平均每1万名儿童中,就会有1名癌症患儿
孩子患病,陷入困境的却是整个家庭,
但即使在困境中,
许多家庭也不曾放弃寻求生的希望。
患癌的孩子们
对于不幸患癌的孩子来说,
爱和痛总是那么缠绵难分。
这些孩子遭受的苦难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小小年纪的就不断化疗、放疗、打针……
更不用说掉发、呕吐等症状,
他们定是如钢铁般坚强,才能依然面带微笑。
谢安,14岁,贵州人,2016年6月被确诊患有鼻腔恶性肿瘤,于8月来到广州求医。他说化疗最让他感到害怕。“希望长大后能开长途汽车。”
曾志诚,12岁,江西人,2016年12月7日被确诊患有原始性神经外胚肿瘤(PNET),并在当月14日来到广州治疗。已经接受了十余次的化疗和放疗。“长大后想当警察,因为能抓坏人,有正义感。”
冯娴,6岁,湖南人,2017年1月21日被确诊患有脊柱尤文氏肉瘤,2月23日来到广州。已经化疗7次,接下来还要放疗25次。“长大后想看火车。”
林玉彬,6岁,广西人,2013年10月1日被确诊患有神经母细胞瘤,在2017年2月13日来到广州治疗。已经化疗了7次,再化疗两次就可进行手术。
肖敬秦,4岁,广东韶关人,2017年2月被确诊患有伯基特淋巴瘤,并于当月来到广州。已经化疗了7次,医生说再化疗一到两次之后就可结疗回家。
被病痛折磨的生活
对这些患癌症的小朋友们来说,
打针就如同“家常便饭”,
打得多了,他们不会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大哭,
皱一皱眉,也就过去了。
为了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
PICC管是每一位化疗小朋友的“标配”,
带着这根管子手臂活动幅度就不能太大,
这对于好动爱玩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残酷的。
健康的孩子们是在蓝天白云下长大的,
而这些“断翅的天使”只能长时间待在病床上,
他们已经习惯了周围的白,
但依然向往窗外的蓝天。
社会关爱
其实大多数广州人都不知道,
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儿童希望广州小家”
几个不幸的家庭相互扶持,相互鼓励,
几个患癌的孩子在一起互相陪伴,
让病魔也变得不那么可怕。
小家里的各个家庭午餐晚餐都是聚餐,各家都做自家的拿手菜,然后端到一块吃。
这里为前来广州看病的贫困家庭免费提供住所,
3年来已经有超过280个家庭接受过帮助。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却因为相似的命运而组成“大家”,
在这里一起分享悲欢,抱团取暖,等待奇迹。
“祝所有的小朋友早日康复、早点回家。”一位小朋友在小家的留言板上写下祝福。
周末,会有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到小家为小朋友们办一些活动,小娴听吉他听得入迷。
这天一位爱心人士请小家所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夜登广州塔。
成成和毛毛要“结疗”回家的前一天,小家里的李姐为他们准备了“生日蛋糕”。
我们相信,
今后越来越多的病人能够用得起抗癌药,
并且赢下这场与癌症的战役。
至于“药神”的故事,就让它永远留在影视作品里吧。

图片:张梓望      部分来源于网络    校对:洪   江
编辑:曾    强      王良珏      张梓望     张   迪 

实习生:冯小尔

统筹:王溪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