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将下调部分亚太国家的大豆进口关税,并公布了其他关税下调的产品清单。
2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实施《〈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第二修正案》协定税率的通知》(下简称《通知》)。
《通知》规定,决定自2018年7月1日起,对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老挝、韩国、斯里兰卡的进口货物适用《〈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第二修正案》协定税率。
据了解,这份关税下调清单中囊括了农产品、化工原料、医疗原料、塑料制品、橡胶轮胎、纺织品、成衣、钢铝制品等多种进口商品。其中,对大豆的进口关税从3%下调至0。
《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协定税率表截图
据了解,中国去年共进口大豆9554万吨,其中约8400万吨来自巴西和美国,其次是阿根廷,而印度去年的大豆产量仅为830至850万吨。
印媒此前报道称,今年4月,印度官员曾提出“也许印度可以取代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和糖”。有专家对此向参考消息表示,因为印度自身大豆的产量很有限,偶尔还需要进口他国大豆,其能否提供稳定的货源尚有疑问。假如印度此次成功向中国出口大豆,也很难改变世界大豆市场贸易的格局。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农业农村部官员5月称,2018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1000万亩,达1.27亿亩。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扩大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大豆的进口贸易。
最新发布的协定税率表共164页,共涉及8549项商品名称。其中除大豆及保持最惠国税率不变的产品外,自7月1日起,来自印度、韩国等国的海产品、鲜花、果蔬农产品、医疗用品、饮品、有色金属、化学品、钢铁制品、铝制品、轮胎、发动机及专用零件等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都将由原有的最惠国税率进行不同程度的下调,涉及的产品种类繁多。
据国家质检总局主管的中国质量新闻网去年报道,《亚太贸易协定第二修正案》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协定》的升级对加速RCEP谈判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亚太贸易协定成员横跨东亚和南亚这两大世界经济增长极,包括中国、印度、韩国、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老挝和正在履行国内审批程序的蒙古国,是拥有28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是亚太地区具有独特优势的区域优惠贸易安排。
《协定》面向全体成员的一般关税减让降税数目达到10312个,平均降税税目比例超过28%,平均降税幅度为33%。降税清单内中国有2191个八位税目减让产品,增长27.6%,韩国2797个增长104.6%,印度3142个增长451.2%,斯里兰卡585个增长37%。
2001年~2015年,中国与《协定》其他成员双边贸易额从410亿美元扩大至3696亿美元,增长近9倍。其中,出口从159亿美元扩大至1793亿美元,增长约11倍;进口从251亿美元扩大至1903亿美元,增长约8倍。
来源:人民网、观察者网综合
了解《环球时报》的三观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环球时报 (微信公众号ID:hqsbwx)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