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老斯基野驶(ID:lsjyeshi)作者:大头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虽然冯小刚一句话也不说,但他的睡后收入,仍像一汪涓涓的泉水,流淌不绝......
 01 
小崔的事渐渐冷却下来了,既然已经惊动了有关单位,后续的进展,就不是我们吃瓜群众可以想象的了。

按小崔的原话,他本来就是要打冯小刚,范冰冰属于误打,偷税漏税的事更是阴差阳错。无奈时势造英雄,群众声讨偷税的热浪把小崔推上了潮头。
小崔忙得团团转,求情的,约谈的,睡觉是别想舒服了,难保抑郁症老毛病不会重犯。这让小崔有点急,他的正事还没办成呢。
时至今日,冯小刚一声不吭,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原本火热造势的电影《手机2》,也没了音讯。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叫做“能量波”的意念武器,只要集齐10亿人的共同心愿,就能凭空摧毁某人某物。如果真有这么一种武器的话?那冯小刚应该已经消失了。
可惜的是,这种类似上帝视角的武器并不存在。冯小刚估计正躲在北京的大豪宅里喝茶,也许他躲得更远,拍拍屁股飞到洛杉矶,躺在草坪上悠闲地晒日光浴。
群众的义愤填膺,最多能让他接下来的电影票房扑街,在国内影坛难以立足。
可是,冯小刚早就赚嗨了,屋子里一幅画就是两千多万,房子大得像迷宫,手里握着一大堆股票。即便现在退休,养老一万年也没啥问题。
 02 
冯小刚1958年出生,今年正好60岁,在北京那帮大院子弟当中,他本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别人已经大红大紫了,他还只能混进剧组当美工,画布景。
后来认识了王朔,冯小刚马上紧紧地贴了上去,成了王朔的小跟班。
王朔写剧本,冯小刚在一旁帮着改,递烟倒茶;王朔当导演,冯小刚跑前跑后做执行,不停请示;王朔办公司,冯小刚赶紧着张罗,事无巨细。
论才华,王朔甩冯小刚两条街;但是论精明,冯小刚应该是京城文艺圈的头号人物。
1996年,国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精神讨论”,王朔的痞子文化成为重点批判对象。突然之间,王朔成了过街老鼠,小说不让出版了,电视剧不让上映了。跟在王朔屁股后面的冯小刚,也跟着傻眼了。
时隔20年,我们已经无法理解当年的氛围,稍微类比一下,几年前的德云社,也差点因为低俗被关停。90年代,主流文化更强大。
于是,王朔跑到了美国避风头,一待大半年,回国后也低调了许多。此后许多年,除了骂金庸那次之外,鲜少上头条。
王朔退却了,后面的京城文艺圈被冯小刚接了下来。
 03 
才华不足的冯小刚,却能干成大事。
王朔的毛病,他看得门清,那就是太脱离主流,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腔调,怎么可能做大做强?
但是,王朔那一套却不能抛弃,因为有市场,群众喜欢。
冯小刚的策略,就是继续用王朔的底子,但贴上主流的标签。他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就这样出炉了,仍旧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但是找来张和平和韩三平做出品人。
韩三平这个名字大家很熟悉了,张和平呢?时任北京文化局局长。
背靠大树好乘凉,冯小刚的第一部电影就拿到了最好的档期,一炮打响,票房达到了3300万。
冯小刚火了,可是与王朔的关系,也走到了冰点,直到十年后才又一次合作了《非诚勿扰2》。
 04 
2000年左右,真的是冯小刚的黄金时代,天时地利人和,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他的几部贺岁片都取得了成功,传承自王朔风格的电影,开始被打上“冯氏喜剧”的标签。
与此同时,京城文艺圈另一位大佬姜文,却因为《鬼子来了》犯了错误,被勒令五年不能拍片。
王朔冷了,姜文凉了,试问京城文艺圈,还有谁?冯小刚成了独领风骚的那一个。
精明的冯小刚,肯定不会犯王朔和姜文那样的错误,他小心地踩着分界线,一方面吸收着京城文艺圈独特的韵味,一方面老实听话谨遵教诲。
从电影《没完没了》开始,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王中磊甚至在电影里跑了一把龙套。
华谊王氏兄弟长袖善舞,能量非凡,靠上这棵大树,冯小刚此后拍电影,再也没缺过钱。
电影是一个复杂的玩意,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一要有文化。冯小刚的电影,好题材、好故事,仍旧取材自王朔和刘震云,以及背后的京城文艺圈。
二要有人脉。过审,档期,都得有通天的本领才玩得转,《一九四二》和《我不是潘金莲》都是让人捏一把汗的题材,但冯小刚就能做到一刀不剪。
三要有资本。这是王氏兄弟的强项,华谊兄弟2009年上市,马云是股东,不差钱。
这一切,促成了冯小刚的天时地利人和,20年来长盛不衰。
 05 
小崔这次把事情闹大,显然是给冯小刚挖了个大坑,跳或不跳,人气都会大受影响,以后的电影,难了。
60岁的冯小刚,或许让我们有点讨厌;但20年来,他为我们演示的这一条成功之路,却值得学习。
我们赚钱那么难,但是攀上王氏兄弟的冯大导演,仅在2015年,就用一纸协议把自己的空壳公司作价10.5亿元卖给了华谊兄弟。
背靠上市公司,赚钱就是这么有创造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