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01
“中国在经贸问题上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这句话是《人民日报》在昨天的推文中说的。
事情的起因是6月15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于当天表示,美方置双方已经形成的共识于不顾,反复无常,挑起贸易战,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立即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双方此前磋商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同时失效。
随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
6月18日,特朗普再一次将贸易战升级。
特朗普宣称,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而且他还威胁说,如果中国继续反击,美国将额外追加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
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的规模,可能将达到破天荒的4500亿规模。
要知道这距离中美发布联合声明还不到一个月。

6月18日当天,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的声明发表讲话,称美国是在极限施压和讹诈,其全部内容如下:
美方在推出500亿美元征税清单之后,又变本加厉,威胁将制定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
这种极限施压和讹诈的做法,背离双方多次磋商共识,也令国际社会十分失望。
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做出强有力反制。
美方发起贸易战,违背市场规律,不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伤害中美两国人民和企业利益,伤害全世界人民利益。
中方的应对既是为了维护和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也是维护和捍卫自由贸易体制,维护和捍卫人类共同利益。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中方都将按照既定节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好不容易达成的中美联合声明化为废纸一张,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02
其实在上一次中美发表联合声明时,我就下过判断,这份声明只代表停战,而不是结束(但那篇文章很快就被和谐了)
之前我逐条分析过那份联合声明,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拿经济利益去换发展的时间”,这在战略上是非常明智的。
而美国这次之所以变卦,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是,美国鹰派(强硬派)对谈判结果不满意,导致美国内部发生严重分歧。
早在5月17日的时候,《环球时报》曾援引美国媒体的爆料:美国代表团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
根据爆料,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希望能和中国好好谈判,但是特朗普的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则希望强逼中国让步。
姆努钦
纳瓦罗
两人因为意见不同,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甚至还曾在中国政府办公楼的院子里大声叫嚷,互飙脏话。
相关说法得到了彭博社等多家美国媒体的支持。
第二种说法是,特朗普只是想借中国促成和金正恩的会谈,现在目的达成了,于是过河拆桥。
(特朗普甚至还因此捞到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这一说法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可以支持。
但我曾在《朝美会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篇文章中提到过,中国似乎一直在背后推动朝美会谈。
比如有一条消息你在国内是看不到的,但可以从侧面了解到:
5月18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了下面这个问题。
外交部的回答比较官方,但重点不在回答,而是记者问的那个问题,这指向了一条关键信息。
再比如,金正恩去新加坡坐的可是中国的飞机。
(飞机的机身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AIR CHINA”的标识)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乐于促成此前的朝美会谈。
之前我是从中国的战略利益角度分析了中国乐于促成朝美会谈的原因,但这可能只是“明局”(明面上的原因),背后是否还存在一个“暗局”?
我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国向中国挑起规模空前的贸易战后,中国邀请金正恩第三次访华。
要知道金正恩3月底第一次访华时,是人走了以后新闻才公布的,而这一次中国则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对抗意味十分明显。
03
关于美国变卦的上述两种分析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在“修昔底德陷阱”。
这一点我在第一篇文章中就提到过,并且一直坚持这一看法
(我之前说中美贸易战只是停战而不会结束也是基于这一点)

经济虽然可以共赢,但世界主导权一定是零和博弈,所以美国不会放任中国崛起。
而且美国为此是做了长期筹备的,甚至还准备了一手组合牌。
美国为什么选在今年3月发起贸易战?
从时机上讲,美国的经济已经复苏,而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好进入到深水期。
2018年一季度,美国的GDP增速达到了2.3%,彻底摆脱了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失业率也降到了3.8%左右,达到了18年来的最好水平。
而中国则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过去10年,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从140%左右攀升至250%以上,增幅超过美国30年的杠杆增长过程,特别是企业和家庭部门的总体债务额增加逾120万亿人民币。
如果不去杠杆,早晚将面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头灰犀牛。
所以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金融部门一直致力于“去杠杆”和控制资产价格泡沫。
如果金融改革获得成功,中国的经济结构将更为健康,经济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但改革是会带来阵痛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经济增速放缓和债务违约问题开始显现。
美国就是趁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向中国发起了贸易战。
这个时机掐得非常之狠。
在贸易战之初,中国的反应一度极为强硬,直到中兴事件爆发。
此时的战场已不再局限于贸易,还蔓延到了科技领域。
这两个层面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但其实还有一场兵不血刃的战斗正在悄悄进行。
04
6月14日,就在美国重新挑起贸易战的前一天,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个基点。
美国加息本来是预料之中的事,毕竟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和失业率指标都很好(尤其是失业率创下了18年来的新低),但美联储在声明还表示,今年还将加息两次,全年将总计加息4次,这就超出预期了,其鹰派立场十分明显。
这也把中国推向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因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今年4月,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释放4000亿资金扶持中小企业。
如果这个节骨眼上中国跟着美国同步加息,那中小企业的生存形势将更加艰难,受损的是整个实体经济。
但如果中国不跟着美国加息,那要面对的就是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
中国最后的选择是“不跟”。
看上去比较淡定,但其实压力已经很大了。
截止到6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官方指导价为6.4586,相较于4月初已贬值了1822个基点。
外汇储备方面,4、5两个月连续减少,其中4月减少180亿美元,5月份减少142亿美元。

综上所述,美国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同时从贸易、科技和金融三个领域向中国发起了挑战,中国现在的处境真的有点艰难。
05
中国怎么办?
看看日本的前车之鉴就知道,中国没有退路,只能应战。
贸易战刚爆发的时候,我就在《中美贸易战: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做过一个预判:
虽然短期来看,美国在贸易战中占会有优势,但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打不起持久战的。
美国式民主,本质上是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各自争取自己的利益,最终达成一种动态的制衡关系。
如果美国陷入长期的贸易战,日用商品大幅上涨将会让中低收入者难以负担,最终影响美国的社会稳定,而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他们本来就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他们根本就不希望打贸易战。
当社会底层和精英阶层的忍耐达到极限后,即便特朗普不想让步,他的反对者们也会上台改变政策。
相比之下,中国的“民主集中制”有更强的执行效率和政策连贯性,反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
所以在我看来,中国将会有很大概率赢得这场国运之战。
而且我相信高层应该早就预见到了今天的局面,所以提前进行了布局。
比如今年3月,中国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不好明说),就是为了确保执行效率和政策连贯性。
再比如最近的两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条新闻是不动产登记体系全面运行,这为征收房地产税奠定了基础。
中国征收房地产税的推进速度很可能会大大加快。
第二条新闻是个税起征点提升到每年6万元,并且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前半句,却忽略了后半句)
这两个新闻看起来没有关联,但却暗藏玄机。
去年12月特朗普减税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人民日报痛批特朗普:背后的内忧外患又有多少人知道?》(不过这篇也已经被和谐了)
大家都知道中国实体经济处境艰难,所以美国宣布减税的时候,很多人,包括学者和大V都高喊中国也应该跟着减税,但为什么官方一直没有动作?
吴军老师曾在他的专栏中用数据给出了答案:
(在中国)企业税占了中央政府税收的92%,个人税只占8%。如果简单地给企业减税,这个巨大的缺口是否由个人补上?如果个人交税大幅上升,最后企业也不得不提高工资,这最终也会降低企业的效益。
税收这件事情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家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跑到两会上呼吁减税,经济学家跟着推波助澜,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主管税收的官员要算清楚账,老百姓也要看好自己的钱包。
由于吴军老师没有给出数据的出处,所以我不知道92%和8%这组数据是哪里来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中国的税收组成中,企业税占比极大,而税收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所以政府没法轻易给企业减税。
但根据最近的两条新闻,我有一个推测:
  • 中国将通过征收房地产税来填补给企业降税带来的窟窿,以振兴中国的实体经济,而提高个税起征点,相当于给底层发福利,有助于巩固政权的稳定性。
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有助于中国顺利熬过贸易战带来的阵痛,确保国家不出乱子,并死撑到底。
如果你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特朗普真的是一个蛮强劲的对手,但中国这一届的领导团队在战略上真的很有远见卓识,而且对内部的控制力也达到了改革开放后所未有的高度。
所以我相信中国最终能通过持久战的方式打赢中美之间的这场战斗,并最终迈过修昔底德陷阱。
只是,我们可能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未来的一段时间都会比较艰难(比如物价上涨、股市疲软、失业率上升等)
但等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或许我们会发现,自己见证了一个波折而又伟大的时代。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