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陶
来源:王陶陶(wtt1316606212)
“我国决策者并不关心、也不了解波兰、罗马尼亚、希腊、波斯人的诉求,以及这些国家与俄国之间的深厚纠葛对美国的意义,领袖们真正关心的是外交谈判对国内选举的影响。因此,他们非常乐意在实质议题上对俄国做出让步,只要能够换取带来足够的正面选举效果的形式胜利。斯大林洞察并无情地利用这一点。”
——乔治凯南
“此次朝核会晤中“无核化”原则的最大变化就是:由原来美方坚持的立即弃核,变成朝方提倡的、大有文章可做的渐进式弃核。形式宣传上特朗普占据主动,但实质上则是金正恩的胜利。
6月12日,举世瞩目的特朗普与金正恩会晤在新加坡展开。
在这场会晤中,特朗普以他惯有的夸张语气渲染“无核化”的胜利,而一旁的金正恩则沉默不语,以略带生涩的朝鲜风格恭维着对方,这位斯大林式的世袭领袖显然未能迅速适应这种开放的场合。
如何理解这场会晤的价值,显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1
美国政客的外交思维
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驻苏联大使参赞乔治凯南,是一位极为出色、具有深厚观察力的外交家,他所书写《凯南日记》奠定了美国对苏政策的基础。这位外交家曾经细致入微地揣摩过40年代历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杜鲁门)与国务卿(斯特蒂纽斯、伯尔尼斯)对苏政策的实质:
“我国决策者并不关心、也不了解波兰、罗马尼亚、希腊、波斯人的诉求,以及这些国家与俄国之间的深厚纠葛对美国的意义,领袖们真正关心的是外交谈判对国内选举的影响。因此,他们非常乐意在实质议题上对俄国做出让步,只要能够换取带来足够的正面选举效果的形式胜利。斯大林洞察并无情地利用这一点。”
乔治凯南对美国决策者外交思维的洞察无疑具有深厚的穿透力。这一点,并不会因为特朗普是个商人而失去效力。
2
朝鲜领袖的外交思维
与通过屠灭战友上台的斯大林元帅一样,朝鲜领袖也通过杀兄灭亲(姑父)的残酷斗争拥有并巩固了权力。
在斯大林元帅式的领袖眼里,没有信用是可以依赖的,没有什么恩情是可以信任的,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把道德当做愚蠢,将信任当做错误。斯大林元帅曾经以自己名誉发誓,声称自己将保证图哈切夫斯基的安全,然而,这只是防范狗急跳墙的手段,然而,大元帅的誓言仅仅十天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就沦为了阶下囚,并奔赴刑场。
常言道,世界是人类自己思维的折射。对于加拿大领袖特鲁多这种太平公子来说,世界无疑是美好的,人类无疑是和善的,但对于以斯大林方式夺取并统治国家的朝鲜领袖来说,世界则充满了敌意、暗算和背叛,人们之所以服从他、尊敬他,只是因为害怕他,恐惧他——总而言之,安全唯一保障在于实力。
所以,无论特朗普如何巧舌如簧,美国如何显示诚意。即便美国是真诚的,即便双方不存在几十年的互相暗算和斗争,朝鲜领袖都不会被这种示好所打动,他会自然而然地以己度人——他会将美国的软弱视为自己核武政策的效果所致。
核武是他的唯一仗凭。
3
选举政治遭遇现实政治
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向斯大林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他不但承认了苏联1941年的国界和卢布林的苏联傀儡波兰政府,同时将柏林、中国东北奉送给了苏联。相比之下,斯大林唯一的让步就是,签署了《欧洲共同解放宣言》,并发誓保障人权——苏联对该宣言的签署,被舆论视为一个巨大的外交胜利,使得罗斯福所在党派的支持率迅速攀升。
在雅尔塔会议上,当斯大林终于同意签署《欧洲解放共同宣言》的声明后,美国国务卿斯特蒂纽斯欣喜若狂,他感动地对斯大林表示“美国战后一定会向苏联提供技术和资金,帮助苏联恢复生产,并提升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此,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回忆录里表示,“这个人就是个傻瓜。”
事实上,没有比柏林由谁占领更能体现斯大林式思维了。
当1945年3月,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致电斯大林,称西方不会挥师柏林时,斯大林则一方面公开致电盟军,称“柏林毫无价值,他不会派遣大部队进攻柏林”,另一方面则倾其主力进攻柏林。
“此次朝核会晤中“无核化”原则的最大变化就是:由原来美方坚持的立即弃核,变成朝方提倡的、大有文章可做的渐进式弃核。形式宣传上特朗普占据主动,但实质上则是金正恩的胜利。”
当特朗普与金正恩在新加坡握手之间,他们的思维差异同样如此。“无核化”宣言的签署会被视为特朗普政府的一个巨大胜利,这足以在选举上产生足够的正面效果,但金正恩则保留了主动,通过预设诸多无核化的条件,他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漫长的谈判,或制造借口,在实质上阻止美国无核化的努力。
所以,对于特朗普来说,特金会是一场选举战争,对于金正恩来说,则是一个不得不为的缓兵之计。总之,两者各取所需,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双赢之会。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觉侵权,请于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文推荐(点击即阅)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