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 者 按 
“几十年来,对于那些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在美国读研是想都不用想的问题。但现在,他们必须决定自己是否真的想来这里。”
昨日,美国开始对一些中国研究生施加更严格的限制,再次改变了上届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计划学习航空、机器人和先进制造业的学生,新的政策将把他们的签证期限从5年缩短到1年。
虽然这种变化表面是为了提高国家安全,但美国大学官员认为,这是对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知识自由流动的最新打击。美国高等教育部门官员称,新规定将使受影响的中国学生难以参加国际会议,也难以与海外科学家合作。新规定还有可能会缩短这些学生定期回国的时间。
“几十年来,对于那些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在美国读研是想都不用想的问题。但现在,他们必须决定自己是否真的想来这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研究生院院长Wojtek Chodzko-Zajko说。
从今天起中国部分留学生只能得到1年的短期签证,来源:Science
不公平地针对中国留学生?
协调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全球科研一直是一项挑战。在2001年美国遭遇恐怖袭击事件后,这种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美国加强了对所有访问者的审查。
2004年,美国的高校和科学组织开始对当时的小布什政府官员表示他们的担忧:“新的程序和政策产生了意外的后果……签证发放过程效率低下,时间漫长而且不透明。”他们不断坚持,终于,在前总统奥巴马就任后,国务院解决了他们的一个担忧。领事官员有权向中国学生发放为期5年的签证,将长时间以来仅有1年的签证时间放宽。
但是,当特朗普上任以来,事情又开始朝着反方向发展,对移民、学生和工作签证申请人甚至游客进行“极端审查”。例如,特朗普政府提出要分析数百万签证申请人在过去5年期间的社交媒体活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对这项政策提出质疑,称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像这样加强审查会让美国变得更加安全。
不仅如此,美国高校还表示,对于要审查哪些人、是否要在这些人留美期间继续监控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美国政府和国土安全部门的观点也并不一致,新的提案充满了“不确定和混乱”。
对于外国研究生来说,任何额外的路障都可能加深他们对美国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研究生项目的担忧。另一方面,这些课程本身也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学生的稳定输入。
在过去十年,从中国来到美国的研究生人数稳定增长,现在美国留学生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来自中国(见下图)。
但有的美国决策者认为,人才的涌入也可能给美国带来额外的风险。
中国政府积极获取外国技术的努力引发了激烈的政治争论——美国的大学及其教职员工是否在保护美国的军事机密和知识产权方面做了足够多的工作?
参加6月6日听证会的John Cornyn参议员(R-TX)认为,答案是“做得不够”。Cornyn讲述了一位大学校长的故事,这位校长告诉他,自己的学校已经被在那里工作的外国“科学家”“打入”(infiltrated),后来这些“科学家”因为试图离开美国而被捕。
Cornyn并没有指明这些人的国籍,也没有说明他们遭到了什么指控。但在听证会后,Cornyn表示他担心许多大学的领导者“没有把优先考虑国家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科学家通常“专注于吸引优秀的学生并且只是从事他们的研究”。
民主党批评新的签证政策不公平地针对中国学生,对此,Cornyn在听证会上表示,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提供了数量最多的留学生(见下图),此外,中国的政策也需要额外关注。“留学生的第二大来源是印度,但很明显,印度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他说。
听证会上,国务院的证人Edward Ramotowski没有在他的开幕词中提到新的签证政策。但专家组成员、民主党最高官员、伊利诺伊州参议员Richard Durbin要求前者证实传言——是不是截至6月11日,“如果中国研究生在机器人、航空和高科技制造业等特定领域学习,他们将受限于1年的签证”。
“参议员,我们已经向美国使领馆发布了一些额外的检查指令,以处理在某些敏感领域从事研究的某些中国人士,”Ramotowski回答: “在公开听证会上讨论这些内部指示的细节是不恰当的,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些都是审查措施。这些措施本身并不禁止任何人进入美国或限制他们访问我国的范围。”
作为华盛顿特区领事事务局签证服务的负责人,Ramotowski还是向专家小组提供了一些有关施行短期签证的理由。他说,“本科生的风险比研究生或博士后风险小”,这暗示了新政策只适用于那些寻求高等学位的人。他补充说,美国国务院已经开始跟踪那些在研究型大学就读,在项目开始后转专业或选择新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留学美国将让中国学生处于劣势
在听证会结束以后,Ramotowski拒绝回答Science Insider记者关于新政策如何实施的问题。新政策将如何影响中国学生?美国签证政策方面的专家给出了他们的见解。
一位专家将签证问题比作看电影时中途离场,之后重新进入电影院的存根。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新规定意味着他们的“门票”有效期为1年,而不是5年。他们可以在美国读完研究生(假设期间没有做任何违背签证条款的事情)。但是,如果中途离开美国,也即“电影院”,而且离开的时候距离他们抵达美国已经过去了一年,那么他们将无法“再次入场”。
这个时候,他们必须回到本国,或者与美国相邻的加拿大或墨西哥等地区,并申请签证续签。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或几个月。
这对研究生培训的影响,让Chodzko-Zajko感到格外头痛。Chodzko-Zajko的大学接收了2600名中国研究生和访问学者,今年还接收了3300名来自中国的本科生。“我们可能需要告诉那些学生,如果你们来这里,最好做好不能回家、不能参加国际会议的准备,”他说:“这并不是说你必须在1年内完成你的项目。但新政策将中国学生对美国、欧盟甚至亚洲其他地区的学生处于竞争劣势。”
“最近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有更多的规划和了解,”Chodzko-Zajko补充说:“大家知道这个消息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去别的地方更划算。”
清华大学从事机器人和航空研究的控制工程师张涛(音译)表示了他对想要在美国留学读硕士的学生被拒之门外的担忧。“我的学生们正在考虑日本和其他国家,这些地方可能更容易获得签证并实现他们未来的计划。”他说。
学生和教师不是唯一受美国签证政策变化影响的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研究生表示,父母也可能很容易受到惊吓。
这位学生说:“大多数学生在海外读研时依靠父母的资助。”清华大学学机器人和航空航天工程的一个学生说:“对新政策细节不太了解的家长会变得焦虑不安,进而开始质疑持续的语言教育、海外实习、访问学生计划和研究生申请的好处。”
美政府想要更好的“管控”中国留学生
对于执行新的短期签证,一个没有明说的原因是,美国政府可以更好的管控学生。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的统计,截止2015年,在外国出生的、在美国拥有博士学位的个人,中国占了10.1%,其中,拥有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人,中国占了22.4%(见下图)。
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的归国潮也在兴起。
但是,施行短期签证,加强对特定专业的审核,真的能有效管控中国留学生吗?
前美国驻华使馆副团长Dave Rank并不支持这种说法。他很怀疑这项举措会改善美国的国土安全,并认为发放签证的领事官员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揪出潜在的间谍。
“我连你想要筛查什么都看不出来,”身为职业外交官的Rank去年辞职,以表示对特朗普政府决定离开巴黎气候条约的抗议。他说:“是要筛查这个人会学到些什么东西,然后把它带回来,用到与中国安全部门有关的项目中吗?如果目标是提前发现这些人,然后不让他们学美国的研究生课程,那么,你能以此进行筛选吗?我不确定。”
管控“当下”:中国“千人计划”遭设限
如果说研究生签证是为了“预防”未来,那么,美国也已经开始对“当下”进行“管理”。在这一波学术相关的新政策中,受影响的不止是中国研究生,中国进行了十年的“千人计划”也成为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要打击目标。
最近,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修正案,该修正案将允许国防部终止向参与中国、伊朗、朝鲜或俄罗斯的人才计划的个人提供资金和其他奖励。
修正案的提出者、众议员Mike Gallagher表示,如果学者参与国外的人才计划诸如中国的“千人计划”,他们可能无法获得国防部的教育或学术培训以及研究经费。
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陈怡然认为,“千人计划”实施十年、长江学者实施20年来,虽屡遭诟病,但为国内科技发展仍旧做出来巨大贡献与支撑。相当比例的海外学者(包括非华裔)都通过此类计划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了国内的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中来。如果此法案获得通过,将影响相当一部分海外学者的未来职业生涯。
“我在昆山杜克国际论坛的panel里指出,美国政府出台此法案一方面是迫于国内政治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阻止面向中国的人才外流,‘杀鸡儆猴’。但短期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反而有可能促进华裔人才的‘海归’,导致学术界人才的逆淘汰。长期来看会影响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热情,导致学生甚至是未来美国高科技人才的质量下降。
另一方面,国内加大吸引美国人才,尤其是华裔人才的举措虽然短期会带来暂时的成效,长期来看华裔学术界人才的成批离开,会导致美国学术界对华裔人才的不信任,进而影响在教授招聘过程中对于华裔申请人的态度。
陈怡然认为,华裔人才留下的真空恐怕很难由华裔人才填补,进而在对待中国以及华裔人才发展的问题上丢掉传统“深蓝色”的美国学术界的广泛支持。
针对美国对流向中国的人才设限,国内也做出反应。
上月底,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申报推荐工作正式启动,其中有两项重要的政策调整:
  • 国家“千人计划”所有项目增加风险评估程序,由用人单位对申报人的知识产权、保密约定、竞业禁止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审查,防范引才法律风险,保障人才安全。
  • 国外高校取得终身教职的副教授可正常申报国家“千人计划”各类项目,不再视为破格。国外高校毕业、来华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非华裔人员,出站一年内可申报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其中,“增加风险评估程序”,对知识产权等评估和审查,显示出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这也是“千人计划”经常被诟病的问题。
《科学》曾在2014年详细报道了理论物理学家Ulf Leonhardt作为“千人计划”专家,与华南师范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签订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产生的纠纷,莱昂哈特指控光电中心利用他的名字编造项目、骗取经费。
“千人计划”另一项重要的政策调整“副教授不再视为破格”,在陈怡然看来有双重意义。“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美国人才政策的决心,另一方面可能也显示了千人计划的尴尬:在政治高压下美国申请人数急剧降低。”
但对人才争夺,陈怡然持否定态度。“我不得不说两国在人才问题上的争夺是逆时代潮流,开历史倒车,不符合科技发展的全球化合作趋势。继续下去必然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编译来源&参考资料:
1、Science“新签证政策”评论,作者Jeffrey Mervis,报道Catherine Matacic & Dennis Normile: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6/more-restrictive-us-policy-chinese-graduate-student-visas-raises-alarm?rss=1
2、美国博士学位个人国籍分布:https://www.nsf.gov/statistics/2018/nsb20181/assets/nsb20181.pdf
3、千人计划: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76338
4、Science“千人计划”报道: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6/6208/411.full?sid=ad68b70a-0381-4a3f-b5f5-e75ac88fcbfb
来源:Science
翻译:新智元 李静怡
编辑:Jennie
关 于 全 球 创 新 论 坛
INNOVATION DRIVES THE FUTURE
「全球创新论坛」由北大后E促进会发起与倾力打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协办,汇聚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和创客,倾力打造全球创新思想的发源地、创新产业的聚集地、创新投资的新高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