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 者 按 
在这个媒体和社会都聚焦着娱乐圈、币圈、投资圈、互联网圈……的时代,这样一批低调到尘土里、省吃俭用、为中国梦穷尽毕生心血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
他们从韶华少年到白发苍苍,用一双手撑起中国的未来,用智慧和宽广的心灵照亮整个中国的前途。与追名逐利的社会浮躁层相比,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国家精神造就者”,这才是我们当下真正需要的精神。
前段时间举办的芭莎明星时尚慈善晚会上,明星们一个个抢C位、摆造型,轮到捐款环节,却一个个缩起头来;还有些人,收入动辄上千上亿万元,却还想尽办法偷税漏税;更有甚者,“三入慈善晚宴”出尽风头,捐款却高达0元……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类人,还被某些机构授予“国家精神造就者奖”。
在这个媒体和社会都聚焦着娱乐圈、币圈、投资圈、互联网圈……的浮躁时代,这样一批低调到尘土里、省吃俭用、为中国梦穷尽毕生心血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
袁隆平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他每月大部分支出都用于资助穷苦农民和学生,而自己依旧住老房子、买最便宜衣服;
卢永根院士:
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原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他在罹患重症之时,在夫人的帮助下,还将几十个存折上积攒的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了教育事业。而自家的铁架子床却锈迹斑斑,几把旧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林俊德院士:
一生为核事业奉献自己,45次参与核试验。在他生前的最后6小时,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颤抖的手艰难地动着鼠标,一点一点整理工作文档;
……
他们没有豪宅,没有专车,没有保镖,有的只是一颗赤子之心,路上偶然遇见,也和普通人一样。
近日,一位90岁高龄的老党员、老院士,执意把自己省吃俭用的300万元捐献出来,设立创新基金和帮扶基金。
他就是被尊为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中国聚氨酯材料奠基人之一的黎明化工研究院原院长兼总工程师,我国著名的化工合成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
李俊贤在黎明化工研究院的实验室指导年轻人进行项目攻关,来源:新华社
今年初,李俊贤和夫人丁大云,以两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黎明院党委写信,提出捐赠500万元,支持黎明院(李俊贤院士所在的洛阳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科研创新、帮扶单位离退休困难职工。黎明院党委多次研究,综合考虑老科学家的生活所需、身体健康等多方面情况,决定接受300万元捐赠。其中200万元用于设立博士创新基金,100万元用于设立困难帮扶基金。
目前,300万元捐款已打入黎明院专款账户。
▌从困苦家庭到科研之路
李俊贤1928年出生在四川省眉山县一个农民家庭,在他刚记事时,父亲就有病不能到田里干活,全家五口人的重担全压在母亲肩上。尽管家庭生活艰难,母亲还是下决心让李俊贤上学,把改变家庭状况的希望寄托在李俊贤身上。李俊贤读到初中时,家里再没有钱供他读书了,后在家族的支持下,他才得以完成学业。
1950年8月,李俊贤从四川省乐山市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化学工程专业毕业。但当时四川刚解放不久,百业俱废,化学专业毕业生难有用武之地。
李俊贤毕业调查表
就在李俊贤为工作愁眉不展的时候,东北化工局来到四川招聘技术人员。得知消息后,李俊贤没顾得上和家人告别,就徒步4天赶往成都,后又辗转多地才踏上开往沈阳的列车。
李俊贤在东北工作了七八个年头。不管冬天有多冷,工作条件有多差,他都默默坚持。“那时候也不怎么注重防护,水银就在水槽里到处流,房子上、角落里都有,现在那就不得了,但当时没在乎那么多。”
1959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李俊贤被上级派遣到苏联中央化学委员会有机化学研究所作研究进修一年。从西南到东北再到苏联,李俊贤的生活空间一再改变,但此时的他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改变,影响到他的一生。
▌急国家之所需,有再大的压力也要顶住
1960年6月,刚从苏联进修回国,李俊贤就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为“两弹一星”的发射,研制特殊的化学推进剂。刚刚30岁出头的李俊贤来到北京,成为高能推进剂研制队伍中的一员,承担偏二甲基肼等4个课题的研究,并先后担任火箭推进剂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职务。
资料缺乏、经验不足、基础薄弱,当时火箭推进剂研究室的同志都感到压力很大。由于偏二甲基肼是液体推进剂中的主要高能燃料,所以他们把主要精力从4个课题集中到这个课题上来。在总结前两年经验基础上,李俊贤带领大家对偏二甲基肼的20多种制备方法一一进行了分析,最后决定集中力量研究毒性很小的氯胺法制备偏二甲基肼。
而这在当时,是要冒很大责任风险的。为了给中国火箭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早日满足“两弹一星”任务的急需,李俊贤和课题组成员甘愿一起承担风险。于是,李俊贤和全组同志日夜不停地干起来。庆幸的是,经过近半年的埋头苦干,他们液相氯胺法制备偏二甲基肼的“秘密研究”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1970年4月24日,使用我国自主生产的偏二甲基肼发射的第一颗“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李俊贤和课题组对推进剂研究方向的正确选择,保证了我国卫星的顺利上天。此后,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及多种型号导弹发射均使用偏二甲基肼。直到今天,偏二甲基肼仍是重要推进剂燃料。
1970年后,李俊贤从黎明化工厂调至黎明化工研究所(后更名为黎明化工研究院)任技术负责人。此后,李俊贤领导黎明院又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科研项目。
在他的主持下,黎明院5年攻关取得了28项科技成果,从此,中国有了汽车聚氨酯自结皮方向盘技术,有了汽车PU填充仪表板技术,有了汽车用抗冲击PU保险杠技术……
1995年,李俊贤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工作者就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
李俊贤常说:“要做一名成功的科学工作者,就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一生都要保持勤奋、严谨的作风。”从事科研工作60多年来,他是这样说的,更是带头这样做的。
与李俊贤共事50多年的黎明院化工专家胡长诚回忆,1966年到1982年在青海高原上,工厂地处海拔2400多米的高原,气压低、氧气稀薄,李俊贤和大家一起研究着国家急需的高科技项目,一边还忍受着高原反应,吃着盐水煮蚕豆、青稞粉,住着干打垒,睡着大通铺。
他始终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里。
更为难忘的是,为了获得试验的第一手资料,李俊贤和同事们常常要在没有围墙、零下20摄氏度的车间里连续观察十几个小时。
2008年3月10日,李俊贤80岁寿辰之际,黎明院做出决定:考虑到李俊贤已到耄耋之年,为了确保他老人家的健康,恳请李俊贤不必每天都来上班。
然而,决定下达之后,李俊贤并没有立刻退役,不仅天天工作8小时,有时候甚至周六日也不休息。
办公室、实验室、单位图书馆始终是李俊贤生活的三个原点。
单位图书馆有自1907年起至今的《美国化学文摘》过刊,以及日文和俄文的过刊,这些是李俊贤最经常翻看和查找的资料。为了看这些资料,李俊贤还特意学了英、日、俄文。“有些我也是连猜带蒙的,学得不是特别好。”
“我要随时接触新的东西,这样心里才有寄托。”2011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
正是因为有李俊贤院士这样一批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才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今日的安宁,支撑着社会不断进步。
他们不怕苦,不怕难,争分夺秒,奉献一切,只怕国家还不够强大。
他们从韶华少年到白发苍苍,用一双手撑起中国的未来,用智慧和宽广的心灵照亮整个中国的前途。与追名逐利的社会浮躁层相比,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国家精神的造就者”,这才是我们当下真正需要的精神。
来源:综合自科技日报、洛阳日报、新华社
编辑:Jennie
关 于 全 球 创 新 论 坛
INNOVATION DRIVES THE FUTURE
「全球创新论坛」由北大后E促进会发起与倾力打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协办,汇聚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和创客,倾力打造全球创新思想的发源地、创新产业的聚集地、创新投资的新高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