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吗?”“知道。”“听说过小岗村吗?”“第一次听说。”——6月1日至2日,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66位共产党及左翼政党领导人和代表参观小岗村,并在这里出席第十九届万寿论坛。
40年前,小岗村凭借“大包干”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然而与沿海地区的深圳、上海相比,同样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小岗村对大部分外国政党而言是个陌生的名字。
即便如此,当听到小岗村的发展故事时,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壮丽之路依然能让这些外国人激动不已。他们期待,小岗村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能应用到自己国家。正如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栾建章在万寿论坛上所言,“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图说:参观“大包干”纪念馆的意大利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弗朗切斯科·保罗·马林乔。
“这个村子确实不一样,我看到了”
小岗村距离安徽凤阳县大约30公里。一路上,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国际部部长杰洛斯拉夫·罗曼一直透过车窗观察沿途的农田和劳作的农民。罗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农村,看到中国农村就好像看到自己家乡的农村,“似乎没什么不一样”。当记者告诉罗曼,小岗村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时,他饶有兴趣地连续抛出问题,“为什么小岗村是‘第一’”,“什么是‘大包干’”,“小岗村现在什么样”……

这些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来到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这些外国政党代表仿佛回到40年前的中国。1978年一个冬夜,小岗村18名农民以“托孤”的形式,冒着巨大的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听着纪念馆讲解员介绍“大包干”和“小岗精神”,外国代表纷纷掏出手机和相机拍下展览内容。其中一名政党代表拿着小型摄像机,一边拍摄一边用本国语言讲解她看到的各种东西。“我希望能将这些重要的资料带回国,和我的同事分享。”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1日,当年按下手印的8位老人来到纪念馆,这让不少外国政党代表很激动,纷纷上前与他们握手、合影甚至拥抱,并用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语言向老人们问候。“这18名农民的勇气令我震撼,正是这种不同凡响的行动让中国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美国共产党全国主席约翰·巴切特尔见到这些中国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十分兴奋,他还拿出该党的徽章送给老人和纪念馆讲解员。

40年前,小岗村经历了一场巨变,如今,这里已是一座现代化农村。由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题写的“凤阳县小岗村”牌楼后面,一幢幢白色房屋沿着村内的主干道友谊大道整齐排列。然而在村中,依然特意留下数座土坯茅草屋,其中既有当年完成“大包干”创举的签字室,也有反映改革开放前村民生活的“当年农家”。这些茅草房外挂着辣椒、玉米,里面狭小、阴暗,几十名代表排着队参观其中的景象。

一新一旧的鲜明对比让不少外国代表颇为感慨。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总书记艾哈迈德·马吉达拉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很难想象,今天看到的小岗村在40年前人均年收入还不到40元,“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当年农家”后,罗曼主动对记者说,“这个村子确实不一样,我看到了”。
“执政党应该给人民希望和信心,
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在农村,农村改革的起点在小岗村。“敢为天下先”,小岗村展现的“小岗精神”让外国政党代表深受触动。

老挝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因塔翁·阔班雅对小岗村的发展历程印象深刻,因为在几乎同一时期,老挝的农村也在发生同样的故事。因塔翁对《环球时报》记者说,1975年建国后,老挝于1978年在全国展开农业合作化运动,实施与中国人民公社类似的政策,但农民对此并不欢迎。小岗村推行“大包干”后的第八年,老挝也提出“改革开放”,逐步取消了农业合作化的政策。

尼泊尔共产党(马列)总书记钱德拉·普拉卡什·梅纳利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后,我发现很多现实和我的期待相符。”梅纳利表示,尼泊尔的经济先后受几次政治转型拖累,依然处于较贫穷的阶段。“尼泊尔作为南亚地区唯一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很想学习小岗村,发展与中国类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告诉记者,尼泊尔总理奥利不久后将访华,希望他届时能来安徽和小岗村看看。

南非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安东尼·马丁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岗村的实践体现出人民往往能最先洞察到出路,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最了解实际情况,拥有良好愿景的领导人做出的决策应该基于身处一线人民的感受与建议。

“中国将农村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是为何小岗村的改革能够引领整个改革开放的原因。”土耳其爱国党副主席贝汉·伊尔德里姆一直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治国理念抱有浓厚兴趣,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他还从行李箱中拿出一本土耳其语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贝汉认为,小岗村与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既依赖于农民的创新精神,也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睿智决策和坚定领导。“执政党应该给人民希望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我有更多问题想要问中国” 
“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理念”,这些词汇在发展中国家政党代表出席万寿论坛的发言中以及接受采访时频繁出现。小岗村、凤阳县以及安徽省展现的改革开放成就,让他们意识到如果本国国情能同中国理念与智慧结合,也能带来同样的繁荣发展。乌拉圭共产党总书记胡安·卡斯蒂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的理念应该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这样的需求不仅来自与中国有相似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来自发达国家的政党代表也表达他们对中国经验的渴望,尤其是在农村发展领域。

到小岗村参观的半个多月前,澳大利亚共产党副主席大卫·马特斯曾前往新南威尔士州中部的一个村庄参加聚会。当地村民告诉马特斯,虽然他们很热爱自己的村子,但在那里生活越来越难。如果想要获得医疗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村民必须驱车前往附近规模更大的镇上。“澳大利亚政府可能并不知道这样一个村庄的存在,也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注。”马特斯说。

奥地利共产党联邦委员会、主席团成员米夏埃尔·拉格贝也提到同样的问题。他表示,虽然奥地利算是发达国家,政府也重视农村的公共服务,但那里的农村仍然面临邮局、学校等公共事业逐渐关闭的困境。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小岗村,各国政党代表发现,在农村发展领域,“中国给出了中国的答案”。葡萄牙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若泽·阿尔维斯表示,中国不仅让农村地区的几亿人口摆脱贫困,还用自己的方式为人民提供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在他看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最好证据。

 “经过40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属于‘特色’的部分越来越具有国际化。”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栾建章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40年探索出来的这条道路,不仅因为是有“中国特色”才获得成功,更是因为中国在实践中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色列共产党前总书记伊萨姆·马霍勒认为,“中国的实践不仅是中国一国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实践。未来,世界各国将会有更多的协调、磋商、团结、互助”。

栾建章表示,加强国与国之间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至关重要,邀请各国政党代表来到小岗村,就是要把中国的经验展示给大家。“但中国始终不会将经验强加于人,也不希望各国政党教条地对待中国的经验。”

来自美国的巴切特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参观小岗村解答了他对中国的许多问题,但也让他对中国的发展之路产生了更多问题。“我想去看看更多的中国城市,我想了解中国的法治、环保、社会服务以及中国的年轻一代……我有更多问题想要问中国。”
了解《环球时报》的三观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环球时报 (微信公众号ID:hqsbwx)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