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医
这里没有鸡汤、偏方、谣言、广告,只有可信赖的道家健康养生知识!
经脉系统概述(二)
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点下面链接六爻占卜预测术 
一、血气、脉、经脉
人体内气血运行的客观现象是形成经脉学说的重要依据。《灵枢·营卫生会》中说:“血之与气,异名同类。”古人命名甚为严谨,“智血”一词实际是指质元(源)气与血这两种阴阳、虚实、隐显不同的质元性物质。由于气与血都具有流动、运行的共性,同存质元(源)领域中,故称之为“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关于“血气”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都曾提到,《论语·季氏》中讲到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是“血气未盛”;壮年时期是“血气方刚”;老年时期是“血气既衰”。这些部说明古人对血气变化的识认,是隐显共论,早已将质元(源)的气血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
《灵枢·经脉》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竖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黄帝内经》组成部分的《灵枢》,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将人体生理隐、显物质和组织作了系统和全面整体性的论述。这里的“脉道以通,血气乃通”,可以看出古人是用“脉道”一词将血管、经络、脉线囊括在一起论述的。“脉道”既含显也括隐,阴阳共论,“道”既言玄道,也含通道、通路、隧道之意。经脉一词中,“经”为隐态物元生理组织,“脉”为显态物源生理组织。修身修真学为了理论研究分类的方便,将“经脉”一词专述物元生理组织系统的经络、八脉道、七丹线窍,应注意区分。
经络,在传统中医学中是物元经脉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性基础性系统。经,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络,是网络的意思。
《灵枢·脉度》中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里所说,是将“经脉”按深浅、大小、主次的差异分别称之为:经脉、络脉、孙脉(孙络)。对更高级层次不易开通和充盈的物元生理系统则末作经典性的叙述。
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在传统上又按虚实、阴阳的不同,将它们分别称之为“虚经”、“盛经”;“阴经”、“阳经”;“阴络”、“阳络”;“大络”、“小络”、“浮络”等名称。人体经络系统尤如体内“脉系”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主次分明地遍布全身。学习一下显态医学的解剖学,以显证隐则不难理解和掌握。
作为修真组织生理学,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在传统中医学中对隐中之隐论述不多。经脉学说本身就是一大隐态物元性生理组织系统,人体经络都足非肉眼可见,有质无形,但又是客观存在的系统。这一系统相对于修真生理学而言,还只是浅表层次的一个生理组织结构系统,严格地说人体中还存在着更深一层次的这类生理组织结构,这就是八脉道系统和七丹窍系统。正如《素问·调经论》中所透露的:“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这段话中的“道”字和“经隧”一词,就是从更高、更深的层次上论述生理组织学、病理学,揭示了气血运行通路的经脉在生理意义上的功能作用。一个“守”字的可实践性,高度概括了古代的“内观”治疗学和保健养生学。内求法的修身之道,就是古代先圣们掌握生命奥秘的根本途径。
二、经脉的定名
经脉系统的定名,医家大多数都是用道家的阴阳五行理论来命名的,将人体经脉这一生理组织系统囊括在阴阳五行这一巨系统中定名,特别是人体的经络系统最具有五行和阴阳的代表性,在八脉道的定名中则以阴阳为主,而在丹窍系统的定名中,由于已属相对较高的阳性层次,已经在经脉领域中归到了“一”的散中,是先天中的先天,已经超出阴阳属性范畴,所以用阴阳属性定名已无必要。
在十二经络系统中,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这三阴三阳相互之间互为对应,共为一系统。
三阴三阳的名称分别为:
太阴——阳明
三阴少阴——太阳三阳
厥阴——少阳
三阴三阳名称的区分是以阴阳二气多寡、盛衰来分别命名的。阴气最盛者名为太阴,中度者名为少阴,再次者名为厥阴;阳气最盛者名为阳明,中度者名为太阳,再次者名为少阳。
三阴三阳的这些名称广泛应用于经脉学的定名之中,包括经脉、经别、络脉、经筋都是按照这类方法命名。人体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因而上肢内侧的命名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上肢外侧的命名为手三阳: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下肢内侧的命名为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下肢外侧的命名为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
经脉系统是以分布在肢体外侧的为阳,分布在肢体内侧的为阴。而人体内臓的阴阳命名则是以“藏精气而不泄”的器官称为臓,命名阴臓;以“传化物而不藏”的器官称为腑,命名阳腑,共为阴臓阳腑。经臓相合,阴经属于五臓,阳经属于六腑。
臓腑这一对阴阳中,是以臓为主。臓的位置处于胸腔中的:肺臓、心臓、与上肢手的阴经相联系;位置在腹腔和腹壁后的:肝、脾、肾,则与下肢的足阴经相联系。六阳腑则各随其表里相合关系与阳经相联系。
手足阳经全都是汇集于头部,这样整体一分析可以看出:
    手三阴经——胸腔
    足三阴经——腹腔
    手三阳经——头颅
    足三阳经一一头颅
《灵枢·逆顺肥瘦》论脉行之逆顺说:“手之三阴,从藏起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足各条经络互相连接,有顺有逆,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经脉系统就是这样构成人体生理组织物元(源)隐态的内循环系统,这一隐态内循环系统与显态的体液系统共为阴阳,共同组成人体“液、气”两大阴阳、显隐物质的内循环系统。
八脉道系统的定名,脉道系统的定名是以“奇经八脉”为基础而命名的。由于传统医家所讲的奇经八脉和道家所言的八脉,从名称到内容上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截然不同的名称和内容。道家所言的八脉,比医家所论层次更高,内容更全面。道家所述八脉的生理组织结构中,与传统中医学中奇经八脉所述的名称虽然相同,但是内容不同。
例如,修真界所验证的带脉仅躯体上就有六条之多,而传统中中医学记载中仅述脐腹一条带脉。所以,为了科学、准确起见,修身修真学以八脉道系统命名,将道家的八脉学说和医家的奇经八脉学说兼而蓄之,分而论之。将道家所述的传统八脉论,根据修真层次特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入初真阶段的脉道系统,与医家的奇经八脉一起讨论。
道家八脉中的高级部分则纳入全真阶段的丹窍系统中进行研究。在初真的脉道系统中,将医家和道家学说一起研讨,互为印证,成为完整的一个系统。
八脉道系统的命名中,以阴阳特性为主,而无五行属性命名,符合道家后天返先天的逆修之道。这在其定名的属性中可见一斑。
督脉——任脉
    阳 阳硚—一阴硚 阴
    阳维一一阴维
其它两脉,由于贯通连接阴阴经脉和居中连搂沟通各经脉,所以不以阴阳属性分类,例如:
  冲脉
    带脉
七丹窍系统的命名,是以传统修真学说中的八脉为基础,为了方便学习、研究、实践修身修真学修真,而根据修为进境层次,验证特点,为了方便掌握而分类定名。例如,在无为灵动修持网脉线阶段,由于已经基本进入了灵动修持的尾期,修持将接近外静内动阶段。而且此步修证是正式步入笫一层先天修证和丹道修持的开始,所以我们以此为全真生理组织结构系统命名。这一系统的定名不分阴阳属性,这是其特点,它们是以四线三窍进行命名的,名称如下:
网脉线;之脉线(双螺旋丹脉线);内丹脉线;外丹脉线;天脉窍;理脉窍;混沌窍。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内容
关注道医,学习正宗道教医学!

问诊咨询/投稿 
微信号:w18901234567
中国道医
◎ 中国道医微信平台由武当山道医传承基地、中国道医研究院创办,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教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使道医文化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减少人类疾病,提高健康水准。
宗旨: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如何关注中国道医微信平台
① 点本文标题下方蓝字"道医"一键关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号:cndaoyi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END·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中国道医订阅号
微信号:cndaoyi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