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跳龍門
——山經名物漫譚16
劉朝飛
高考將至。祝福天下考生都發揮出自己最高水平,考上適合自己的大學!
張遠山先生在《伏羲之道》裏對上古的“魚躍龍門”有非常精彩的解讀,在104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一下。
我們今天專說中古的“魚躍龍門”。
可知文獻裏,魚躍龍門的魚,最早是鮪魚,或者鱣魚。
鱣(zhān)鮪(wěi)兩個字對今天我們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但在漢代之前其實不算少見。
《山海經·東次三經》第六座山“孟子之山”: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陽,其中多鱣鮪
郭璞《山海經注》:鱣魚,大魚也,口在頷下,體有連甲也。,卽鱏也,似鱣而長鼻,體無鱗甲,別名䱎䲛,一名鱑也。
總之,鱣鮪一類,即今天我們說的鱘魚,中華鱘之類。《詩經》裏也說“鱣鮪發發((衛風·碩人》)”“有鱣有鮪(《周頌·臣工之什·潛》)”,可以說是常見魚。
《淮南子》云:牛蹄之涔,不能生鱣鮪。
高誘《淮南子注》:鱣鮪也。鱣,大鱼,長丈餘,細鱗,黃首,白身,短頭,口在腹下。鮪,大魚,亦長丈餘。仲春二月,從河西上,得過龍門便爲龍。先師說云也。
上面就是可知最早的“魚跳龍門”神話的記載。
高誘是東漢末年的人。
大約稍晚的李奇《漢書注》裏也有類似的說法,“周洛曰鮪,蜀曰䱴䲛。出鞏山穴中,三月遡河上,能度龍門之限,則得爲龍矣。”意思是說,“周洛地區叫做鮪魚,蜀地方言叫做䱴䲛。從鞏縣山洞裏出來,暮春三月逆河而上,能跳過龍門天險的,就能變成眞龍。”
北朝的酈道元也在《水經注》裏在提到黃河的支流“鯉魚澗”的時候也說:“《爾雅》曰:鱣鮪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爲龍矣,否則點額而還。”大意好像是:“《爾雅(注)》裏說,鯉魚的同類鱣鮪,出自鞏縣山穴,暮春三月跳龍門成龍,不然撞下額頭就回去了。”
酈道元這裏,是最早把魚躍龍門跟鯉魚聯繫起來的。
古人常常把鱣鮪和鯉魚混同,比如漢代的《毛詩傳》就說:“鱣,鯉也。”
清代的《毛詩多識》說:“今俗語云鯉跳龍門,蓋牽合爲一非一日矣。 ”
鯉魚(唐·項斯)
似龍鱗又足,只是欠登門。
月裏腮猶濕,泥中目未昏。
乞鋤防蟻穴,望水寫金盆。
他日能爲雨,公田報此恩。
板橋曉别(唐·李商隱)
迴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水仙指的是莊子的“鄰居”琴高,琴高得道成仙,最後乘跨赤鯉出水。
陶弘景說:鯉魚形旣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高乘之。
《中國出土壁畫全集》(漢畫裏的神魚)
【日本】《陸氏草木疏圖解》“鱣(圖一)”“鮪(圖二圖三)”。
(圖三表現得比較誇張,幾乎畫成箭魚。又,日本人將中國古籍裏“長鼻”的淡水魚“鮪魚”的名字安在了海水魚“金槍魚”上面,文化回流,導致今天普通語境下的鮪魚就是指金槍魚。其實圖二所繪當即金槍魚。)
【日本】《毛詩品物圖考》
【日本】《詩經名物圖解》(這個圖畫得好)
《爾雅音圖》
 清·徐鼎《毛詩名物圖說》“鱣(圖一)”“鮪(圖二)”“鯉(圖三)”。
說明:本文是由作者2017年05月29日在遠山道場(張遠山著作讀者微信羣)分享課的講稾整理而成,是《山經名物漫譚》系列的第16講。
— END —

回复“庄子江湖”可查阅往期目录
点击链接可收看往期精华文章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庄子江湖”
编辑:贺马儒
感谢分享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纸质发表和出版,联系公众号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