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每个阳历和阴历年之间都是激动而繁忙的。于工作,我们要统计全年的销售、做出排行,统计各出版社在万圣的销量、支付的成本等等,核对一年的帐目、统计费用,检视一年的收成。


  员工们最希望销售成长,好多发奖金。我则希望看到年度排行里学术书的分量仍重,不要有太水的书;第一名的销售册数能创新高,前10里出版社不要太集中……只要这几点保证了,那整体销售就没问题。


  不少媒体已经发了很多关于2014年图书出版和销售总结,以及许多学者、读书名人关于去年阅读的长篇短说。今天我也就此做个很长的小记,因为我不光说2014年,而要回顾一下以往14年,即2001年至2014年的万圣销售前10。


  要说明的是,我们老板刘苏里一向的意见是,对任何排行要有所筛选,比如一种书由一个人一次或多次买数本(有些作者会送人用,有些是会议购书),这个销售就不该计入,等等。但我这个排行没有经过这样甄别,我想即便是有人买了数本,哪怕是“团购”,它也是经由万圣的销售卖出去的,就让我们曝光一次这种销售也没什么,一点不影响体现万圣读者的品味。当然我反对“打榜”,但来万圣打榜的很少。


  历史总是在悄悄地迈着大步,一晃就是14年。我们的记忆总要有所傍依,剪贴簿常常最直接,也最能让人无边无际地回想。我一直对万圣的销售书目情有所衷,它们贴在万圣的历史上,贴在我们万圣每个员工的生命岁月里。幸运的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读者,它又真真实实地贴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记事薄上。


  所以我要提供出来,和在这14年里,或红袖挑灯或竹凉野月,甚至在飞奔的列车、万米的高空上……其实一直都在阅读着的朋友们,分享。
1
万圣书园销售排行(2001-2014)
2001年前10:
1.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德]康德,商务

2.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美]德沃金,上海人民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北京三联

4.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杨念群,江西教育

5.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基础与起源//[美]施特劳斯,译林

6.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黄宗智,上海书店
7.自由史论//[英]约翰·阿克顿,译林
8.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美]鲁思·本尼迪克,商务

9.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这发展//[美]沃特金斯,吉林人民

10.知识分子与市场//[美]斯蒂格勒,首都经贸大学
点评:
  万圣因成府街拆迁于2000年临时搬家到海淀体育馆,那两年的店开得风雨飘摇。世界在“进入新千年”,万圣自己也是那么不确定。成府老街拆得灰飞湮灭,在海体院内卖粥和肉饼的一家店旁挤出约120平方米,略加装修还是生生地给开了,令万圣在落脚成府路前没有断档。

  这一年销售比1990年代末差多了,但前10名一点不“水”,因为那时万圣的店面小,基本没有闲书。

  前10里有德沃金先生的一本,这是他在中国出版的第三种,前两种分别是1996的《法律帝国》和1998的《认真对待权利》,都是大百科出的。德沃金先生曾于2002年5月18日携其漂亮女友到过万圣,那次是由“清华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与《读书》编辑部合作的一个座谈会,题目是“自由主义法律精神与美国宪政传统”,70高龄的老先生在醒客咖啡厅挥汗演讲,整个场子满满当当,全程近三个小时,因为没到中央空调供冷时间,当天室内气温极高。那天的天空可以说是瓦蓝,所谓“左”、“右”还能肩并肩坐在一起,为宪政张本。老先生去世时,万圣在他的书前摆了纪念的菊花。

  有没有注意到,前10名里原创汉语写作只有一种。


2002年5月18日德沃金先生在万圣醒客咖啡厅
2002年前10:
1.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云南人民

2.一九八四//[英]奥威尔,辽宁教育

3.意大利人文主义//[意]加林,北京三联

4.世界博物馆巡礼

5.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楼庆西,北京三联

6.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北京三联

7.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法]福柯,上海三联

8.外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陈志华,北京三联

9.时间简史(插图本) //史蒂芬·霍金,湖南科技

10.向左走·向右走//幾米,北京三联

点评:
  为了这年的榜单和在上海出差的吴思老师通了电话,笑声朗朗。他告诉我《潜规则》本是梁晓燕为《上海文学》约的稿,连载一段时间后,晓燕说再写两篇可以成书了,然后晓燕就把这本和林达的《在边缘看世界》一起交给了云南人民。拖了一年多才出版,02年春季全国图书订货会上推出,《潜》首印2万,订货会没结束就加印了1万。而林达的那本当时却没有爆发。2002年当《潜》印到6万时被“封”了!直到7年后,才得以重现,此为后话,暂搁。

  幾米在这年正式进入大陆,沈公送过我几本台湾版,后来大陆版由郝明义先生策划、出版。我把这套书给女儿买了许多本,她喜欢,还坚持用压岁钱买了幾米出品的皮夹,皮质很硬却也两百多元呢。

  前10里虽然没有,但我想告诉大家,那时社科杂志在万圣能排到前30的有不少,如《读书》、《书城》、《社会学家茶座》、《法学家茶座》等。现在这些杂志除《读书》等三四种外,我们都不经销了。

2003年前10:
1.我们仨//杨绛,北京三联

2.国学常识//曹伯韩,北京三联

3.科学革命的结构//[美]托马斯·库恩,北京大学

4.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王蒙,人民文学

5.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美]福山,中国社科

6.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亨廷顿,新华

7.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吴思,中国工人

8.法治与“民主迷信” :一个法治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秩序//潘维

9.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美]迪克西特等,中国人大

10.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美]汉密尔顿,辽宁教育

点评:
  杨绛先生虽然因《洗澡》和《干校六记》已很有名了,但这本《我们仨》轰动当年的读书界。

  这年三联还重刊了一种好书,即曹伯韩的《国学常识》,它被选编在“三联精选”中。这本《国学常识》04年也在万圣前10,这套“三联精选”装祯简洁、印制好价格便宜,不像现在的书都做得厚厚大大的。

  吴思先生的《血酬》是8月版的,所以没来得及前挤。王蒙的这本自述或许就是他的作品还能被读者接受的终结?

  潘维的《法治与“民主迷信“》在万圣卖了三四年。民主被誉为“迷信”及其舆论背景与争议从那年开始的?北岛在这一年拿到了回大陆出版的“通行证”。

2004年前10:
1.往事并不如烟//章诒和,人民文学

2.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 春桃,人民文学

3.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吴思,中国工人

4.城记//王军,北京三联

5.国学常识//曹伯韩,北京三联

6.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安徽教育

7.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孙立平,社科文献

8.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美]马修斯,新华

9.我们仨//杨绛,北京三联

10.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美]汉密尔顿,辽宁教育

点评:
  这一年是十年来本土原创最火的一年!前7都是汉语写作。

  章诒和老师的《往事》,撬动了历史写作与阅读的大市场。该书当年获了一个“笔会”奖,是不是就是因此,这本书就从正版市场上消失了?散落在《老照片》上的这些文字,于2004年掀起的热议颇有些颠覆之势,本来可能形成一种政治伦理的争论与反思,本来通过这些争论可能明辨些是非,但不幸又被风吹雨打去。

  《中国农民调查》也是当年的风云书,与《往事》不同的是,它被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作者夫妇还因此上央视接受采访。但是呀但是,出版社在一个月内就刷了3次共15万后,该书就进不到货了。更令人奇怪的是直到2011年,前总理还拿了该书公开送人,书不知从哪里买的,在会上公开举书,意在何方也没人深谈。都是动作,没有深刻。

  《城记》的出版再次翻掀北京的城和墙,为了配合这类书的出版,我们大量进货芒福德的,及其它关于城市与人的书。大城市在死,乡村也在死,“失去故乡”之痛是不是从这年起列序于书写的主题?

  这年《读书》杂志的第一期里的哪篇文章使得它的销售上榜,查了一下,没有结论……待读者续填吧。

  《沉重的肉身》这次再版为蓝色封面,万圣员工把这本和甘阳、北岛他们的书堆到一个小平台上,卖得还是不错,毕竟曾是经典。

2005年前10:
1.1950·北京市街道详图(复制版)//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地图

2.兄弟(上)//余华,上海文艺

3.优雅//[法]德阿里奥,当代世界

4.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余世存,社科文献

5.袁氏当国//唐德刚,广西师大

6.老北京风俗地图·1936(手工绘制)//学苑

7.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美]史景迁,上海远东

8.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美]库恩,上海译文

9.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美]鲁思·本尼迪克,商务

10.退步集//陈丹青,广西师大

点评:
  令人期待多时的《兄弟》到8月才出版,却一举挤到第二,但我至今没有读完,并且当时就有人“警告”我不要读,说是因为我的胆量不够。

  2004年9月江泽民卸任军委主席,05年元月江传就大张旗鼓地推出了,是大红皮的封面。从斯诺到库恩再到傅高义,西人写大传成为模式,外来的好唱戏。听说不止一起的盗印该书,警察夜奔追缴,难道都是为了探说他到底改变了中国什么?

  世存兄的《非常道》在万圣做了新书发布会,持续热销不止这一年。

  《袁氏当国》出版后,老是有人来问《晚清七十年》。我当年把岳麓的那套“海外名家名作”摆在中国史平台上,独缺一本。当然《袁氏当国》和《王氏之死》聊补不齐之憾。

  2004年年末陈丹青辞职于清华,05年初出版了《退步集》,书的最后一篇即公开了辞职信。

  要加一笔的是,万圣这一年销售的第11是《追寻林昭》,这本书当年不是全国的热销,但绝对是万圣的热门,而且延续了几年。

2006年前10:
1.兄弟(下)//余华,上海文艺

2.英文诵典//李震,世界知识

3.八十年代:访谈录//查建英,北京三联

4.YOU:身体使用手册·1 //[美]罗伊森 奥兹,译林

5.优雅//[法]德阿里奥,当代世界

6.《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美]布隆代尔,华夏

7.怎样做研究(第2版) //[英]布拉克斯特 等,中国人大
8.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林达,北京三联
9.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美]拉金,金城

10.品三国(上)//易中天,上海文艺

点评:
  查建英女士的书开启了精英访谈书籍的热潮,同期的现象是,那几年访谈节目十分火热,可见多种言论尚可委曲存活,访谈起来有时话是止不住的。我还记得凤凰的窦文涛请刘苏里推荐锵锵在北京的主持人,他请我们在人大西门外吃饭,苏里力推查建英。

  《身体使用手册》和《优雅》在万圣销售好的重要原因,我认为是摆放位置好。05年第一次去台湾后,我不自觉地拿来往于万圣的许多人北清师教授的身段与港台教授比,希望他们学会穿衣、打领带,把肚子收回去,然后在女性面前优雅大方些,所以就摆了些关于衣着打扮红酒咖啡的书。果然,有不少买的,而且这几年他们都越来越帅,比如贺卫方老师,我断定他在万圣买了《优雅》,虽然这本书是写给女性的,不信去问。只有秦晖老师才永远不会花这个钱。

  “三国”这一品,把易中天先生品了出来。

  也要加一句,这一年的第11名是阎云翔的《私人生活的变革》,获了2005年度列文森奖。那年他回国到万圣见苏里,老友相聚分外高兴,我才知他1980年代去美国后苏里租借过他家的房子。但我想起在苏里住着阎的房子时,阎曾回过国,借住在我的一个朋友家,我们在那位朋友家碰到过,那时我和苏里并不相识。世界好小,缘分随时。


2007年前10:
1.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章诒和,湖南文艺

2.风云侧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袁鹰,中国档案

3.YOU:身体使用手册·1 //[美]罗伊森 奥兹,译林

4.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杨绛,商务

5.退步集续编//陈丹青,广西师大

6.于丹《论语》心得//于丹,中华书局

7.上学记//何兆武 文靖,北京三联

8.非常道II//夏双刃,北京

9.货币战争//宋鸿兵,中信

10.如焉@sars.come//胡发云,国际广播

点评:
  要公开的是,章老师的《往事并不如烟》是万圣这十四年大排行里的销量第一,而《伶人往事》是大排行第三,第二是《我们仨》。

  《风云》和《走到人生边上》都是反思文本,那几年万圣的一个平台叫温故,借用的是《温故》杂志之名,集几个向度而温:文人圈、戏曲美术圈、报业圈,甚至科学圈…….还是围绕49后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精英的个人选择及命运摆文章,这文章很难做完,但不少人已随岁月或将或已逝去,是非评说当然要赶快。

  不幸的是,这一年中华书局的这本《论语》,居然盖过了同年出版的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李零先生那本排当年第13,记得有北大教授来买时特意对我说,这书名…… 啧啧!我没有接茬,这类茬我是从不接的,这个“书店政治”我还懂,一笑。


2008年前10:
1.青灯//北岛,江苏文艺

2.沉思录//[古罗马]奥勒留,北京三联

3.极权主义的起源//[美]汉娜·阿伦特,北京三联

4.野蛮生长//冯仑,中信

5.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黄仁宇,九州图书

6.货币战争//宋鸿兵,中信

7.民主四讲//王绍光,北京三联

8.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汪丁丁,上海人民

9.经济学常识//[美]格沃特尼 等,陕西师大

10.大众经济学(牛津通识读本)// [印]达斯古普塔,译林

点评:
  《沉思录》因为传说中的温氏阅读和推荐而大买,绿色的硬精装封皮倒也庄重。几年来,一位退下的推《沉思录》,一位在位的推《旧制度与大革命》,都是传说,也都没有否认。这样推动阅读倒也是极好的。

  三联为什么能出《极权主义的起源》?听说当年对北三联有个特殊政策,可出一些“踩在边界上”的书,若此为真,那三联真是有些辜负了这样特殊的“内部政策”,好像那个圈白划了,没做出个“特区”样儿。阿伦特的《极权》,我们早年复印的厚厚的香港版,拿着很累的。因为这本书的出版,令与阿伦特有关的传记也跟着大卖。德人普林茨的《爱这个世界》2001年就由社科文献出了,这一年却一加再加。

  关于《民主四讲》我都写了些点评,但还是给删了,怕点不准呢。


2009年10月沈昌文先生、止庵先生、梁文道先生在万圣醒客咖啡厅
2009年前10:
1.朱镕基答记者问//本书编辑组,人民

2.常识//梁文道,广西师大

3.小团圆//张爱玲,十月文艺

4.七十年代//北岛 李陀,北京三联

5.读者//梁文道,法律

6.荒废集//陈丹青,广西师大

7.夹边沟记事//杨显惠,花城

8.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 //吴思,复旦大学

9.一岁就上常青藤//薛涌,中国青年

10.民主的细节: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刘瑜,上海三联

点评:

  这一年的第一名是前总理答记者问,可以说是朱卸任后六年的反思作品。我相信这本书是有团购数的。

  这一年梁文道兄竟然有两本书上万圣榜,第二和第五。他的《读者》是在万圣开的发布会,沈昌文、止庵两位先生来捧场,梁兄给读者签名非常周到热情。那天他与我们万圣的丛花,一只可爱的猫,照了一张可以传世的相片。后来刘苏里和他对谈了《从潘恩的<常识>到梁氏<常识>》,刊于当年火热的《小报》上。

  这一年的《小团圆》由止庵先生策划出版,那年年底某评奖会上,苏里就这本书与他争论极大,都是认真的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友谊,俩人都说没了对方评委里都没什么有意思的人了。

  吴思这一年的《潜规则》是七年后复版书,复旦大学通过教委系统报批,据说是一位很有分量的、且被信赖的“鲁迅专家”给写的热情洋溢的推荐信,从而获得重生,首印就过10万,后来累计印了足有40多万。吴思老师不知拿了多少版税,可我一让他请客,他就每每说,那咱们去集天小吃吧。

  《夹边沟记事》在万圣一卖再卖,当年有人提议在那里建纪念馆,不知何年何月可以实现。那一段惨痛历史当然要记、要纪,否则这个民族就只有轮回的命,没办法前行。

  这一年,刘瑜诞生了!

2010年前10:
1.独唱团(第1辑)//韩寒,书海

2.朝闻道集//周有光,世界图书

3.孤独六讲//蒋勋,广西师大

4.民主的细节: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刘瑜,上海三联

5.盛世中国//陈冠中

6.常识//[美]潘恩,中国对外翻译

7.送你一颗子弹//刘瑜,上海三联

8.革命年代//高华,广东人民

9.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金观涛 刘青峰,法律

10.四手联弹//章诒和 贺卫方,广西师大

点评:

  这一年原创也还可以,刘瑜一人就有两本,上三联估计凭这两本就能保证一个编辑室完成任务了。

  周有光老先生的书是后浪公司出品,其创办人吴兴元曾是万圣员工,后来自己出去单干,刚创业那两年常到醒客咖啡买杯茶坐等大腕,也常带着稿子找刘苏里:“老板,您给看看”,真是个明白勤奋谦逊的青年。这几年他公司越做越好,仍不忘记万圣和苏里,总是很惦记我们,令我们也更相信,提携后生、给努力的年轻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正是长辈应当做的。

  观涛、青峰师的书是旧版重编,他们在北京住了些时日,在万圣给读者签了好多名,青峰老师的嗓音总是响亮的,观涛老师则在一旁温和少语,而实际上,家里家外事,我看金先生才是真做主的人。

  高华老师这时已病重,2010年深秋来京看病与我们见面的情形还历历在目,那天步行送他回住处,冷风追逐着满地落叶,伴着脚下脆利的踩踏声,他说不是怕死是不甘……这本是他的论文集,书好像是笑蜀做的。

  《四手联弹》到今天还在卖,不知刷了几版。万圣的作者签名本卖得好,这得谢谢贺老师和章老师对万圣的支持。贺老师签名是随叫随到的,非常哥们儿。当然这也是书店和作者间最自然最正常的关系,一方面是宣传他们的书,一方面提高了书店的销量,这就叫共赢吧。章老师签名,有时来万圣,有时万圣员工提着书去她家楼下咖啡馆会面,很有影像感。

  《盛世》没出版前,就有外媒记者打电话问,万圣怎么了?搞得刘苏里莫名其妙。冠中先生在里面八卦的万圣,流传甚广。很多很酷的年轻人都来索《盛世》。        


2011年前10:
1.百年孤独(精)//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南海

2.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美]海斯勒,上海译文

3.常识// [美]潘恩,中国对外翻译

4.送你一颗子弹//刘瑜,上海三联

5.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澳]约翰·赫斯特,广西师大

6.思想与乡愁//崔卫平,北京航空大学

7.民主的细节: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刘瑜,上海三联

8.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吴思,复旦大学

9.自由在高处//熊培云,新星

10.从“东欧”到“新欧洲” :20年转轨再回首//金雁,北京大学

点评:

刘瑜还是两本,那时我们称她“子弹妹妹”。只是,这一年子弹妹妹却被捕手击中,令人欣慰也令人艳羡的击捕。刘苏里作为本家大哥给出的结论是,刘瑜真的很幸运。

  《百年孤独》是陈明俊出品的,他也是做书高手,特别是文学作品,拥有大量好版权,敢买,也都挺好卖。

  崔卫平老师的这本也是到如今都在万圣卖着,其实,虽不热销但常销的书,最后销量也是非常了得的。

  这一年出了位海斯勒,这家伙太聪明,其作品太好看,只是《甲骨文》没有简体版。

  要加一句,这一年的3月,由《小报》转出的《信睿》出了创刊号,值得收藏的!

2012年前10:
1.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周濂,中国人大

2.江城//[美]海斯勒,上海译文

3.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商务

4.看见//柴静,广西师大

5.弯曲的脊梁:纳粹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美]彼特沃克,上海三联

6.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马立诚,社科文献

7.王阳明//秦家懿,北京三联

8.余英时访谈录(精)//陈致,中华书局

9.叫魂:1768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北京三联

10.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野夫,中信

点评:

周濂《装睡》的概念,堪比皇帝的新衣。皇帝的新衣着笔起码还有追求“美”的一面,而这个装睡在我脑海中的镜像是一边嘶叫着谎言一边悄悄地自慰,等人们闻声围观时,那人却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般,装甜蜜摆安然。我把周、瑜夫妇著作的书名做成了醒客咖啡的饮品名,《装睡》是姜汁可乐,刘瑜的是柚子茶,合着买打折。

  被推荐与被“恐吓”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带动了有关法国大革命及托克维尔著作的销售。传说中推荐的原因,至今众说不一。

  《弯曲》是三辉严搏非先生做的,后一度不让印刷了,万圣库存了很多,一度外地网购订单不断。

  《叫魂》的精装版总让我想起老万圣从小胡同搬出时,员工错把孔飞力先生亲笔签名版给卖了的惨痛故事,令我不忍看新版。

  野夫是从台版《江上的母亲》进入读者视野的,一进就不可收拾,他的创作和出版高峰就这样到来了。文字感人,经历丰富,如何不完胜?只是野哥的斗地主好像还是胜不了我家老地主。    


2013年前10:
1.观念的水位//刘瑜,浙江大学

2.知道分子//王朔,十月文艺

3.40堂哲学公开课//[英]沃伯顿,新华

4.逻辑十九讲//[美]阿特金森,新世界

5.学会提问//[美]布朗 [美]基利 ,机械工业

6.忍不住的“关怀” :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杨奎松,广西师大

7.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商务

8.给你爱的人以自由//冉云飞,中国发展

9.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美]鲍恩,新星

10.共同的底线//江苏文艺,秦晖

点评:

都有些专卖店的感觉了,去年周濂第一,今年刘瑜第一。这一年小布谷出生,焉知不是托她的福。

  王朔早期小说对我们的震撼和对汉语的颠覆仍没过时,但他与老霞合作的《美人赠我蒙汗药》背后故事更多,以后再讲吧。

  这一年关于如何提问、逻辑、思考问题的方法的书被重视,是不是因为几年来“自媒体”搞得人们发现论述问题需要技术、技巧和方法,即使吵架也要吵得有层次呢?

  这一年冉匪重出江湖,《给你爱的人以自由》在万圣开新书发布,除参会和慕名的,另一类围观者甚众。在万圣签完名后,我们一起去喝酒,他大醉,我给他订的旅店他也没去成,当夜睡在一位特别的朋友家。不过,大醉后也是从此出版不断。

  《忍不住》确实有些没忍住,书像生命,本不可催生,编辑与校对出问题最让人遗憾。万圣和苏里一直很重视奎松老师的研究,但这本书出版后苏里一直没吱声,在我们私家车里他跟我议论过,他对杨老师作为一个学者如何就“关怀”发起“忍住”之感,从学术、政治、社会各方面“猜测”一二三,但没跟我谈结论。13年底我们在香港巧遇杨老师夫妇,苏里急急地就和人家直谈《关怀》,而奎松先生说让看他的再版订正和跋。苏里认真,回来就又买了修订版,读得仍很认真。但是这次偶遇令我见识了杨夫人的率直和热情,她倒真有当忍才忍,不当忍则一定出手的气质,记忆很深。

  《底线》重要的是,它是秦晖老师十多年来的第一本集子,同年9月还出了《南非的启示》,两部稿子都是被出版商“逼”出来的。我可不敢妄评秦老师的大作,这本书的大部分篇章实际成稿于2002年前。也正如秦老师所说“在发达国家,这种‘共同的底线’早已成为现实,而不再是追求的目标。”那么在一个没有结束皇权、极权,没有完成现代化的国家又怎样呢?没有宪政何谈左右,没有被承认的价值何谈自由。若实际上并没有左右没有自由,那何谈“共同的底线”?那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呀。2014年以来“没有底线”果然已成关键词。


2014年前10:
1.给孩子的诗(精) //北岛,中信

2.独裁者手册:为什么坏行为几乎总是好政治//[美]梅斯奎塔 等,江苏文艺

3.反抗“平庸之恶”(《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美]阿伦特,上海人民

4.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 [波]辛波斯卡,湖南文艺

5.佛陀(企鹅人生)(精)//[英]阿姆斯特朗,北京三联

6.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日]生命科学编辑团,世界图书

7.无知的游历//陈丹青,广西师大

8.如何成为一个妖孽(精)//胡紫微,中信

9.如何高效学习//[加]扬,机械工业

10.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美]鲍恩,新星

点评:

《独裁者手册》又是尚红科做的。红科这多年做了不少热销书,发了财,但当我问他出版的哪本书最得意时,他说是《聂甘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故事背景是,侯老先生集20多年收集研究聂氏旧体诗653首的一套书,转了大半个中国也没有出版,连人民文学,聂先生的老东家都拒了。红科问李零,聂的旧体诗怎么样,李零电话里只说:49后第一人。红科就决定出版了。也还真是,这套书在万圣卖得很好。

  近两年诗歌出版好像形成了小热潮,辛波斯卡已经两本了。湖面文艺的这两本诗集多少恢复了我对这个出版社文艺气质的回忆。前几天西川先生来万圣,还为读者签了好多名呢,文艺复兴之势很明显嘛。只是译诗这事真是叫劲儿,译不好的诗真是糟蹋。

  《企鹅人生》这套小书,本本不错。在一本小书里写好佛陀的传很难,作者说:“佛陀的生平挑战了某些最强烈的信念,但它也可能是个指引标志。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践行他制定的法则,但是他的典范作用,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可以去追求更崇高和真正慈悲的人生。”我是在特定的一个情境读到这段的,所以印象深。

  《妖孽》一书是犀利的紫微大小姐的第一本书,自媒体成就了她。说实在的,我一直不好意思提这本,好像我要提里面有写到我是的。当初她跟我要她认为我很妖孽的那张照片,我没同意她上,我可不敢,我家领导是个大男子主义。今天借机感谢紫微的夸赞,很不好意思呢。

《民主的奇迹》大力推荐!
2
排行榜上的出版社(出现一次的未统计在内)
排名出版社出现次数
1北京三联21
2广西师大11
3上海三联7
4商务6
5中信6
6译林5
7江苏文艺3
8辽宁教育3
9人民文学3
10上海人民3
11上海文艺3
12上海译文3
13新星3
14新华3
15中国人大3
16社科文献3
17北京大学2
18法律2
19湖南文艺2
20当代世界2
21机械工业2
22世界图书2
23十月文艺2
24中国对外翻译2
25中国工人2
26中华书局2

2005年,广西师大社首次以唐德刚《袁氏当国》和陈丹青《退步集》,占据2个席位。2007年中信社首次以《货币战争》,占据1个席位。这几年,三联书店面临崛起的广西师大、中信等出版社,已不再像往日那般优势。当然三家的产品有差异,但相互之间有形和无形的竞争,是难免的。以我观察体验,三联书店历史悠久,但可能也积累不少老体制问题,在市场化(市场意识)方面,不如师大和中信社等。

四个出版社分布情况(席次)
年份北京三联上海三联广西师大中信
20011000
20025100
20032000
20043000
20050020
20062000
20071011
20083002
20091120
20100220
20110210
20122111
20130010
20141012
3
每年作品分布(席次)
十四年140本作品,除去2002年《世界博物馆巡礼》(无法查找确认,可能书名存在问题)外,中文(作者)作品86席,占比62%,国外作品53席(美33席,英6席,法5席,其他9席),占比38%。
中文作者出现频率:刘瑜6次,吴思5次,陈丹青4次,杨绛3次,章诒和3次,黄仁宇2次,余华2次,梁文道2次,宋鸿兵2次,曹伯韩2次。国外作者出现频率:[美]罗伊森2次,[美]潘恩2次,[美]鲁思·本尼迪克2次,[美]汉密尔顿2次,[美]鲍恩2次,[美]海斯勒2次,[法]托克维尔2次,[法]德阿里奥2次。
顺提一句,梁文道和宋鸿兵紧挨着,可能有点尴尬。他曾批评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有两点让我觉得特别震惊。第一点是在这样一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作者对国际金融机构资本的资讯掌握甚至不及大学一年级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简直是错误百出;第二,即便是这样一本书,错了那么多,错得那么离谱,有很多违反常识的地方,但是它居然受到欢迎,成了畅销书,这到底说明了什么?”

而由下列的每年作品分布情况,可以看到经历两个阶段的变化:2001-2009年,中文作品出现的频率在上升,在2009年达到峰值,而国外作品呈下降趋势,在2009年竟没有一席;2010-2014年,中文作品出现的频率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国外作品逐渐上升。这是原创能力的变化,前后的转折,跟外部环境和作者本身等都有关系。
每年作品分布(席次)
年份中文作者作品外国作者作品
200137
200273
200355
200482
200573
200655
200791
200864
2009100
201091
201164
201264
201355
201437
江湖君按: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圆桌”
— END —

回复“庄子江湖”可查阅往期目录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庄子江湖”
编辑:贺马儒
感谢分享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纸质发表和出版,联系公众号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