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一键关注

本书是张远山先生“庄学三书”第一书,书名取自《老子》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本书旨在扫除庄学奥格阿斯牛圈,全息还原了庄学总图。2008年第1版后绝版。

序言: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我与庄子,莫逆于心。
  文化浩劫之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化开始复苏,译介西书,重印古籍。1982年,我二十岁。在华东师大丽娃河畔,我用一部今人柳鸣九的《萨特研究》,换来一部明儒王船山的《庄子解》。与我物物交换的同学像我一样,毫无目标地胡乱抢购中外经典,偶然得到一些,偶然错过一些。他偶然得到了不想要的庄子,错过了想要的萨特。我偶然得到了不想要的萨特,错过了想要的庄子。双方互通有无,于是各遂所愿。造化必然,寓于文化偶然之中。
  初读《庄子》,竟然不懂。从此以后,我读一切书,都是为了读懂《庄子》。我读过的所有中外经典,都比《庄子》易懂。《庄子》是我重读最多之书,无法计算读过多少遍。为了永保新鲜,我拒绝背出它,不过对于引用出错到眼即辨。倘若标点出错,还能推知引用版本。过目的版本不下百部,但我更爱诵读白文,与庄子直接相遇。
  我读的白文,是自己反复校勘、重新标点的《庄子复原本》,迥异于被郭象篡改增删、错误标点、系统曲解的《庄子》删残本。郭象版《庄子》衍生而出的古今一切版本,原文、标点、阐释无不错误百出。古今一切庄学研究,整体义理均未稍越反庄学的郭象谬注之樊篱,因为从未有人疑心郭象竟会故意篡改。经郭象篡改误断的原文,成了其系统曲解的坚实证据。认可面目全非的郭象版《庄子》,就不可能不整体接受郭象的系统曲解,庄学就不可能正本清源,读者就不可能与庄子直接相遇。
  我的第一个写作十年,撰写、发表、出版了不少可有可无的闲文,意在为第二个写作十年的“庄子工程”做前期市场推广,同时未曾懈怠《庄子复原本》的反复校勘。我吸纳古今卓见,留意最新成果;不遗一善地广搜异文,慎之又慎地逐字推敲。补脱文,删衍文,订讹文,重新标点分段,力求尽善尽美。庄学笔记渐积渐多,早已超过发表出版的三百万字闲文。三年前,校勘功课逼近山穷水尽,我开始考虑出版《庄子复原本》,终结郭象编导主演、无数追随者出任群众演员的旧庄学。
  不过我打算先系统写出我所理解的庄学奥义,彻底检验我的校勘标点是否合理。毕竟心中的恍惚感悟,不同于笔下的清晰表述;零散的局部考辨,不同于著书的总体论证。倘若未加检验就轻率出版《庄子复原本》,就可能在互相牴牾的无数错误版本中,再增加一种错误版本。于是我停掉闲文专栏,谢绝报刊稿约,推掉出版邀请,逐篇写出发表,期盼方家指谬。现在正式出版,我仍然期盼斧正,以便完善校勘。
  书名《庄子奥义》,取自《老子》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绪论两篇。一篇横向描述庄子时代的战国总图,把庄子著书的特殊语境予以全景还原:庄子为了逃刑免患,不得不支离其言,为了传道后世,不得不晦藏其旨,于是把庄学全图拆散为支离拼板,甚至隐藏关键拼板,导致庄学奥义恍兮惚兮,若隐若现。一篇纵向概述郭象以降的旧庄学总貌,把逃逸一千七百年的文化罪犯郭象捉拿归案:儒生郭象为了遮蔽庄学真义,使之符合儒学,于是修改庄文拼板,扔掉关键拼板,最后通过系统曲解,把每块拼板置于不恰当之处,拼成一幅反对庄学的错误全图。
  《奥义》七篇。以战国总图、庄学全图为背景,逐一拼合支离其言、晦藏其旨的庄学拼板,逐一修复被郭象及其追随者故意篡改的每块拼板,部分找回被郭象及其追随者故意扔掉的关键拼板,把每块拼板置于恰当之处,与所有相邻拼板严丝合缝。
  余论三篇。一篇把业已拼合的单篇图景拼成庄学全图,论证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一篇把庄学全图置于中国文化全景之中,论证庄学奥义的中国价值。一篇把轴心时代的伟大先知置于人类精神全景之中,评估哲学先知的普世价值。
  初读《庄子》至今,已有二十五年,我已四十五岁。对人生小年而言,二十五年正是我的全部青春,世界早已沧桑巨变。对庄学大年而言,二十五年仅是倏忽一瞬,天地依然亘古如斯。
  庄子与我,相视而笑。
2007年9月5日-22日
跋语:超越老孔,空前绝后
  司马迁认为庄子“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苏东坡斥为“知庄子之粗者,庄子盖助孔子者。”本书业已证明,司马迁揭示了真相,苏东坡遮蔽了真相。不过司马迁揭示的,苏东坡遮蔽的,仅是表层真相。值得敬重的论敌,远比不值得敬重的友军对思想家更有启发。对庄子而言,惠施如此,孔子同样如此。“于学无所不窥”的庄子,通晓先秦一切中国知识,而且从正反两面继承吸纳并全面突破了先秦两大巨人老聃、孔子,终成先秦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哲学第一人。
  游方之外、与天为徒的出世者老聃,偏重形上,形下不足;真谛深刻,罕言人事;精深有之,博大不足。游方之内、与人为徒的入世者孔子,偏重形下,形上不足;俗谛深刻,罕言天道;博大有之,精深不足。乘物游心、与古为徒的间世者庄子,顺向继承出世老学并突破性发展为庄学真谛,逆向吸纳入世孔学并突破性发展为庄学俗谛,圆融综合为身形游方之内、德心游方之外的间世庄学。侧重形下的博大寓言,构造了横空出世的文学宇宙。侧重形上的精深卮言,抵达了空前绝后的哲学巅峰。
  老聃固然是庄子先驱,却是庄子的突破性顺向发展创造出来的先驱。酷爱庄子的博尔赫斯说:“一个伟大的作家创造了他的先驱。他创造了先驱,并且用某种方式证明其正确。”若无庄子对老学的全面突破,老聃的哲学重要性极为可疑,中国哲学的重要性也极为可疑。正是庄子完美表述的中国道极哲学,使中国哲学成了轴心时代全球哲学突破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尽管被庄子贬斥,却为庄子的突破性逆向发展提供了丰富养料。若无庄子对孔学的全面吸纳,孔子的文化重要性极为可疑,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也极为可疑。正是庄子影响主导的中国顺道文化,使中国文化成了后轴心时代人类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学、孔学的共同之弊,就是过于专注政治。尽管庄学的政治性极强,然而庄学宗旨是摆脱不能无恶的政治制度之撄扰,因为政治生活不仅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而且不是人类幸福的根本。庄子认为,惟有天道才是人类生活的“所待”者,惟有天道才是人类幸福的“致福者”。因此庄子的恢弘宇宙广漠无极,迥异于专注政治的老聃、孔子和其他先秦诸子,囊括人类思想的一切领域,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
经我校勘的“内七篇”,总计补脱文98字,删衍文82字,订讹文67字,移正错简114字,更正文字误倒16处。厘正通假字、异体字198字,篇内重复不计。纠正重大错误标点10处,小误不计其数。复原近真的“内七篇”,总计13723字,不及《老子》三倍,篇幅小于《论语》,然而凭借其蕴涵弘富、文哲合璧的至高成就,润物无声地滋养了后世无数文豪哲人,永难超越地拓宽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视野,无所不在地渗入了中国文化的每一细节。
  庄学奥义的传播普及,必将总体改观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深度评估。卡尔维诺曾经赞美庄子的异国信徒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创造了一种被提升到二次方的文学,又像是得出本身平方根的文学。”我不知道卡尔维诺会认为庄子把人类语言提升到了几次方,我只知道《庄子奥义》不可能穷尽庄学奥义的N方根。
  我写任何书,都是为了弘扬庄学,因为弘扬庄学被我视为弘扬天道乃至弘扬中国顺道文化的唯一正途。《寓言的密码——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探源》和《文化的迷宫——后轴心时代的中国历史探秘》,是为“庄子工程”做前期市场推广的两部主要拙著,也可视为本书的准备和补充。读者可以参考,论者可以覆按。我的基本观点从未改变,而且永远不会改变。庄子贬斥“所言未定”,反对“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也如此。
  《庄子奥义》之后,我将撰写《外杂篇精义》,继续检验我的校勘标点是否合理,继续期盼方家指谬斧正,然后出版尽可能完善的《庄子复原本》。“外杂篇”非出一人之手,文字校勘远比“内七篇”烦难。不过“外杂篇”义理突破有限,义理辨析远比“内七篇”容易。然而“外杂篇”仅比“内七篇”相对逊色,与其他先秦诸子相比,同样巍乎高哉,更非后世可及。如果说“内七篇”是先秦哲学的珠穆朗玛峰,那么“外杂篇”就是先秦哲学的青藏高原。
  “内七篇”与“外杂篇”常被混为一谈,更由于“内七篇”深奥难懂,“外杂篇”浅显易懂,古今论庄者总是借花献佛地以“外杂篇”褒庄,指桑骂槐地以“外杂篇”贬庄。切盼《庄子奥义》出版之后,不再有人张冠李戴地隔靴搔痒。褒贬庄子,只能以“内七篇”为依据,并且以正确理解为前提。尽管庄学奥义难以穷尽,正确理解必有限度,然而只有在大方向不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局部修正,总体深化,逐步趋近终极答案。
庄子预言“知其解者”将在“万世之后”出现,因此写于庄子化蝶之后不足七十六世的本书,尽管总体颠覆了“涉海凿河,以蚊负山”的旧庄学,仍属“以管窥天,以锥指地”的初步探索。《外篇·知北游》曰:“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本书化神奇为臭腐地抉发庄学奥义,意在帮助读者化臭腐为神奇地进入庄学宇宙。扫清文本障碍和历史牛粪之后,读者必能与庄子直接相遇,因为庄学真谛就在每个人的天赋真德之中,正如天道就在每个人的天赋真德之中。轴心时代的伟大先知,正是因此成了后人顺应天道、抵抗伪道的永恒太阳。
2007年9月6日-23日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版


回复“庄子江湖”可查阅往期目录
回复数字可收看往期精华文章
【44】张远山合著《齐人物论》评论小辑(下)

【43】张远山合著《齐人物论》评论小辑(上)

【42】张远山合著《齐人物论》+问答

【41】张远山著作《汉语的奇迹》+评论小辑

【40】张远山著作《告别五千年》+评论小辑

【38】张远山著作《文化的迷宫》+评论小辑

【37】张远山著作《寓言的密码》+评论小辑


编辑:旦暮之遇

感谢分享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纸质发表和出版,联系公众号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