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链接
— 以下是正文 —
圣诞节即将到来,在这个充满欢乐的日子裡,商人无不绞尽脑汁想要吸引消费者拿出更多的钱,因此各种促销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你又看清楚了吗?
英国诈骗举报中心(Action Fraud group)警告,依消费者选择礼物的习惯,免费提供手机、珠宝、衣服和鞋子的手法,最有可能是假的,光是2016年一年,英国全国的消费者就在圣诞假期间,因为这类型的诈骗手法,损失了将近1600万英镑。
警方指出,最常让消费者落入陷阱的,是部份的名牌商品,像是阿迪达斯(Adidas)的Yeezy系列慢跑鞋、凯莉詹纳(Kylie Jenner)化妆品、Fitbit智慧型健身手表,还有一些新奇的科技产品,像是无人机、多功能的吹风机等。
或许是因为利用欺骗的方式赚钱太好赚了,2015年和2016年间,假期诈骗增加了足足25%,其中又以线上拍卖最容易让消费者受骗上当,足足有65%来自ebay等线上拍卖网站,买家常常以为捡到便宜,殊不知付款后迟迟没有收到产品,或是收到了,却名实不符。
这也促成了「想好再下手」(#ThoughtThatCounts)标签的兴起,鼓励消费者在付款前先暂停一下,好好思考这个商品的来源有没有问题。
伦敦警察局经济犯罪调查科总稽查长戴夫.克拉克(Dave Clark)指出,圣诞假期间消费者会变得比较敢于花钱,诈骗者正是抓紧了这个心理,因此消费者应该有义务让自己更小心,才能遏止犯罪。
【避免被「圣诞诈骗」的小tips】
  • 如果有个商品的价格比你预期的便宜太多,那这只有几个可能性:
  • 它是假货
  • 品质很差,或是可能是坏的
  • 这个东西根本不存在
  • 在拍卖网站上使用paypal等付款方式
  • 如果要买票,记得从官方网站购买,且不要一次付清款项
  • 做些功课,确保你抢到的「超值优惠」是真的
GET防骗技能后,来看看有什么能买的吧…
啥都可以买到的英国版淘宝,好奇不如打开看看?
1. 本文图文内容转载自“HiNet”发表于《英国侨报》(公众号 @英侨网)的文章《圣诞节要来了,英国警察教你如何跳过诈骗陷阱……》,版权归属于原作者、《英国侨报》及 @英侨网;本公众号已获得转载授权。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英国侨报》或公众号 @英侨网 联系。
2. 特此敬谢作者“HiNet”、《英国侨报》和公众号 @英侨网 对本次转载的支持和协助。
This news is sponsored by: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