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美国中文报
ID:usdailynews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大学里有哪些有趣的特别的学生社团或者集会活动?
每个学校都有这么一条主干道,连接着大学的生活区和教学区,每日承载着最大的人流量。去上课的同学,刚开完会的教授,刚考完试奄奄一息的苦孩子,以及吹着口哨遛弯的毕业生。
在摩肩接踵间,每个人都脚步匆匆。我也不例外。
我们学校的主干道叫麦卡利斯特大道。每次走上这条路,我总得做相当的心理准备,目不斜视,脚步不停,如同赴战场的勇士一样大步流星——因为如果稍有耽搁和悠闲,我就会被陌生人拦下
“同学,关注一下!新任学生会选举!支持杰森·马克的学生会改革政策,让他改变我们的大学生活吧!”

“同学,请留步!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反对以色列的暴力干涉!还巴勒斯坦国土!”
“同学,请拿一张我们的宣传单,下周举行唐纳德·川普粉丝俱乐部见面会,带上这个宣传单,我们可以现场给你打八折,全场八折!应援毛巾、贴纸、T恤通通八折!”
每次遇到这些热情的“推销员”,我都摆出在国内地铁口看到发传单的人的标准化面孔——微笑,点头,不进行眼神接触,加快脚步的同时装作自己很忙的样子赶紧去掏手机。
有时候我真的忘了这些围堵我的人是我的同学,有时候还是我暗恋的帅哥
他们“不务正业”地在麦卡利斯特大道上日复一日的摆摊,宣传着自己的组织、抗议着学校的奖学金政策、高呼着解放XXX、还XXX自由。
我常想,上课已经够累了,还要参加几个社团,健个身,看个剧,他们哪来这么多精力站在街上去关心别人的宗教信仰、别人的政治纷争、别人的苦难?
巴以问题是国家的问题,留给奥观海和他的下一任去考虑就好了,你们在大学校园里来回的折腾有什么用
因为不理解,我从来不停驻。
直到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决定把麦卡利斯特大道从头走到尾,从南走到北,好好的走一遍。我停在每张桌子前,读他们制作的简易宣传板,看他们拉出来的大幅海报,拿他们发放的宣传纪念品,听他们或如泣如诉、或义愤填膺的声音。
我觉得看到的,是一个书本里没有的世界
一个真实的美国大学的横切面——
第一站:环保主义者的战争
学校最大的环境保护学生组织Divest Tulane是一个成员不多、但影响力巨大的草根集体,每次一有动静,就有数家媒体追着采访和报道。他们的目标是让学校拒绝接受来自开发矿物燃料(fossil fuel)的公司的巨额捐赠(约14亿美金)。
因为这些开发矿物燃料的公司,良心都大大的坏了,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空气污染不说,还让我们所在的南部城市常常陷入能源危机之中。
Divest Tulane最牛的成就是在校长室门口打坐了整整一星期,史称“占领校长室”的运动。但面对Divest Tulane的霸道攻势,校长坚守底线,表示我们不会和钱过不去,白白飞了这14亿。双方僵持,新闻也继续天天见报。
同一时间,哈佛大学的环保组织也发起了占领学校办公大楼的活动,得到了
将近1000人
的支持。于是Divest Tulane的底气更足了,进而要求和校董事会直接对话,听取他们的意见。然而,学生组织干涉校董事会的先例在我们学校没有,校长又一口拒绝。

现在,在高层被打回来的Divest Tulane便集中搞“民意”,蹲在麦卡利斯特大道上,抓学生做问卷调查,说服他们支持学校拒绝捐赠。经过他们的摊位,能听见此起彼伏的“校长傻X,让我们学生来拯救地球!”、“使用清洁资源!不接受黑心钱!”等口号。他们穿着统一的T恤,挥舞着小旗子,一脸的斗志昂扬
摆摊的Brooke和Elias都是我的朋友,他们满怀激情地领着我去看展板:“Coco,你看这是这个公司每年靠fossil fuels创造的效益图表,这是他们对大自然造成的破坏……我们必须阻止学校和这种人挂钩,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干净的、清洁的、没有污染的。
环境保护这个话题人人都关心。但提到大学里的环保组织,大家普通都觉得他们有点神经,和动物保护组织一样,在牺牲人的利益、歌颂大自然的牛角尖里越钻越高兴。我们学校的环保组织Divest Tulane也因此不甚受学生们的欢迎。尤其是接受奖学金的学生们,显然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基金是靠烧煤得来的这个粗暴的结论。
Divest Tulane的摊位前因此人烟稀少,他们的仗,似乎还要打很久
第二站:巴以的相爱相杀
麦卡利斯特大道的学生集会和活动通常规模不大,就是在学生活动办公室领一张桌子,一个板子,一伙人就拾掇起一个摊位来了。然而,每次隔老远听到音乐声、看到耸动的人头、闻到食物的香味,我们就知道——今天搞活动的是犹太爸爸。
亲以色列的犹太学生组织,在一个白人居多的贵族学校里多如牛毛。由以色列的犹太学生Maor Shapira和Simone Valdary一起建立的支持以色列权益俱乐部DFY (Declare Your Freedom)就是其中一个。
DFY信奉犹太复国主义(Zionist),深谙“搞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就要先搞定学生的吃喝玩乐”的道理,每次活动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音乐+诗朗诵+犹太食物+小册子,全方位抓住麦卡利斯特大道上行人们的好奇心。有一次,他们甚至搞了一只大骆驼来,披着以色列的国旗,在大道上边和行人合照、边不停地拉屎。
当然了,学校给的经费是烧不起的,这些亲以色列的组织背后都有犹太商会、媒体公司大量的捐赠和赞助
我们学校的白人学生里,犹太人占了六成还多
然而,在东西海岸等开放的地区,支持巴勒斯坦的风潮刮得越来越响,我们学校居然也出现了很多支持巴勒斯坦的组织他们虽然穷,但宣传策略清晰,用事实说话,制作的宣传板都图文并茂,很快赢得了大量的同情。连我都有一个“Free Palestine”的贴纸。
面对现状,DFY的创始人Valdary是这么跟我解释的:“以色列不是一个暴力、压抑的国家。支持巴勒斯坦的人们想要把这个国家妖魔化,现在他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那是因为人们不了解以色列。我们的DYF一定会打开新的道路。”
DFY很快也学会了玩感情牌,在麦卡利斯特大道上痛心疾首地对过往路人们喊着“不支持以色列的你们和当年的纳粹没有区别。”
像这样的摆摊积极分子,从大一就开始组织活动,筹钱、租骆驼、印宣传册……
我看到过几个做海报的学生在公共休息室里累得睡着过,也知道他们有的人一下课就要去摆摊、根本没时间写作业,于是只好通宵熬夜赶deadline。
他们看起来,不像是玩玩而已。
当我问起他们为什么牺牲大量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摆摊的人露出惊讶的表情:“Because we care, and we want to make a change.
Valdary已经毕业了,在我看的最后一次采访里,他很坚定地说:
“我在新的学校里也会积极推行支持以色列的政策。这是一个要一辈子坚持的事情,不是大学里的一时兴起。”
第三站:Pro Life, Pro Choice? 
反对/支持堕胎
亲以色列和亲巴勒斯坦的学生组织的争锋相对都是暗流涌动的,很隐晦,双方也从来不会在同一天摆摊。然而,支持pro life或pro choice的学生却随时能打起来,当街对骂都是常有的事。
Pro Life (重生命/反堕胎)和pro choice(重选择/保护堕胎权益)的争论,仿佛永远没有答案。
两者的粉笔PK大赛: 
Pro Life:“你妈妈(没有堕胎而是)生下了你。”
 Pro choice:“我又不是我妈。”
从宗教和人伦的观点出发,反对堕胎的pro life,经常在麦卡利斯特大道上用粉笔涂写自己的宣传标语。但他们最经典的活动是在学校草坪上插小旗
“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一个被人流手术夺去的生命。” pro life的负责人对驻足的我抹眼泪,“想想看吧,中国朋友,每天都有这么多生命无辜地死去。”
我打量着他们粉红色的展板上贴着的胎儿的照片,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有些尴尬地拔腿就跑
Pro life并不受欢迎:他们最开始大张旗鼓地在麦卡利斯特大道上摆摊、拦截女学生们发传单、对着胎儿死去的照片哭天抹泪,在大草坪上插旗,结果被大量学生投诉。
学校学生会勉强找了个破坏草坪的理由,把他们赶到了麦卡利斯特大道的最边缘
他们依然不死心。
Pro choice做活动的时候,他们就来捣乱。
Pro choice的人高举保护女性权益的大旗,组织里有很多年轻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说话办事都作风大胆,闹起来也是全校皆知:
“如果一个女性被强奸后怀孕,你也要她生下这个孩子?
如果她本来就背负了巨额债务,学业都无法完成又意外怀孕,她没有权利选择优先考虑自己的人生?
你们这些pro life的还活在哪个世纪?我是女人,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做主!”
一头红发的Adele振臂高呼,姐妹们一呼百应,一时场面热烈。
结果是,之后每次我在麦卡利斯特大道上看到一抹粉色,心里就猛地一紧,不知道今天拦着我的是谁:是逼着我看胎儿照片的pro life呢还是追着我在白板上签名的pro choice
我个人不喜欢站队,但在这个问题上,我和pro choice的想法是一样的——我的身体,我做主。但我总难以做到热烈地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去。我看着他们在街的两边互相较劲,有些羡慕他们的一往无前,自己又心里发怯。
第四站:女人,女人
波西尼亚女性伊娃·恩斯特受到欧战里妇女被强奸、轮奸的震撼,在克罗地亚和巴基斯坦做了两个月的采访,用丰富的艺术语言写下了《阴道独白》,重新构造妇女的身体、妇女的性意识、反对性暴力、解放妇女的身体和精神
我的大学也每年准时上演《阴道宣言》,在麦卡利斯特大道上卖票、做宣传。一群青春四溢的女大学生,打扮着各种自己喜欢的任性样子,大声地笑、大声地宣传着。
阴道独白活动的主席Tessa深情朗读着剧本的一个片段:
“我的阴道是我的村庄……
我的阴道是绿色的田野,是流水轻盈的粉色田野,牛群哞叫太阳升起可爱的牛郎用柔软的金稻草轻轻抚摩它……”
《阴道独白》的剧场表演,把人们羞于启齿的性体验、女性的欲望和幻想等角度都包括进来。
Tessa说:“你想说这个词儿,你就说这个词儿,别怕。别害羞。
宣传的女生们举着一个白板,上面有一道填空题:“My vagina is _______.”
来往的女生们还有点害羞,嘻嘻哈哈地在白板上书写着,答案也是千奇百怪——
My vagina is my queen.
My vagina is none of your f**king business.
My vagina is my best friend.
My vagina is THE BEST!
My vagina is my biggest treasure.
轮到我了,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要写什么,心里直打鼓。最后我写了一个:
My vagina is free.
第五站:心理健康,大学生的隐痛
在宣传方式上最接近国内地铁口卖楼、卖药小广告的,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学生组织。因为压力太大、抑郁症、社交困难等原因而自杀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在攀升。
为了对学生们有个交代,大力宣传保护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校园的主旋律。
在麦卡利斯特大道上走着走着,我就一不小心被塞了满怀的小卡片、小宣传册,上面印着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地址和办公时间、24小时防自杀热线、性侵犯受害者匿名心理咨询热线、报告可疑情况、及时组织自杀情况发生的旁观者专用热线……
以前,我从来不把这些“小广告”当回事,拿了就扔进垃圾桶。
直到这个学期,我因为学业和感情问题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或者bipolar disorder(抑郁狂躁双向障碍)……
再次走上麦加利斯特大道,我一眼就瞄到了学校心理咨询互助小组的摊位。他们带着一贯的灿烂笑容,伸手递出一张又一张卡片。我装作不经意地走过,没有拒绝他们将卡片放在我怀里。
后议:
组织这些活动,为了啥?
我捏着这张卡片,越走越远。心里对于这条路、这些组织、这些“多管闲事”、“不务正业”、“精力过剩”的人们的思考,也越来越多
对于每天都疲于赶deadline的我来说,留学的生活是简单的,除了吃饭写作业谈恋爱,就是偶尔参加个社团活动,玩个体育竞技,关注一下希拉里和川普的撕逼进行得怎么样了。
从来没有一个社会话题,能够驱使我牺牲自己的时间,站在街头,面对自己的同龄人,为了自己坚信的理念而高呼。
这些组织活动的人初衷是为了简历上更好看吗?
也许。
但也有很多人毕业后,在相关领域继续活动着。《阴道宣言》前年的组织人,毕业后去了保护女性权益的NGO。很多人也选择了类似的道路。不管他们关注的是政治问题,还是种族问题,性别问题……
他们心中似乎有一团火,一种我捉摸不透的精神,一种我无法理解的动力,鼓励着他们在大学里去体验书本外的生活,做一个沿路“发小广告”的烦人精,一个在校长耳边聒噪的环保主义者,或者一个高喊着“解放阴道”的、在我们看来可能疯狂、无聊、露骨的人
这些大学生,他们都在为自己心中的信念而活动着试图获取支持,影响他人;
而我如同一个沉默的观众、匆匆的过客,好奇心牵着我偶尔停留徘徊,却永远找不到自己对于这种文化的归属感
悠年公寓首家落地洛杉矶,
是一家属于年轻海外华人的社交公寓。
我们致力于打造最大的华人留学共享社群,
以共享空间为设计理念的悠年公寓
欢迎你的到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