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本文作者卡卡,是在去年7月,中潜水毒颇深的二花,带着花粉们去菲律宾考牌,卡卡是其中一个。对卡卡的印象是,8点钟,我们起床吃早餐的时候,她已经在泳池加钟练习好了,当时的印象是,这个妹子好勤奋,另外,又暗暗担心,加钟就意味着,在前一天的泳池训练中,她适应得并不好。
⤵️花粉潜水团出发前在机场激情自拍
7月是菲律宾台风多发期,我们也没能幸免,OW花粉团的第一次出海,困难重重,作为“团长”,我目送O仔(对OW学习者们的爱称)们在岸边的阶梯下海,风浪中,O仔们被打得摇摇晃晃,卡卡还没下海,面镜就已经被浪打走。我心一紧,这样的开始,会不会让她对潜水心生恐惧。
⤵️花花家的O仔们在泳池认真学习,姿态从头抓起!
后来,kaka在那次行程中拿到了ow,aow的潜水证,度过了难忘的水中生日!
一起风里来浪里去的小伙伴们一起庆祝,当潜水度假村的工作人员抬着自己做的蛋糕唱着生日歌出现,大家都哭了!
后来的后来,卡卡中毒比花花还深,一有时间就往菲律宾花花家合作的潜店跑,从一个要留堂补课的O仔,走进了技潜的殿堂,此时,时间还没有过去一年!
现在的卡卡,在水里可以流线型的TRIM着,膝盖、脚腕,形成漂亮的直角,待在一个深度一动不动,俨然老司机。不知道呢,矫情的我,竟然有种吾家有女初成长的老人心态。挺开心花花家的推荐,给大家夯实了基础,更培养了继续探索海洋世界的兴趣!
⤵️怎样完全看不出进入潜水界不到一年吧?姿态漂亮惨了
卡卡同学的春节假期,也交给了潜水,这次,在“母校”,花花家的合作潜店,她通过了ABC的课程,什么是ABC?是英文课吗?是卫生棉吗?为什么暴走家的潜水员这么在意TRIM,什么是TRIM?有什么好处?
🐟卡卡告诉你🐟
ABC本身是advanced buoyancy control的缩写,原本是SDI的一项专长课程。然后我们家师父和教练身为技潜IT,浑身绝技,可是不得而发…
然后就一些本来技潜才有的技巧以及他们独创的训练方式加在课程里。课程目的是训练更佳中性浮力和对紧急情况的应对。
所以这根本上的是假ABC
我是学渣,水对我来说不算非常亲和,学游泳学了3年,连OW时都是被教练说“你还是不要下海了去泳池练练吧”的级别。
学完这5天的课程后,居然就踏入了技潜的门口了。成为了一个技潜潜水员,这么神奇的课程,感觉可以分享给有需要的小伙伴!
回想这趟ABC的学习,就觉得,人啊做一些让自己都觉得激动的事还蛮有意思的。今年2月,我跟师父约定,去上他的ABC。师父直接回我
你找个潜伴来吧,一个人学费都不够我机票。
(微笑.jpg)

社交能力极为孱弱的我顿时急了。

才刚学潜水没多久,哪里认识什么潜友,再说,谁知道ABC究竟是个什么鬼东西!
死缠烂打之下,我才有资格踏上了第一次独自求学的旅程。
上完后,我才确实知道ABC究竟是什么鬼东西。
而且想说,真太TM值了。
当时放我飞机的潜友,你真的不要哭。
关于ABC
其实要是细分的话,请允许我将ABC大概分为以下几个训练部分吧。
<踢法>
<Trim>
<意识>
<理论>
<中性浮力>
虽然说是5个部分,可是这5个部分却是不可分割的。
例如遇到突如其来的流,两眼一瞎,能见度马上掉了10个档次。
那应该怎么办。心态得稳。
根据对中性浮力的控制保持住深度。
利用学到的理论以及踢法解决问题。
这样下来其实5个点全部都得用上。
一个人在机场准备出发,看到了极美的朝阳

学校依然是Scubabro,老朋友一样的地方。
从我学OW就一直在这里了,这里开启了我的一个世界,也认识到了一些重要的人。
关于<中性浮力>
学ABC之前,我觉得中性浮力就是女人心海底针。
我认识她,却无法控制她。
对,这门课,就是为了控制她!
即使早在ow+aow的时候,已经懂得用肺部的空气上升和下浮。可是一口气呼一口气吸,做不到随心所欲地停留在想停住的深度。
往往在25米的时候,吸一口气想升在23米,却会一不小心冲到22.5甚至是更糟的22。
有接近1米的落差呢。
ABC的课程上,能让学生熟悉不同的方式调节中性浮力。
其实主要是靠肺了,其次才是装备了。
上课时有一门技巧名为肺部容积管理。
需要在上下超过10米的深度,只是利用肺部呼吸进行上升和下浮以及阶段停留。
课堂上,感受肺部扩张与收缩带动身体的上浮或下坠的微妙感。课程结束后,身体对上升和下浮的趋向变得敏感了。
完成课程训练后,呼吸会变得平缓,只要呼吸一大,虽然身体还没上去,其实会感受有一种即将向上的张力,然后会条件反射知道要通过呼气将身体压下来。
由于身体在水里会有一定的惯性。
所以呼气压下来之后,身体还没来得及上浮,向上的张力就抵消了。
人也能继续在一个深度了。
比以前老是充充充,再放放放好太多了。
利用呼吸,让自己维持在同一深度。
看着深度计的深度一直是一个数字。
这种感觉,真是比看鱼还美妙。
我就是这么无趣的家伙。
关于中性浮力,还有一个感悟。
很多时候我们在浅水的地方,会觉得这中性浮力怎么那么难搞。
如果说平时的中性浮力就像女人摸不透的话,
浅水的中性浮力就是姨妈期的女人了。
因为那时候气压变小了,气体改变一点点都变得敏感了。
尤其在气瓶已经剩下70bar的时候,
在这个深度也就别大口呼吸了,每口呼吸深呼和轻吸就好了。
心态也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自己飘,不要想着自己飘。
用想象力来控制自己身体
身体就会被你控制,真的~
ABC优秀毕业生不会骗人的!
<关于Trim>
很多人都知道Scubabro的OW很著名,原因在于OW时基础就很扎实。
我有好几次遇到朋友,问我就是直接问:就是那家Ow就教Trim的潜校吗?
我一直以为那是理所当然的潜水技巧,然而发现居然不是。
就像刚开始会写字念诗,老师就已经教你写《长恨歌》。
正在教《长恨歌》的师父
Trim好,我好,你也好。
Trim这个姿势是从技潜发展过来的。
因为这个Pose特别帅…其实是因为在密闭潜水时,特别好用。
身体和大腿呈同一水平线,小腿竖着和大腿身体90度,脚尖勾着和小腿也成90度。网上图特别多,这个姿势的好处
首先身体是流线型的水平线,所以不会踢沙踢珊瑚踢各种东西。
其次身体在同一水平线,水里的压强对身体各组织的影响比较一致,那么免减压时间也比较好算。
水平Trim的话,往前游走的效率更高,因为往前的横截面最小嘛,各种踢法用得6的话,悬停后退原地转圈还是往前一溜蹦好几米真是分分钟。
最后就是身体平的Trim的话,对于水面视线看的话,横截面就是最大了,所以改变浮力时的反应时间也会比其他姿势要长。
基于这四点,我们就觉得,Trim起来真是比较帅。
要是问师父怎么练,估计他会说
平时多趴桌子,形成身体记忆,在水里记得腰用力,不要懒。
对了还有个小技巧,Trim的时候,眼睛盯着稍远一点的地方,感觉身体会平一些。
另外TRIm也会和配重有关系,这一点就看个人情况调整吧。(反正我也不懂)
我认为Trim是为了潜水服务的,休闲潜水的时候,其实没必要太过计较腿是不是平得直直的90度,这样也会太累了。
但是一个完美的Trim
却能让我们的潜水
更安全舒服更有效率更不讨人厌更帅气。
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踢法>
完美的踢法简直美如画!
轻轻一拨一抖动,人就悠然向前了。
ABC课程上,踢法是很重要的环节。
没有上ABC之前,我一直就是自由踢的货。
很多人就说,多练练就好了。
但是如果一开始姿势、力度、方向是错误的话。
大概努力个100瓶也没有什么作用吧。
但是说不出来要怎么练。
ABC上由于我的踢法踢得丑,Trim的时候腿太开,师父直接把我腿绑起来了。
没啥好说了,丑就是丑,认了。练好就是嘛
<关于意识>
总体来说,就是面对各种情况的发生,给自己有思考的机会吧。ABC上会演练一些遇到压力的情况怎么样应付。例如
没有面镜没有调节器的情况下,以能见度为0的视线,找到潜伴,向其游过去共享气源。
在大蓝水单靠控制肺部的气量,有控制地上升与下降,还能随时保持停留。
在不平衡的配重时,控制自己的身体。
背飞遇到故障了,或者不舒服的状态下,在水下Trim着脱掉背飞查看问题再穿回去。
一言不合就丢面镜装死……
但是潜水遇到的问题是不能百分百提前演练的,遇到情况还是靠着心态的锻炼。毕竟技巧和经验上升了,对临时状况的把控能力高了,心态会相对好一点。

平时多看一些事故的报告,要想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是OK而那样做是导致后面意外发生的可能。
我平时会比较喜欢和师父问东问西,问各种的事儿,直到他说
这不是你现在这个程度就要问的啦!
好吧~
关于<理论>
师父是个老司机,他会教我很多潜水技巧以外的东西。
心态、思想、看法和角度的东西。
对我来说,这种观念的探讨,就像是吹过身体的风。
并不是什么实在的技巧,摸不著
但实实在在地塑造着我。
比如我开始觉得,刷瓶不是以数量取胜的。
比如我开始思考,训练要怎么样才更有意义。
比如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要追寻无趣的技潜。
说回ABC,
总的来说,“控制”是这门课程的关键词。
深夜做的笔记
正经的不给你们看!
ABC除了技巧实用以外,理论知识也是丰富得出乎我意料。
ABC有一门教减压的单元。但是这个减压只有40米。
本来减压程序应该是技潜里面45米学的内容,但是由于ABC课也将一部分技潜的知识拿了过来,其实会与Intro to tech有些许知识重合。所以就会有以下对话…
你已经赚到了,1门课学2个课程的知识内容!
好吧~
除了减压的理论,ABC还有关于等同空气深度,减压效率,氮醉的原理,氮分压的算法等知识理论,要学会做自己的减压计划。
解答了很多我以前一直有疑问可是得不到解答的问题。
至于说值,是觉得作为一个休闲潜水的专长课却跟着技潜IT学习技潜的入门和知识理论,将休闲潜水的知识技巧查漏补缺,以及那么多突发应对的情况,已经远远超过一个休闲潜水的专长课程了。
回来后,发现自己对技潜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对待潜水的态度也变得更加严谨和细致。
每一次潜水心里都会很注意看表、看气。
会心算停留时间,会在意耗气量。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样,还能好好看鱼好好玩吗?
看鱼,哪有看表好看啊。
下次要有平滑的曲线才行
心态和身体上都有了蜕变和收获。
让我有种继续打开新世界的感觉。
说起来,我抵达潜店的第三天,师父和其他教练们还参加了一趟百米潜。
那2天我岸潜下去就看到一群大神在抱着五六七八个减压瓶。
远处看上去就像个炸药……
噢。是一群炸药。
炸药一号
炸药一二三四五号
那个瞬间我就觉得,这群炸药真帅。
最后,如果希望在休闲潜水领域里,得到一些技潜的入门精华(包括技巧和理论)ABC是个超值的课程。
很多人觉得技潜很帅,其实他们的“帅”
不就是蕴含在他们的水下技巧的高超,对身体的把控程度高,对装备的严谨性,知识理论的丰富充沛里面嘛。
但是,我也想自己变得更帅呀。
你也想和我们一样探索70%未知的海洋世界吗?请点击:
另外,暴走DIVER今年五一的船宿也正在征集中,花花亲自带队,大假不涨价!请点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