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3671 字,阅读时长约 9 分钟
  • 这是刘胜军微财经的第 136 篇原创首发文章
应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孙子兵法的至理名言。
——楼继伟
1
继伟是财经体改派官员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上海体改委副主任、国家体改委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中投董事长、财政部部长等职务,更是周小川、郭树清等人的“老战友”,个性鲜明,屡有直率观点引发热议
2018 年 3 月 27 日,楼继伟在 50 人论坛中美圆桌对话会上,针对中美经贸关系,怒怼特朗普的贸易战威胁,有理、有利、有节,以下是楼继伟发言精彩内容分享:

2
朗普总统最近的几项声明表明,认为有三个问题对美国是不公平的:
一是巨额贸易赤字使美国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是现有的WTO 规则对美国是不公平的;
三是美国占据全球高科技领先地位,其他国家从美国的技术贸易获益是不公平的。
而且,美国认为这三个不公平主要来自于中国,或者中国在其中得益最多。
我想先讲对前两点的看法。
第一,美国贸易逆差是必然的,中美贸易问题的根源是美国的政策选择。特里芬悖论是指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国家面临的两难困境:要保持储备货币国家的地位,要求经济必须坚固稳定,但同时国家必须保持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用资本输入来平衡国际收支,否则它的货币就不可能成为主要的贸易结算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和金融避险货币。但是,这种地位反过来又会侵蚀经济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这就形成了悖论。
目前占据这样地位的国家是唯一的,这自然就带来一些优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低的居民储蓄和高的贸易赤字,相当于美国人民通过透支美元的全球信用,享受了更高水平的生活;第二个优势是适度的财政赤字是可以持续的,相当于美国政府通过透支美元的全球信用,可以安排更多的资源。
没有其他国家有美国这样的优势地位,但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优势就要承担责任。根据特里芬悖论,这种透支是有限度的,如果严重到影响美国经济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将对自身和全球经济造成灾难。美国的居民储蓄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约8%降到了2006年的1.75%,2007年上半年一度为负。美国联邦债务率从 1994 年的 49 %降到了 2000 年的 34 %,而到 2006 年上升到 70 %。过度透支美元的全球信用,再加上华尔街的高水平创新,最终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
因此,美国政府应当认识到,美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是必然的,是特权,没有其他国家有这种优势,但是这种特权不能滥用。
但是特朗普总统不这么看。他所称的8000亿美元的美国贸易赤字都是别国造成的吗?实际是美国过低的居民储蓄率和过高的联邦债务率造成的。
第二,拥抱和推动全球化是美国的利益所在。只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体系,美国才可能更多地获得全球发钞国的优势。包括 WTO在内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美国是有利的。
在现行体制下,美国已经优先了。比如 WTO 规则中的知识产权条文,即 TRIPS ,实际是源自美国 301 条款,只不过是为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在共识基础上,WTO 做一定修改后的版本。这实际反映美国已经占据了优先地位。如果还要寻求额外优先,想“赢者通吃”是不现实的。
3
再讲讲中国方面怎么看。第一,在贸易和开放领域,中国的入世承诺是高水平的,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而且已经全面履行了承诺并且超越承诺,扩大了开放。
首先是高水平的承诺。中国加入WTO 时最高的约束税率是 65 %,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比如美国的最高约束税率是 300 %,韩国 800 %,日本 260 %。
入世后 2002 年中国第一次履行降税义务,平均关税水平就从 15.3 %降为 12 %。中国入世承诺农业补贴水平不超过本国农业产值的 8.5 %,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平均为 10 %。中国承诺开放 100 个服务贸易部门,现在开放水平远远超过承诺,已接近发达国家,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达到 120 个。到 2010 年,关税减让义务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从 15.3 %降到了 9.8 %。在贸易体制方面,中国政府对 3000 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做了清理,地方政府则清理了 9 万多件,形成了更加透明规范和可预见的贸易体制。
此外,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即不征税的加工贸易占比大。从 2017 年进口结构看,一般贸易进口占比 59.1 %,加工贸易占 23.4 %,其余为对低收入国家免税的进口以及免税设备进口等。进口征税主要针对一般贸易,如果按照关税收入对进口总额的比值计算,实际征税率为2.4%,已经接近或低于部分发达国家。中美贸易更为特别,加工贸易占比更大,2017年中美加工贸易顺差占总贸易顺差的比例达59%,表明对美国的实际征税率更低
第二,美国最近掀起的贸易战,当然我认为是打前哨的,是虚张声势还是真打也不清楚,反正现在已经开始。
首先,理论上美国现政府是站不住脚的,而且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巨额的逆差是自己的政策造成的,居民储蓄率过低和财政赤字过大,在滥用发钞国的特权。同时,又借此将国内视线引向国际,是民粹主义炒作
其次,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当然也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公,这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和政策解决。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难题。过去五年消费贡献率已从 54.9 %上升到 58.8 %,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5.3 %上升到 51.6 %,说明中国经济更多依靠内需,而且在依靠内需中减少了对投资的依赖。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中国现在就这么在做。
4
国应当平等待人,有事情可以磋商、讲道理。如果动辄诉诸贸易战或使用大棒,对中国是无效的,而且也是无礼的。一方面要求中国更为市场化,一方面又用计划经济下达指标的方式,要求中国压减对美1000亿美元顺差要求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却又给我们下计划指标,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下达计划指标了!美国还用了一个所谓的“镜像关税”,这也不符合常识。
举的例子是中国对汽车进口收了 25 %的税,而美国的税率非常低,应该如同镜子两边一模一样才对,这是完全不顾发展阶段的差距。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关税水平已经低于巴西等同等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韩国,韩国可不是发展中国家。美国如果搞镜像税,可以同德国、日本去镜像,不要同中国。这个道理在座各位都清楚,我也不用再多说,美国有些做法确实没有道理。中国人的看法,对不懂孔夫子的人,不必温良恭俭让。应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孙子兵法的至理名言。如果美国逼迫中国违反入世承诺,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只能以牙还牙。
美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干预了美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限制了美国企业谈判权利等。对技术转移的问题,中国方面是这么认为,美国通过巴黎统筹委员会,联合盟友封锁对中国的技术出口一方面,美国包括西方在中国巨大的市场上获取利润,一方面不转移技术,甚至中美合资企业中的技术也要从美国的母公司去购买,不断地付费,知识产权不断地付费是不公平的。美国财政部牵头的外资审查委员会的规则是高度不透明的,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方面例子太多了,我在中投就遇到很多,我不提这些。中国的产品甚至含有中国股份的美国企业法人的产品,在美国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我也就此做过很多的磋商。美国用国内法高于国际规则而直接干预别国,是不公平的。这是中国的一方面看法
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内在的需求,否则我们就无法建立信用社会并取得技术进步。这方面中国的进步是巨大的,美国人也观察得到,但为什么不说?据统计,外国公司在中国提起的专利侵权案的诉讼,胜诉率已经达到了80%。国家规定的赔偿额度从以前的1万到100万,提高到10万到500万,还成立了三家知识产权法院
我们可以双赢,但是要有意愿。回到我们的主题,“中美经贸关系:伙伴、对手还是敌手?”这使我想到,汪洋同志任副总理时,作为习主席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特别代表,我作为财长协助他工作。他曾跟美方开玩笑:
中美关系就像是夫妻,经常吵吵闹闹但日子还得一起过。
我觉得比喻的很恰当。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开门教子,闭门教妻”。如果夫妻敞开门来打架,是没有教养的表现。美国可能认为中美可以不是夫妻,认为我美国可以再找一个。但是我想提醒美国的是,“中美是命定的夫妻”,中美只能是对手和伙伴
5
结发言:
中共十九大和近期的修宪,进一步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我们必须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过程中有多大的利益需要调整!没有坚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权威,这是不可能的。另外,还有人担心主席任期制取消了,中国会不会回到过去?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路线已经确定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能再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人民已经选择了市场经济,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我们的人民是非常自由的,不可能再回到压抑
我们是非常尊重美国的,在制度等方面借鉴美国很多。但是我在同美国人打交道时,深深地感受到他们有优越感。但是不能威胁,不能要求中国立刻消除1000亿美元顺差。美国曾经这样威胁过日本,而且奏效了,但对中国是无效的。我非常认同汪洋同志将中美关系作为“命中夫妻”的比喻。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谈判上,这一点我们可以做到。
美国人民对特朗普总统从开始的不习惯到逐步习惯,但是不见得心里都很习惯。欧洲、日本一开始也不习惯,现在慢慢习惯了,但还是不见得心里习惯,不见得服气。这就会形成一种心态,希望中国和美国打一打,压一压美国的气焰。但我想提醒欧洲、日本,你们别想搭便车,如果搭公平的车不叫便车,但是我们中美打起来你得好处那不行。 
------------------ END -----------------
求贤若渴
刘胜军微财经团队需要新鲜血液,亟待有才华的你的加入。(详情请点击“求贤若渴”)
推荐阅读
---------------------------------
 商务合作 / 投稿 / 转载 
 请加微信: Li_yan_Zhang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3.转载文章标题加上 “【刘胜军微财经】” 字样
4.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