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逃妈
前段时间,我和逃爸参加了逃逃学校的“Open House”(学校开放日)。
一走进教室,我和逃爸就被墙上琳琅满目的各种海报、图表吸引住了。信息量爆满,墙上几乎没有一点儿空隙, 单是阅读区,就占了好大的面积,有“阅读工作坊”的流程(左上,“Reader’s workshop”),怎么选合适的书(中间,Choosing a Book),怎么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中下,Partnerships)。
还有怎么用思维导图去抓关键词、做阅读分析(左下,“Text Structures”),怎么深挖书中的蕴含意思(中上,“Go Deep”)……
在密密麻麻的海报中,我发现有一张特别有意思:
翻译过来就是:
•  你真的做完了吗?
•  在说“我搞定了”之前,请问问自己:
•  我写上名字了吗?
•  我遵循所有的流程了吗?
•  我有没把所有的东西检查一遍?
•  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  我刚刚能达标还是做得还要更好些?
•  我能很自豪地说,已经尽了我最大努力了吗?
我问逃逃他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这张表,他云淡风轻,“天天都要用啊,这就是我们的checklist(检查清单),每次交作业前对照这几项,如果都checked(通过)了,就可以交上去,如果还没有,那就得先加油改进一下,像这样的检查清单我们有很多啊。”
接着他拉着我们挨个挨个在教室里找,还真不少,比如以下是关于写作的检查清单,老师要求他们在说“我写完了”之前,得做这些检查:
•  标点用对了吗?
•  每个句子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都大写了吗?
•  每个单词之间都有一个手指宽的空格吗?
•  每个字母的书写是否正确?
•  我的表达合理吗?
•  我的用词够有意思吗?
•  我的句子、段落衔接流畅吗?
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孩子的写作本里还有更细致的检查清单,其中有不少对内容检查的要求,比如在描写细节时有没用合适的形容词?写清楚六要素(谁、干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怎么样)了吗?……
同样地,对于数学应用题也有相应的检查清单。
•  有没好好读题?

•  有没把关键词语和数字标注出来?

•  有没把一些没用的干扰信息划掉?
•  有没选择正确的运算符号并且计算正确?
•  有没做逆向验算?有没把最终答案写上去?
这些做成了大大的海报张贴在教室墙上的检查清单时时在提醒孩子们,在做完一道数学题,在写完一篇小短文,在准备把作业本教给老师的时候,先一项一项地对照着清单检查一遍确保无误。
随后,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我特别提到了这些Checklist检查清单。老师说,这些清单帮了她和孩子们大忙,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处于学习、做事习惯的养成阶段,专注力也不是特别强,难免粗心大意、丢三落四,而检查清单能帮助他们克服这个毛病,同时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少了很多“低级”错误,质量高多了。
老师说,我们需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也给他们提供帮助的工具,避免他们因为“粗心大意”出错而沮丧,让孩子们学起来更自信,更有成就感。
老师还举了个例子,去年她班上有个男孩做数学应用题老要出错,这个孩子其实非常聪明,数学老师发现他并不是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于是来和她商量是不是孩子的阅读有问题。她们花了些时间一起观察,发现孩子阅读也没什么问题,于是老师给这位小男孩出了一招,在他的数学“检查清单”中加入一项,要求做应用题前先闭着眼睛默数五声,然后再睁开眼睛开始读题、审题,就好比警察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设置提示牌,或者铺设减速带一样,让孩子慢下来,提高警觉。孩子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效果果然很明显。
老师接着说,类似这种检查清单都是比较常规的、固定的东西,有它们帮忙做最后一道把关,孩子就可以放心地把精力释放在更重要的地方,比如对学习内容的深挖和思考上。
我稍有担心地问,像平时做课堂作业,孩子还可以时时对照这些检查清单,但考试怎么办呢?老师微微一笑,所以我们平时就要多练习啊,孩子每次做完一项事情都做这样的检查,当他做上10次、20次之后基本上就不用再抬头对照清单了,因为每一项都在他的脑子里啦。
这让我想起国内孩子常用的“错题本”,错题本相当于”事后总结”,而美国这边更青睐于检查清单,相当于“事前预防“。想想这跟两国的教育风格也很吻合,一个倾向鞭策,一个擅长鼓励。
你更喜欢哪种呢?
我觉得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事前预防”的检查清单可能效果更好,孩子更容易找到学习的自信,况且这时应该也还没开始大量做习题,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事后总结“。
而到了小学高年级,也许把两者结合起来效果更佳。把错题本里最高频率的出错点放在“检查清单”,时时提醒孩子,一段时间后如果再也没有出错,就可以在“检查清单”里把这些点去掉。当“检查清单”里的东西越来越少时,证明孩子已经牢牢掌握,也形成思维习惯了。
美国式家庭教育
分享前沿家庭教育理念
-END-
本文授权自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我们是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一边带娃一边思考怎么带好娃的家长。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和实践,和超级靠谱的国内育儿经验攻略。
关注并置顶,每天第一时间阅读优质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