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家对于“左撇子”的看法似乎各说纷纭,有称左撇子不利于大脑发展的,也有说左撇子反而聪明的。那么,惯用手不同到底有何区别,该如何判断,又是否需要强制改变呢?对此,儿童发展中心执行长@王宏哲博士站在专业的角度,一一给我们解惑↓↓↓↓↓

有的妈妈看到一岁多的孩子吃饭用左手拿汤匙、用左手拿水果吃就开始担心他是个左撇子,然后急忙请孩子用右手拿,想要更改惯用手。其实,孩子的惯用手到底是不是左手,又该在何时纠正,还得先分清类别。
常见的惯用手分类
首先要澄清的是,惯用手不是像我们一般所认知的,只分为左或右撇子,而是分为下面这些:
☆右或左惯用手
非常明显的只偏用右手或左手,而这一只手使用时的表现也明显优于另一只手,代表惯用手已经建立。
☆未建立惯用手
在不同活动中两手会换来换去使用,这通常代表孩子的惯用手还在发展阶段,未建立。
☆混淆的惯用手
成人或大一点的儿童表现出像“未建立惯用手”的样子时,我们会称为惯用手混淆。
☆改过的惯用手
当孩子先天是左撇子,但却学习用右手来书写画画时,我们称为惯用手被改过。
☆病理的惯用手
因为出生前后的损伤,而导致偏好使用的手能力却较另一侧弱,我们称后天能力较佳的手,为病理因素造成的惯用手。
☆双手灵巧
两手使用起来表现均相当好,没有差异,这样的人相当少,通常是经过大量练习。
左撇子在这个社会大约占了5~10%,而有七成以上是右撇子,但却有两成多的人是惯用手混淆的,只有约0.3%是双手灵巧型。以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最担心的其实是惯用手混淆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通常会在感觉统合、日常生活或课业学习上出现问题。
孩子的惯用手何时建立?
孩子在刚出生时,对他而言两只手是分开的,左归左、右归右,甚至左右两边像不同的世界般,没有交集,直到4~6个月,孩子开始会双手握在一起玩,共同在身体中线抓着奶嘴或玩偶吃,左右两侧才开始有了交集。
接着慢慢的孩子会出现跨过身体中线去拿对侧物品的动作(例如右手去拿左边的玩具),这也代表着孩子的大脑桥梁—胼胝体开始在发展了。
到了一岁半左右,孩子虽然还是喜欢用一只手去拿或操作玩具,但是已经有偏好用某一只手,到了两岁,就有惯用手的雏形出现,会两手同时操作,但一手为主一手为辅,例如吃饭一手拿汤匙一手扶碗。到了三到四岁,惯用手会更加明确,直到6~9岁就会完全定型。
所以在一两岁的时候,就让孩子自由去使用他的双手,可以提醒孩子用用右手,但不强迫只用右手,孩子自己会发现哪一只手使用起来较顺,找到他的优势手的。

“惯用手”的发展只是“习惯”吗?
惯用手的发展绝对不是因为一种动作的偏好,而成为习惯的使用某一侧手,而是脑部神经网络发展而形成的,这样的网络发展是受下列四大因素的共同影响:
1.神经解剖与生理的发展
我们的大脑可以分为左右两大半球,两大半球各司其职,也互相沟通,一般而言左大脑主要控制右半边肢体,右大脑主要控制左半边肢体,两大脑需要有一座桥梁—胼胝体。
有这座桥梁两边的大脑才能有效运作,其中一侧大脑会逐渐发展成为较优势脑,就像是班长一样,两边大脑才不会打架,这就是“大脑侧化”,通常惯用右手的人左侧大脑也较发达。
2.基因遗传
左撇子的父母,孩子是左撇子的机率也会比较高,所以有些学者认为,胎儿就已经有偏好的惯用侧,在子宫内爱吸的那只手成为惯用手的机率较高,但目前惯用侧的发展仍无法完全用遗传去解释。
3.病理因素
许多公共卫生的统计数据发现,有注意力缺损、学习障碍、协调障碍和智能障碍的孩子,其左撇子的比例也较高,而这些障碍目前也多认为可能与出生前后的微细脑部受损原因有关。
因此有学者认为子宫内的环境与出生前后的因素,造成脑部的损伤,进而影响了大脑侧化,可能与为来发展成左撇子是有关连的。
4.社会文化
由于这个社会多数人是使用右手,因此在惯用右手的家庭中自然会主动去请孩子使用右手,也会觉得使用左手有诸多不便,在这样的情形下,许多先天有惯用左手倾向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右撇子,如同前面提过的“改过的惯用手”。
惯用手到底该不该改?
根据过去的研究,被改过惯用手的孩子,比较容易合并下列这些问题:
学业表现较差
例如记忆力缺损、较难集中注意力、学习困难(如读和拼)、空间概念较差(甚至左右易搞混)。
协调能力较差
语言部份容易出现口吃,精细动作部份就会影响到书写,大动作部份就会影响到双侧协调的一些体能活动表现。
情绪型为部份
自信心较低、易缺乏安全感、社交上较畏缩、不适当行为(例如爱扮丑角或情绪暴怒)、尿床或咬指甲等合併一些社会情绪问题。
这些主要都是因为更改了惯用手,当班长的那一侧脑角色也变得混淆了,两侧脑的沟通可能会因此打架,因而产生许多问题,当学业压力或负担越重,问题就会越明显。
因此根据众多研究,去更改惯用手是没有必要的,正确的找出孩子的惯用手才是父母最需要做的功课。

我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左撇子?
专业的职能治疗师会从孩子的活动当中去观察,孩子到底比较偏好使用哪一只手,以下提供各位家长一个简单的评估表,从八个活动中去观察判断。

总是用左手-50分,通常用左手-25分,没有一定0分,通常用右手25分,总是用右手50分。
< -200为左撇子,-200~200为混淆型惯用手,>200为右撇子
到底要不要把孩子的惯用手改回来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时发现原来惯用左手,由于惯用手尚未完全定型,且书写的活动通常尚未进行,因此大部分的孩子会建议就改回原来的左手,但是如果到了小学,大部分孩子已经练习了用右手书写或吃饭,那可能就不建议改回,反而是需要加强训练右手的能力。
当然,这是很简单的依照年龄来区分,实际上,会建议各位家长,如果可以还是由职能治疗师仔细评估孩子左右手的偏好及表现,再来决定是否要加强训练右手或是改回练习左手,这样对孩子才是最有利的。
小邦说:
其实,小邦个人觉得左撇子真的没啥不好,小邦也有朋友是左撇子,无论是身心还是处事能力都没有任何缺失。所以,小邦也不建议妈妈们去强制要求孩子更改惯用手,如果导致孩子出现了文中的那些“合并问题”,岂不是得不偿失啊!
相关阅读:
左撇子宝宝天生逻辑强,强制改用右手到底会有啥后果? 925
左撇子孩子天生聪明?反正他们比右撇子难教是真的! 912
(文章由小邦整理编辑,转载请先联系,谢谢!)


欢迎各位辣妈达人将自己的育儿妙招,海淘经验分享给大家!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商家合作请直接联系小邦QQ:11679417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