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风中的芦苇
两个人到了,就为他们祷告,要叫他们受圣灵。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于是使徒按手在他们头上,他们就受了圣灵。 (使徒行传 8:15-17 和合本)
弟兄姊妹,请教了。难道奉主耶稣的名受洗,还需要受使徒的按手才能受圣灵?在当今教会中,上段经文怎么理解?谢谢!
回答
阿浅
基督徒,微读圣经公众号编辑。
这段经文,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在整本《使徒行传》中,有4处经文提到「受圣灵」:
2章1-4节,五旬节,门徒聚集在路撒冷时,圣灵从天上降下,「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门徒就都被圣灵充满,说起别国的话来。
随后,彼得讲道,对众人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2:38)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可以认为这三千人也受了圣灵。
8章14-17节(就是本期问题引用的经文),彼得、约翰到撒玛利亚,为当地信徒按手祷告,使他们受圣灵。
10章44-46节,彼得到哥尼流家中讲道。正讲时,圣灵就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
19章1-7节,保罗为以弗所的信徒按手祷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
唐崇荣牧师认为,这四段经文,正好对应《使徒行传》第1章里说:「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可见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地极,实在是圣灵的工作。
整体地看这四段经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受圣灵是必须的,是我们得救的凭据(参弗1:14)。唐崇荣牧师认为:受水洗并不等于得救;真正得救的人,是领受了神的灵,借着耶稣死而复活的恩典得到新生命。
按手不是受圣灵的唯一方式。在撒马利亚和以弗所,圣灵是透过按手祷告领受的;但在哥尼流家中,圣灵降下并不是透过按手,而是与讲道同时出现。
受圣灵真正需要的,是真理的道与带来悔改的信心。神学家巴刻认为:每一个基督徒自信主那一刻开始,就领受了圣灵,因为「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罗8:9)。正如彼得在《使徒行传》2:38所说,我们凭信心来到基督面前,并且悔改,圣灵就自然会赐下给我们了。
那么,如何解释《使徒行传》中的一部分信徒,信主之后好像还要使徒按手来受圣灵呢?有学者认为,这是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所致。福音跨文化传到另一个城市,需要使徒来按手,证明当地教会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2:20)。现如今,教会的根基已经立好,就不再需要这类使徒和先知了。
今天有一些基督教派别,认为基督徒的生命分两个阶段,在悔改信主以后还要经历一次「圣灵的洗」或「圣灵充满」,以将属灵生命提升到更高境界。我们也看见,一些基督徒经历了圣灵的「第二次接触」,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得着这种经历。但我们不必认为,这是神对所有基督徒的安排。从悔改信主那一刻起,我们就可以借着圣灵,享受和主基督心灵的密契,以及从这关系中涌流出的一切福气。
最后,我想再一次引用巴刻的话:「圣灵的职事,是作为耶稣的泛光灯,以强光将耶稣的荣耀照射在我们属灵的眼前,又使我们与基督结合。他的工作和喜乐,在于增进我们与父和子的相交:一方面荣耀子,我们信心的对象;另一方面见证我们藉着子,被收纳进入父的家里。
要点回顾
  • 《使徒行传》中,有4处经文提到受圣灵,分别在2章1-4节,8章14-17节,10章44-46节,19章1-7节。
  • 整体地看这4处经文,我们可以认为:受圣灵是必须的;按手不是受圣灵的唯一方式;受圣灵真正需要的,是真理的道与带来悔改的信心。
  • 《使徒行传》中,有的信徒要使徒按手来受圣灵,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需要证明当地教会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
  • 今天的我们,自悔改信主那一刻起,就可以借着圣灵,享受和主基督心灵的密契,以及这关系带给我们的一切福气。
  • 圣灵的工作,是带领我们认识耶稣,并借着耶稣回到天父的家。
参考书目
唐崇荣:《圣灵的洗与恩赐》
巴刻:《活在圣灵中》
微读问答
给你关心的圣经问题一个透彻的回答。
你可能还喜欢
征集问题
「微读问答」栏目向各位读者征集问题!
只要是你关心的圣经问题,都可以写留言告诉我们。
截至周一上午9点,点赞数最高的问题,将在下周栏目中得到特邀圣经学者的解答。
快将你的困惑分享出来吧!
👇 戳「阅读原文」下载微读圣经最新版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