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出版之【橡树下】
编者按
oaktreepublishing
熟悉橡树的橡果们一定对凯勒毫不陌生,他的《慷慨的正义》、《婚姻的意义》等一系列代表作造就了无数肢体的生命。那么问题来了,凯勒本人又是从哪些书籍得造就的呢?今天我们来听他本人的回答吧!相信同样会令你受益匪浅。
我发现一般性学习常常具有周期性。我可能会在几个月中对一个新的思想家、传道人,或是研究领域极度地兴奋或者感兴趣,然后去大量阅读。在那段时间,它开始出现——还没有充分地消化和吸收——在我的讲道和教导中。并且,(特别是我服事的前十年中)我会有“做得过度”的倾向,迅速模仿这位新的思想家或者传道人。所以我有我的乔治•怀特菲尔德阶段,钟马田阶段,史普罗阶段,等等。之后,我从阅读布道家,转到阅读神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同样的情况发生,我会“过度模仿”一段时间,然后我会失去兴趣,转移到其他一些思想家。但是,之前兴趣中的一些成分(洞见,态度和主题)会永久地传递到我的服事和讲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过程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讲道/服事“声音”和方法。一般性学习就是这样帮助一个牧师形成他自己独特的服事的。
下面是一封我曾经写的信,内容如下:
1995年6月27日
亲爱的艾伦:
谢谢你的来信。
你曾问到,哪三四本书对我服事中的知识和灵性有着最深刻的影响。你可能会惊讶:这个问题让凯西和我对我们基督徒的“知识历史”做了一个调查。下面我列出了我的选择,但是,你应记住,我不确定对于一个“1995年的年轻的神学生”,这些是否是最有影响力的三本书。我没有从那个角度思考。但是,如果你想知道影响我最深的四本书,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的——那就是这些了。
我选择这四本书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每一本都给我其他书中所没有的东西。我读过很多其他有益的书,但是反思过后,我意识到它们都只不过是这四本书中的主题和理念的细化和延伸。
返璞归真
第一本:C.S. 鲁益师:《返璞归真》,我在1969年首次读到。
1
MC
内容:卷帙浩繁的神学中融炼出来的光彩夺目的金块——
1) 神存在的道德论证(第一部),
2) 罪的本质,即“大罪”骄傲,
3) “渴望”的概念——难以抑制的渴望,作为论证神以及理解艺术的一个基础(“盼望”),
4) 基督教对性的看法,
5) 成为门徒的代价和观念(“接受基督教难还是容易?”),
6) 以基督为例——他是“骗子,疯子还是神”?  
7) 信仰的定义,等等,还有更多。理解这些基督教真理的方式主导我的讲道和对信仰的理解。
风格:风格与内容一样重要,它提供了参与世界的一种模式,护教的模式,明白易懂的散文模式,使用精彩例子的模式,有逻辑说服力却不失亲切的模式和智慧的模式。
这本书给我的影响:
1—对“纯正”基督教的欣赏——我们与所有基督徒共同有的信仰核心。鲁益师以最佳的方式,吸取和采用“大公”神学,它帮助我在态度上避免了宗派狭隘观念。
2—把想象和推理在表达中结合在一起的渴望。鲁益师告诉我不是一定要在两者之间抉择,虽然大多数人如此传递信息。
3—把知识智慧和大众吸引力在表述中结合在一起的渴望。鲁益师告诉我不是一定要在两者之间抉择,虽然大多数传道人都会这样做。
4—完全切入文化(不是边缘化),却仍以基督徒独特的方式思考和工作的典范。
认识神
第二本:巴刻:《认识神》,我在1971年读到。
2
KG
这使我从大公神学转移,看到改革宗神学的必要性。它在解经和神学研究上,对我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它涵盖了每一个重要的教义,特别是教会中逐渐不被重视的那些教义——神的圣洁、替代性受刑罚和赎罪、被收养和儿子身份、神的公义和恩典。这让我看到神学的荣耀,也让我看到改革宗教义在信仰上的深度和实用性,它能够产生与神的联合和个人的圣洁。教义对我来说也不再是干巴巴的,与神团契的观念改变了我。
这本书给我的影响:
5—意识到改革宗和更正教神学的杰出,以及人唯独藉着恩典因信称义的必要性。
6—对教义解释的喜爱,但是也伴随详细具体的应用。在这本书中,巴刻提取了清教徒风格中的精华,给我的教导超过我言语所能表达。
7—认识到,我对神的爱和恩典的经历,取决于我对神的圣洁和威严的认识。因此,它使我渴望经历神。
属灵生命动力
第三本:罗爱雷斯:《属灵生命动力》
3
TDSL
1972年,我在戈登-康维尔神学院,把这本书作为课程修读。这本书告诉我,所有个人和集体的问题,源自对白白称义和被收养的福音指向的缺乏或者缺失。它采用我从巴刻学习到的神学,也让我看到了它对个人和团队事工的不同影响。这本书也告诉我,a)彻底地应用福音可以更新个人生命;b)它如何同样去更新一个教会。这本书最为深刻地影响了我对服事的理解和教会观。
这本书给我的影响:
8—一个信念:大多数基督徒,不管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不管是更正教徒还是天主教徒,都没有听到福音。他们把称义建立在成圣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反过来。
9—一个福音驱动型教会的景象,这样一个教会在神学深度、有活力的崇拜、亲密团契、宣告性的布道以及深入的社会关怀上是完全平衡的。
10—认识到,福音使我们不用在话语服事或者行为服事、个人或者社会事工、情感或者理性等等之间做出选择。
11—评估事工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框架:a)活的正统(成熟),b)死去的正统(基要主义),c)活的异端(五旬节派),d)死的异端(主流自由主义)。
怀特菲尔德传
第四本:阿诺德•达里茂:《怀特菲尔德传》,
我在1979-80年读到这本传记。
4
TBH
虽然现在我意识到这本书把怀特菲尔德理想化了,但不管怎样,这套书对我产生深远影响。文化切入布道的鲁益师、巴刻的神学和罗爱雷斯的平衡事工观在那之前对我来说一直都是抽象的,直到我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个案研究:一个人接受了这些真理,应用它们,并实际地改变了历史进程。当怀特菲尔德重新发现了福音,他成为了一个火一般的加尔文主义者,同时也是我所能想到的最有创意和不知疲倦的布道家。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
这本书给我的影响:
12—看见一个远象:当福音被应用,其更新的动力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会发生怎样大的事情。(如果没有读这本书,我永远不会来到纽约城)
13—福音布道的一个模式。在读此书之前,我的讲道主要是面向基督徒。读了之后,开始面向非信徒。
14—讲道中一个全新的目标。怀特菲尔德让我认识到,一篇讲道的目标是把人带到神的面前。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是努力教导人。我的讲道只是教导。
15—创造性的理念。这告诉我,复兴和世界级的觉醒的产生方式,不会重复两次。
16—他也许是我心目中第一个(唯一的一个?)英雄,他既激励我也让我谦卑下来。
总结:
当我重新检视这些书带给我的16个体会时,我意识到,我之所以被塑造成为现在这样一个基督徒传道人,其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你仔细看这个单子,你会发现使救赎主教会与众不同的东西。我不能设想,如果它们中的任何一种缺失,救赎主教会还会出现。
(摘自《教会》杂志第34期《平衡的服事生命》一文。)
“生活在一个世俗时代”征稿启事
橡树和查尔斯·泰勒一起认同我们生活在一个世俗时代,你是否认同?如果认同,你如何给它一个定义?如果不认同,你又有什么高见?不要犹豫,拿稿来说话!把你心中呼之欲出的想法写成文字发给我们吧!采纳后我们也会相应提供稿费。咱们橡树家的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橡树人时刻在这里恭候橡果们!
橡树文字工作室
我信文字的力量!
微信号:oaktreepublishing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预购凯勒新书《为何是他》,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