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圣经里,妓女喇合是信心的榜样,但她说谎的事常常引发读者争议。如何看待旧约关于喇合说谎的记载?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可以说「善意的谎言」吗?
在圣经里,喇合是地位低下的妓女,但也是女英雄、信心的榜样。
旧约圣经记载喇合英勇的事迹,新约圣经更是三次提到她:
  • 在《马太福音》第1章,她出现在耶稣基督的家谱中;
  • 在《希伯来书》第11章,她与亚伯、以诺、挪亚等信心的伟人同列;
  • 在《雅各书》第2章,她更是与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并列,作为「信心与行为并行」的榜样。
这样一位女性,却有一个常常被讨论的问题:在搭救以色列的两个探子时,她说谎了(书2:4-5),这是对还是错?或者更深入地问:我们可以为了一个善意的目的(如搭救神的百姓),而采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如说谎)吗?
我尝试从旧约的解经原则入手,来分享一点看法。
1
旧约叙事≠道德教训
首先我察觉到,这个问题的背后,存在这样一种想法:我要从旧约叙事里总结出道德教训。这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圣经其他地方,有更加直接和明确的教训,是实实在在告诉我们的。而旧约叙事中的人物,往往不能完美地遵守这些教训:或全然违背,或只能遵守一部分。比如,因为旧约男性大都多妻,我们就认为圣经支持多妻制,这违背圣经整体关于婚姻的原则。
另一方面,旧约叙事有其伟大而激动人心的目的,就是显明神的救赎历史。旧约记载了不同时代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神对这些人做了什么,或借着这些人做了什么。神自己是圣经全部叙事的主角,透过人类的行动彰显他的救赎计划。
喇合隐藏两个探子(书2:4) 来源:The Bible and its Story(1909) 下同
《读经的艺术》这本书指出,旧约叙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以喇合的故事为例:
底层叙事,是关于个人的。《约书亚记》第二章,记载喇合接待以色列的两个探子,将他们藏在房顶的麻秸中,并对前来搜查的人进行了误导;把二人送走时,她还嘱咐他们到山上隐藏三天,躲避追赶的人。她的话语、手段、见识,都显示她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女性。
中层叙事,是关于以色列民族的。《约书亚记》主要记载以色列人进占迦南(1-12章),以及分地和定居(13-24章)。这是神早在数百年前应许赐给亚伯拉罕的地方。关于喇合的记载,属于以色列人进攻耶利哥城的一部分,显明神如何以奇妙的方式带领百姓进入迦南,实现他的应许。
❸ 上层叙事,是关于神的国度:他的创造,人类的堕落,救赎的需要,基督的道成肉身与牺牲。喇合作为地位低下的妓女,并且是外邦人,却被记载在耶稣基督的家谱中,她的信心也成为历世历代信徒效法的榜样。这是神超越时空的救赎计划的一部分,显明神对万国万民的心意。
底层叙事包含在中层叙事里,中层叙事包含在上层叙事里。我们在阅读旧约叙事时,要看见这些人物和情节表明神的哪些属性、展现神的哪些作为,这才符合作者最初的写作目的。
有学者在注释《雅各书》时,指出喇合与亚伯拉罕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从一个拜偶像的民族出来,悔改归向真神;他们都曾是对神忠心的「接待者」;他们都有信心把全家人交托给神,等等。这一切告诉我神的恩典有何等深广,神的应许有何等信实。人的不完美,更显出神对罪人有何等的爱。
类似这样关于神的功课,是旧约叙事真正要教导我们的。至于「能否说善意的谎言」这样的伦理问题,我们要从圣经更明确的道德教训里找答案。
喇合帮助两个探子逃跑(书2:15)
2
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
关于说谎,圣经有很明确的教导。比如十诫的第九诫说:「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出20:16)《利未记》说:「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利19:11)《箴言》将「吐谎言的假见证」列为神所憎恶的七样之一(箴6:16-19)。
这样的经文,在圣经里还有许许多多。用微读圣经搜索「说谎」(和合本),从旧约到新约,可以找到61处经文,都是强烈的反对和憎恶。我们由此可知:信实的神恨恶说谎。
但现实生活中,确实会有特殊、复杂的情况。比如喇合的情境:她是外邦人,很可能没听过神的律法;她如果不说谎,两个探子很可能要死亡;她说谎的动机不是为自己(事实上,她是冒着性命的危险说谎),而是为神的百姓,等等。我们在自己的生活里,这种状况不多见。但万一碰见了,怎么办?
这背后是伦理学的问题,即:圣经的道德教训之间会相互冲突吗?爱是不是一个更高的诫命,为了爱就可以暂时违背其他诫命?
大部分解经家,对此持绝对否定的态度,即说谎永远都是错的,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无论动机如何,这种方式是神所不喜悦的。比如唐崇荣牧师指出:全能的上帝,肯定有不说谎也能搭救两个探子的方式,只是人有自己的软弱,不得已才说了谎。
如果我因为状况的复杂和人类的局限,说谎了怎么办呢?按唐牧师的观点,这时我不可硬着脖子,说反正我的动机是好的,我没有错,甚至以自己的「聪明」为豪;而是应当谦卑来到神面前,承认我说谎得罪了他。在基督里,「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一1:9)
约书亚按照约定,救下喇合与她父家(书6:25)
在耶稣的家谱里,喇合后来与撒门结合,生下波阿斯。《路得记》记载,波阿斯是一个敬虔、怜悯人、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男子。我们由此可以想见:喇合归向主后,是如何敬畏神、爱神,遵行神的话,养育敬虔的后代。
正如《诗篇》所说:「凡敬畏耶和华、遵行他道的人便为有福!」(诗128:1)这祝福不仅限于个人,也会临到他的家族。
要点回顾
  • 从旧约叙事里总结道德教训,是不合适的。一方面,圣经其他地方有明确的道德教训;另一方面,旧约叙事本身的目的,是显明神的救赎历史。
  • 旧约叙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个人层面,以色列民族层面,神的国度层面。喇合的故事也包含这三个层面;而这个故事真正要教导我们的,是关于神的功课。
  • 圣经明确的道德教训告诉我们:神憎恶说谎。我们若因为状况的复杂和人性的软弱,不得已说谎,不可自以为义;而要向神谦卑认罪,他必在基督里赦免我们。
参考书目
戈登·费依、道格拉斯·史督华:《读经的艺术》(魏启源、饶孝榛译),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99年,P87-106
Hess, R. S. (1996). Joshua: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Vol. 6).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Martin, R. P. (1998). James (Vol. 48). Dallas: Word, Incorporated.
唐崇荣:《<希伯来书>查经》系列讲道视频,第98集《妓女喇合》,唐崇荣国际布道团

作者简介
阿浅,基督徒,微读圣经公众号编辑。
微读学堂
10分钟了解一个圣经小知识。
你可能还喜欢
👇 戳这里下载「微读圣经」最新版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