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熊太行
第54届金马奖获奖电影《老兽》今天上映。
最佳新导演提名,最佳摄影提名,最佳原著剧本,以及最佳男演员——57岁的鄂温克族演员涂们拿下了金马影帝。
此前涂们老师扮演的角色可谓边缘。除了“少数民族的英雄”: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
就是武侠小说里的反派:
△ 《笑傲江湖》左冷禅
在《老兽》里,涂们担纲主角,演一个不负责又失落的父亲。
我的领域是研究各种各样的关系,我推荐这部电影给大家,就是因为它深入刻画了家庭关系中最冷淡、最敌对、最容易起冲突的一层关系
父子关系。
老杨吃喝嫖赌,老伴瘫痪了他跑去跟朋友喝酒洗脚,耽误了老伴的病情。马上要做手术的时候,他又偷拿了6500元手术费。儿女们愤怒之下捆住了老杨,老杨报警,儿子和女婿被刑拘,尽管最后没有判刑,但儿女都不再认他。
结尾处,老杨回到家里,给被医生宣判没救了的老伴喂安眠药水
这是一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老头。《老兽》另一个片名是《老混蛋》,不过,“”字要精确得多。
他有过利爪和尖牙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老杨为什么一步步走到了这个局面:
破产老汉
鄂尔多斯曾经是塞外温州,高利贷横行,房价高企。但随着萧条期的到来,这些都没了。
老杨六十多岁,根据他的描述,别人欠了他很多债没还,而他的投资也在上一次楼市崩盘中亏了。
老杨骑着极破旧的电动车。
打牌的时候,大家会叫他“杨总”,这种称呼都当不得真。
老杨的银行账户里,连一张100元都取不出来。
只有一个人真心把他当成“有本事的生意人”,就是他的牧民朋友卢布森。
老杨和卢布森交情不错。
卢布森带着骆驼进城看兽医,把骆驼托付给住在城里的老杨。老杨会养骆驼,还会买奶牛,用牲口贩子那种黑套袖里摸指头的划价方式。他是个干过牧业的内行。
卢布森可能是老杨上山下乡那会儿结成的生死之交。老杨儿子结婚的时候,卢布森卖了两匹马帮他凑钱。这种有金钱来往的老兄弟,老杨是很爱惜的。
卢布森真心觉得老杨比他聪明,“你要是有什么好生意,把我带上,我跟你一起发财。”
他信老杨的一切解释。
俩人去足疗店,老杨把电动车押给了店里,跟卢布森说“店里没法刷卡”,卢布森一点没怀疑。
世界上最怕的不是众叛亲离。众叛亲离了,人可以卸下包袱重新开始。
怕的是,处境极度艰难了,还有人这样无条件地信任你、仰慕你。那时的你,根本没法做出最理性的选择。
△ 《霸王别姬》就是这样的故事,如果虞姬没良心扭头跑了,霸王也就安心突围了,但两个人互相爱惜,都为对方想,最后就一条路走到黑
人走背运的时候要调低对自己的期待。老杨其实已经自暴自弃,不以老板自居了。不明就里的卢布森一进城就投奔他,他立刻找回了大老板的派头。
这增加了他的经济压力,也导致老伴的病情被耽误。
昔日权贵
老杨是那代人当中的聪明人,剧情和台词里,影影绰绰有他权力的痕迹。
老杨的小女儿跟女婿提到,“买房子爸当年出了不少钱。”
老杨对卢布森说:“当年我搞餐饮的时候……”
今天的人去做餐饮,是个辛苦活,要每天连轴转紧绷精神。但早些年敢在三线城市做餐饮,基本都要有势力才行。你要是没朋友,机关单位吃你的钱不结账,血本无归。你要是不赊,后果更严重。
老杨要么有很硬的政府朋友,要么就是公家人出身。
不知大家有没有观察过老年男性,如果一辈子都生活在底层,没经历太多不平,人老之后是比较平和的。
就怕那种当过一把手的,年纪大了脾气会特别大。
这样的人不肯受气。
老杨就是这样一个人,比如在长途车上,他要求下车,司机和售票员不肯停车,他就跳车下去。卖房子的人烦他,他开口骂人,和两个小伙子冲突,被暴打一顿。
不过最令他饱受打击的可能是三女儿和女婿。
三女婿找工作,老杨帮了忙,从某种意义上看,那时候的三女婿高攀了这个能人家庭。
这几年老杨失去了财富,也丧失了权力。所有关系都要由钱来打底,有的人张口跟你吹牛,“那谁谁我认识”,那就是他用不上的关系,“认识”一点意义都没有。
有权力的意义是
☉ 你能帮别人办事
☉ 你能托人帮别人办事
☉ 你能替办事的人挣到钱
☉ 你在这个环节中能挣到钱
四个环节缺一不可。
老杨因为吃喝嫖赌偷手术费,被女儿女婿嫌弃,他希望跟三女儿借钱补手术费的窟窿,又一次被女儿误解。
但他对女儿就算恶语相加,到底还是疼爱的。老头更多的是失望:
“白疼你了!”
这个时候女婿出面干涉,责备他、吼他,让他滚。
老兽没打小女婿,其实真打了小女婿,这个怂家伙也不敢还手。况且老兽是个横货,根本不怕挨打。
老兽心里有计较:
打了女婿,早晚是女儿吃亏。他宁愿出门,把怒气发泄在票员和地产销售身上,挨外人一顿揍。
丈夫赶老杨出门后,小女儿哭成一团,小女婿非常不识趣地继续骂老头,这就是找骂了。
那人是混蛋,但那人还是她爸,出言安慰就好了。女儿总是担心父亲不成器,会被自己丈夫瞧不起,这时要尽可能打消她的疑虑。
但小女婿洋洋得意地揭老杨的底裤:
“他就是来借钱的!还说过来办事,他还能办啥事!”
好多事要看破不说破的。这样残忍而精明,难怪要被妻子怼一句:
“滚!”
照顾人的错觉
一切结束之后,四面楚歌的老杨在家里沙发上对已经昏迷的老伴说:
“老婆子,你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
这话听起来很像一句瞎掰。
因为老杨嫖娼,而且包养小狐狸精。
在老杨和儿女的冲突中,儿女提到了父亲不管妈妈,跑出来花天酒地。
老杨回击:“这七年,都是我……”
真相可能很残酷。
老杨确实照顾了老伴七年,这七年中,两女儿一个儿子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用工作忙和带孩子推开了照顾母亲的责任。
比如母亲要手术,小女儿说:“刚来单位,请不到假。只能手术那天才能回来。”她也仅仅出了三分之一的钱,并没有因为自己在外地平时疏于照顾而多出一点。
我们知道机关单位的特点是:提升很难,丢工作也很难。
请假方面为难,无非是担心丢掉了提升的机会。没有一个公务员会因为照顾要手术的妈被国家开除!
照顾瘫痪的病人非常磨人,所以老兽逐渐摸索出一套省力的办法,比如放好药和水,自己就出去打麻将。这点来说,他做事确实很不靠谱。但在没人换班的情况下,看护者确实会很快崩溃,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瘫痪的人容易暴躁易怒,这也是为什么老伴病情加重,打电话给老杨的时候,他会挂掉电话,因为他们可能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起争执。这不是老杨第一次挂电话,他觉得问题不大。
老杨已经不能从照顾老伴的过程中体验到被需要的感觉了。
就像一个充放电太多次的老电池一样:他废了。
他从买变形金刚给孙子、带牛肉(骆驼肉)给相好、把卢布森的骆驼换成奶牛等事件中收获一种“看,我还能守护这个世界,我还能照顾很多人”的感觉,那种被需要的感觉。
老杨当然明白自己的结局是什么,他最疼小女儿,小女儿也最像他身上最正面的那部分,小女儿的建议就是:
爸,你要想要钱,就回去照顾我妈,我们就会给你钱……
这就是老杨的唯一出路,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关键是:
他,太他妈累了,已经。
东墙和西墙
老杨的经济安全已经面临威胁。
没钱让他正在丧失统治力。
老杨嫖娼,不过嫖着嫖着就不嫖了,因为他们开始私下联系,“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老杨儿女早就知道“狐狸精”的存在,而且知道这个女人住在哪里。
他们认为这是包养。
其实老杨的钱早就没能力养多一个女人了,这个叫莉莉的足疗店技师仍然要工作,老杨给她一些钱物,但不会太多。
老杨偷卖了卢布森的骆驼,用来买变形金刚给孙子,买大衣给相好莉莉。
女人兴奋地爬上来自己动,老杨很快交货,看来他昨天在足疗店里没做什么违法的勾当。
他们有点感情,女人也服他,做好假牛肉等他一起吃,这个头发都白了的男人,其实还是有点疼她的。
莉莉对老杨说:“我的一个姐妹在老家做网店,我准备回去了。”
晴天霹雳,老杨失恋了。
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个妓女从良的故事,可能还挺欣喜,但对老杨来说,他性的来源和感情的寄托,就这么断了。
只能回到那个冷冰冰的家。
祸不单行。卢布森的骆驼怎么还,他还没想好。
这是一个常年做空手套生意的人的风格。
但是等卢布森突然回来的时候,他充满愧疚。
关键是,骆驼死了不能复生,只好添钱进来,买了一只奶牛。
拆掉的东墙最终落到了一家最弱的人身上,瘫老婆的6500元手术费被老杨拿去堵口子了。
学好真难
女婿和儿子都无法再信任老杨,他们用“捆绑”来惩戒他。
其实有点多余,因为老杨确实拿不出钱给他们。
家人之间是这样,惩罚尽量用经济手段,不给他钱,让他没法再做坏事也就够了,不能当真去捆打老爸。
老杨摆父亲架子,激怒了儿子(左一)和女婿(右一),他们真的捆了老头。
儿女和女婿都为老杨所连累。
老杨曾经因嫖娼被拘,大女婿的领导还专门提点:“处理好家里的事,不然提升的机会可能就没了。”
儿子也可能因为父亲丢掉工作。
这两个人都是利益被影响的人。
他们在乎的不是6500元,他们就是要威胁老爹,再也不要像过去那么活了。
老杨花掉了6500元,他失去了赌钱的兴趣,也失去了相好,忐忑不安地琢磨怎么应对,其实已经决定回家了。
遗憾的是,儿女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老杨赌气起诉了儿子和女婿,儿子女婿被判了半年徒刑,儿媳妇带着孙子怒怼了爷爷。
老杨去找了自己的律师内侄,一番周折,儿子女婿被放出来,但没人愿意理他。
一个没有了钱、没有了权力、失去了尊重的老年人,只剩下最后一个维护尊严的方式:
输出价值观。
老杨求侄子帮忙救儿子女婿,还在那里指导人生:
一个人不在于挣多少钱,关键在于有多大的格局。
他的侄子客气而冷淡,维持着姑父的体面。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老年人,喜欢干涉远亲、邻居、朋友家孩子的人生,给各种完全用不上的建议。
多体谅他们吧,因为在他们自己家,根本没人听他的。
如何应对身边的“老兽”
这是一部质感十分真实的家庭关系的电影,涂们老师的表演非常精彩,推荐大家去看看。
老兽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各国人民到了成年晚期(老年期),都面临在家中地位下降,以及社交关系的剧变。有些人会显示为“退休危机”,而自己做生意的人,可能面临一种缓慢的衰退。
你的媳妇老了,带孙子去了。
你的相好老了,带她孙子去了。
你的合作伙伴老了,想退休了。
你的下属强大了,忙得不理你了。
没人爱听你的意见,更别说遵循你的意见行事了。
你的狐朋狗友老了,肝肾胃血糖尿酸都不适合聚会了。
对曾经执掌权力,或者至少是一家之主的“老兽”们来说,他们被舐犊的责任感和丧失权力的怨气所驱使,很容易出现家庭冲突。
成年晚期的人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顺利变老
要开始接受自己身体的变化,接受社交关系的变化,把中年时期的无所不能换成这个时代的有所不为。
对儿女来说,面对老兽这样曾经强大、但现在有恶习的老年人,要牢记这么几点:
不挑战权威
不要直接说他的思想过时,这种挑战除了让你陷入永远无法取胜的战斗,不会有任何改变。大多数冲突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反了,我是你老子”。
也不被他控制
这点很关键,有人试图用顺从来减少父母的唠叨,这是错的,这是个无底洞。
他们发现这种相处模式有效,就会一直继续这个模式,然后你就在他们的唠叨声中,把钱补贴了弟弟,嫁了不喜欢的人,进了死水一样的单位,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不给额外的钱
对有恶习,比如陷入传销、大量买保健品、赌博的父母,一定不要给额外的钱,可以偶尔给一些食物,而且是不宜变卖的贵重品。
也别让他吃不饱
基本的人道主义要做到。管食管药,是儿女的本分,即使你再委屈,最好也做到这一点。不然真出了事,你也会内心不安。
听他的倾诉
试试听他描绘自己的想法,不过听了就听了,不要急于做决定。“老兽”们往往足智多谋,善于套路儿女。
看看他是不是有病
有的古怪的老人是因为身体原因造成的,比如躁郁症会让人乱花钱,病理性赌博会让人输掉所有东西,一些精神障碍也会让人性欲亢进,梅毒会带来精神障碍,产生妄想。
酒精依赖是精神疾病,要去戒酒,私下捆起来戒酒可能导致死亡。
暴脾气可能是因为高血压、高血糖和脑血管病变造成的,还可能是甲亢。
如果一个人长期照顾病人,那病人和他的心理健康都需要关注。
如果家里老人突然性情大变,最好赶紧带他们就医。不要身体彻底垮了再去哭。
很多事,子女要当机立断。
不要怕非议,不要怕别人吐槽。
如果耽误了、来不及了,那些嚼舌头的人,没一个会真正帮你。
抱歉,熊师傅真的没法帮你让老兽这样的亲戚更好。我所能做的,只是让你在他们的控制和暴躁中幸存下来。
—  END  —
熊太行:人际关系洞察家,得到 App《关系攻略》专栏作者,《西游记》深度研究者。前杂志主编。原创自媒体「就叫熊太行也行」创始人
© 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豆瓣、知乎、微博请搜索「熊太行」
推荐阅读
没人能在我的BGM里打败我
毁掉孩子的不是离婚,而是离婚时差劲的父母
欢迎转发朋友圈
点赞也是一种支持

▽ 点击试读关系攻略:如何帮助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亲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