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ELLEMEN睿士(ID:ellemen_china)
你想过自己的职业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BBC 研究了365个职业的被替代率
到底哪个职业最危险?
不久前,全球第一个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深圳正式上路了!
深圳推出一条试运行路线,共两辆公交车、三个公交站点。试行期间,乘客免费。
这辆车配备的16个激光头,能对外界持续扫描,测距可达到100米,精度达到2cm!
能够实时对其他道路使用者和突发状况做出准确的反应。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整个公交系统、地铁、甚至出租车、网约车,都可能实现无人驾驶。
司机,可将成为一个逐渐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细想,公交车上的售票员也消失已久——每天刷卡上车已再自然不过。
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BBC 在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上,分析了 365个职业被机器人淘汰的概率。
我们根据这个程序测试了一番,结果很惊喜——记者、编辑的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几率仅为 8.4%。
你的职业危险吗?现在什么工作最可能被机器人淘汰,我们帮你找出来了——
1.电话推销员,被取代概率99.0%
在 BBC 所统计的三百多个职业里,“电话推销员”被机器人取代的几率为最大,接近百分之百。
即使没有机器人的出现,这样一个单调、重复、恼人,又毫无效率可言的工种也是迟早要消亡的。


2.打字员,被取代概率98.5%
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打字员曾经也是一份很有搞头的工作。
而今,凭借“打字”这一技能尚能存活的唯一职业也就是速记员了;但可以想见的是,等到语音识别技术普及的那一天,速记员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会计,被取代概率97.6%
会计这样一份要求不算低,职业前景也被社会主流看好的职业竟有高达 97.6% 的几率被机器人取代,着实令人意外。
但细究来说,会计工作的本质便是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内部存在着严格的逻辑要求,天生就要求 100% 准确,从结果上来看,机器智能操作的优势的确明显。
事实上,就在今年,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德勤、普华永道和安永都相继推出了财务智能机器人方案,给业内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4.保险业务员,被取代概率97.0%
另一个已经开始走向人工智能化的行业是保险业。去年,包括平安保险、泰康在线、太平洋保险、弘康人寿、安邦人寿、富德生命等在内的多家险企已将智能科技引入到公司业务上,目前主要应用于售后领域。
但业内预测,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替代销售人员,成为个人保险智能管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月,日本富国生命保险用 IBM 的人工智能平台 Watson Explorer 取代了原有的 34 名人类员工,以执行保险索赔类分析工作。


5.银行职员,被取代概率:96.8%
除了单调、重复,“低效率”也是造成某些职业被自动化取代的一大因素,比方说银行职员。
其实现代人挺习惯排队的,排地铁排挂号排奶茶排鲍师傅都不在话下,即便如此,在银行办业务时排的漫漫长队还是足以击溃一个文明人的忍耐底线。


6.政府职员,被取代概率:96.8%
这里所指的是政府底层职能机构的职员。如果你看过类似《是!首相》之类的英国情景喜剧,便会知道,在这个国家,冗余且无能的行政人员一贯是民众的槽点和笑料。
在该国今年年初的一项调查中,有 1/4 的受访者认为,相比人类,机器人有更好的从政能力;66% 的人认为,至 2037 年,就会有机器人在政府任职;16% 的人认为,在未来的一至两年中,就会出现机器人担任政府官员的现象。


7.接线员,被取代概率:96.5%
早在十几年前,微软便开发出了具有总机接线员功能的智能语音系统;而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接线员的绝大部分工作基本都可以被自动完成。


8、前台,被取代概率:95.6% 
目前,日本以及欧美多国都已经有医院、银行、电器店之类的机构购买了 Pepper,作为前台接待人员使用。


9.客服,被取代概率:91.0%
Siri 诞生了这么多年,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客服在技术上早已能够实现,剩下的就是普及化的问题。
近两年,这类人工智能客服平台也逐渐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热门的创业项目,其中某些产品的回答准确率据说已经能达到 97%。


10.人事,被取代概率:89.7%
在未来,不单单是员工本身,就连负责招募员工、解雇员工的 HR 也有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
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机械 HR 能完成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要求的基本技能。
今年 3 月,由北美著名猎头公司 SourceCon 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行业竞赛中,一个名为“Brilent”的机器只用 3.2 秒便筛选出合适的候选人。

11.保安,被取代概率:89.3%
关于人工智能,最令人无法解释的一条新闻诞生于今年七月,美国乔治城华盛顿港开发区的一台保安机器人“溺水自杀”了。
此事的官方解释为机器人系统故障,但它在社交网络上依然激起了大量恐慌情绪。
这名“自杀”的保安机器人是由硅谷公司 Knightscope 研发的 K5 机器人,拥有 GPS、激光扫描和热感应等多项功能,并备有监控摄像机、感应器、气味探测器和热成像系统,自问世以来,在美国的大型商区中很受欢迎。
12.房地产经纪人,被取代概率:86%
美国的一些房地产机构近些年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完成交易。
随着人工智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逐渐完善,一旦这种模式被行业主流接受,人们又发现绕开中介可以省去大笔佣金,这一职业的前景便岌岌可危了。

13.工人,以及瓦匠、园丁、清洁工、司机、木匠、水管工等第一、第二产业工作,被取代概率:80%-60%
绝大多数来自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工作都被 BBC 的研究人员列为了高危职业,而这些也是很多人在提到“机器人威胁论”时最先想到的威胁。
卢德主义者砸毁织布机
四年前的台湾省爆发了一次现代版本的“卢德运动”。当年,“高速公路局”计划在年底用 ETC 自动收费系统,全面取代近 1000 名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工作,激发了收费员群体的抗议。
其过程中,竹田收费站一位 40 岁的员工在自己的车中烧炭自杀。

14.厨师,
被取代概率:73.4%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BBC 将“厨师”的危机概率预测为 73.4%,八成不包括中餐厨师。
虽说当下类似披萨机器人、咖啡机器人、酸奶机器人之类的机械厨师已经问世,但哪怕是再智能的机器人,看到中餐菜谱上的“盐/少许”“味精/少许”也得死机。

15.IT工程师,被取代概率:58.3%
它将取代 IT 部门里许多的例行公事,其中又以系统管理、服务台、项目管理与应用支持等营运面最可能受影响。

16.图书管理员,
被取代概率:51.9%
相信不少文艺青年年少无知时都有过类似当“图书管理员”的梦想,但时至今日,就连他们都会明白,博尔赫斯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这份工作还是交给条形码和人工智能吧。

17.摄影师,
被取代概率:50.3%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摄影师这样一份依赖主观审美的工作竟然也被判定为有超过 50% 的可能被机器人取代。
在专家的评估中,图像审美与其他艺术不同,是可以被量化、数据化的。
而谷歌也的确开发出了一种试验性的深度学习系统,这个系统会模仿专业摄影师来展开工作,从谷歌街景中浏览景观图,分析出最佳的构图,然后进行各种后期处理,从而创造出一幅赏心悦目的图像。
下面是该 AI 系统基于 Google 街景创作出来的一些作品:

18.演员、艺人,
被取代概率:37.4%
在所有常见的艺术创作工种中,“演员”被判定为最容易被机器自动化取代的行业,概率高达 37.4%。
但怎么说呢,撇开科幻小说中用虚拟形象取代真人演员的情节不谈,单单是当下以假乱真的“抠图剧”就让我们对这个行业被取代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19.化妆师,
被取代概率:36.9%
总的来看,在技术工种中,凡是需要依赖人类审美和社交技能的职业被机械自动化取代的可能性都不算太高,比如化妆师。
不过,就在去年,维也纳设计师 Johanna Pichlbauer 和 Maya Pindeus 开发了一种据称“有独立审美”的化妆机器人,虽不具备真正的人形,但内置编程系统,被设计师称为“美学数字公式”。

20.写手、翻译,
被取代概率:32.7%
无论你对微软小冰创作的“诗歌”有着怎样的苛责,不可否认的是,在语言学习上,机器和人工智能已经走到了一个令人惊叹和警惕的地步。
如此说来,在不久的将来,要说一个连小冰都写不过的文字工作者有 32.7% 的可能被取代,一点也不为过。

21.理发师,
被取代概率:32.7%
看过《剪刀手爱德华》的朋友十有八九幻想过被(德普扮演的)机器人设计发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但理发师与化妆师相比,不仅同样有审美上的高要求,安全指数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22.运动员,
被取代概率:28.3%
无论机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模仿人类运动,但作为一项职业来说,运动员的立身之本就是人类的肉体凡胎,机械的运动技能再强,也无法与“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相比。
当然,如果把机器运动员开发得足够完善,会是一种陪练的好帮手。

23.警察,
被取代概率:22.4%
很早之前社会上便有人提出,人工智能最值得开发的领域便是作战功能,以特种兵的身份代替人类士兵赴汤蹈火。
在科幻题材中,类似的机甲战士威力无比,却也常常威胁到人类自身,这大概也反映了人类对这一领域机器人开发的警惕。
但就在今年年中,迪拜竟然真的开发了一款“机器人警察”,预计 2030 年投入使用。这款机器人警察名叫 REEM,身高约为 1.68 米,靠轮子而非双脚行动,同时它还配备了“情感检测装置”,能够分辨 1.5 米以内人类的动作和手势,还可以辨别人脸的情绪和表情。
不过 REEM 并不是用来追击犯罪分子的,起码现在还不是。目前这款机器人警察主要是为了帮助市民而设计,它胸前的内置平板电脑可用来与人类进行互动交流,比如报警、提交文件或是缴纳交通违章罚款等。

24.程序员,
被取代概率:8.5%
理论上来说,机器人完成基础的编程工作是完全可行的,毕竟,它们本身就是由代码构成的。
本月月初,英特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也的确开发成功了全球首个能自动生成完整软件程序的 AI 机器人。当然,目前的算法还有一定的局限, 比如这只是面向人类的编程语言,不适用于 ML 编程。
目前来看,机器人编程依然只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案,耗时耗力,即算有朝一日实现了,也明显替代不了所有的程序员。

25.记者,
被取代概率:8.4%
一个令我们稍感安慰的数据是,BBC 研究人员预计记者、编辑的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几率仅为 8.4%。

26.保姆,
被取代概率:8.0%
相比人工智能,人类的另一个无法被机器模仿的特质就是同情心和情感交流技能,因此,在保姆这类真正需要情感投入的职业中,机器人尽管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要求,但终究很难代替。

27.健身教练,
被取代概率:7.5%
近些年,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减肥顾问”“人工智能健身项目”层出不穷。机器人作为减肥顾问,能够比人类更加客观具体的看待问题,而且机器的算法全面精准,帮助人类减肥的效果将会更好。
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比不上看见一个真正练出了八块腹肌的教练有激励效果。

28.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
被取代概率分别为:3.8%、4.5%、6.2%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工智能如何完善,对人类而言,创造力、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是无法被模仿、被替代的最后堡垒。

29.律师、法官,
被取代概率:3.5%
人类的另一个无法被模仿的能力,就是基于社会公义、法律量刑和人情世故作出判断的微妙平衡。
法律不是一块死板,不是可以计算、生成的代码,法庭上的人性博弈更是机器人无法触及的领域。
今年七月,一款可以借助 AI 免费给人做法律指导的聊天机器人正式在全美 50 个州上线,开发者称其为“世界上首个机器人律师”,但它的功能仅仅是帮助不懂法律的普通人写出符合格式要求的申诉状而已。

30.牙医、理疗师,
被取代概率:2.1%
当代医疗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了机械操作,外科领域尤其。 尤其是在牙科领域,比如 3D 打印牙齿植入,已经可以由机器熟练完成。
但处于专业及伦理诉求,在整个过程依然需要人类医师的诊断和监督。

31.建筑师,
被取代概率:1.8%
建筑师真正赖以立足的创意、审美、空间感、建筑理念和抽象的判断,是机器难以模仿的。
建筑机器人更多还是起到协助画图或是负责后期建筑建造工作。
例如201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只花了14个小时,就建造了一座直径14.6米、高3.7米的开放式环形建筑。

32.公关,
被取代概率:1.4%
就连人类自己,也很难去模仿那些人情练达者的社交能力,更何况不具备情感反射的机器人。
但很好笑的是,今年七月,国内的一家公关公司宣称他们开始使用一种“公关机器人”,但它的实际功能只是为客户撰写公关稿而已。



33.护士,被取代概率:0.9%

护士相比医生,跟病人的接触更长。需要大量的情感投入去关怀病人。而这份“共情心”是这些职业难以被取代的重要原因。

不过现在已经推出许多护理机器人协助护士工作。比起威胁,更像帮手。医院应用了智能输液监控系统,护士不用提心吊胆。
当液体少于规定最少量时,感应器将向护士站发出警报,提醒护士换液。护士也能为病人多做些其他的服务。
日本推出的Robear 机器人更能够熟练完成照顾患者的一些工作,比如将患者从床上抬到轮椅上,甚至还能给个拥抱。
Robear 机器人
34.心理医生,被取代概率:0.7%
连人类本身都难以理解那些细微的情绪变化,更别说无法理解人类情绪的机器。
不过有一些公司尝试推出诸如Woebot、Karim 的人工智能心理医生。然而,使用过的人们表示,这些更多像聊天机器人,而非心理医生。
但曾经有一档心理咨询谈话类节目,非常有趣。咨询者和咨询师不见面,彼此之间通过远程通信工具交流。
每次咨询者必须挑选屏幕上一红一蓝两颗药丸其中一颗。两颗药丸,分别代表有行医执照的专业心理医师,和智能聊天软件。过程中,观众可以随时为咨询师的意见投下赞成或反对的一票。

34.教师,
被取代概率:0.4%


目前来说,最不容易被机器人取代的是教师。许多机器人反而能让老师可以从繁重的重复性分析型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效率。
他们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上,比如教学创新、经验传授、情感关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情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等。
不过即使如此,老师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预计AI在10年内将全面取代教师授课。英国白金汉大学校长谢尔顿就曽表示,
到时候教师在教室内,只负责设置仪器及维持课堂秩序。而且只需通过软件,每个人都可拥有最佳和最个人化的教师,完全是量身订造

35.酒店管理者,
被取代概率:0.4%
看过《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朋友自然会懂,为什么一家酒店的经营者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无法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社交能力、协商能力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的关切创意和审美

就像李开复所说:“在爱与被爱的能力上,人类是独一无二的。爱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