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刚刚开始,一代AV女神苍井空老师,就宣布结婚了。
在宣布结婚之际,苍老师的微博,留给了粉丝这样的一封信:
给粉丝们:
我出道了已经15年了。谢谢大家一直支持我。其实,我很担心是否发布此声明。因为,我觉得(发)这个公告后大家不喜欢我。所以,一直想一想。
如果,我没说的话,每天都没有改变。这是平常的日常。但是,“你有男朋友吗?”“你什么时候结婚吗?”“今天生日,圣诞节,情人节,你现在和谁一起呢?”这样问题的时候,我不想说谎。
我的妈妈是在23岁的时候结婚了,然后,24岁的时候(我)出生了。所以,我小时候的梦想是结婚出生(生孩子在)这样(的)年龄。但,我已经30多岁。
我想结婚。我想要孩子。我想要我自己的家庭。
他不是帅哥,然后没有钱,但是,他接受了我以前的工作。对以前的工作我没有后悔。但,我知道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结婚的话,一定要接受这个问题。所以,他很棒。
我写了很多。结果,我想说的是:
我苍井空是结婚了。我结婚了,但是我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还是我,爱你们的苍井空。 
这封信发出来后,很多人都沸腾了。因此在微博的热搜榜,“苍井空结婚”这个话题就迅速占领了热搜版面,紧跟着而来的,都是网友们的纷纷祝福:


细心的网友都发现了,这些祝福,点赞都过万,而且不仅有男生祝福,许多女生都加入了“祝福苍老师结婚”的行列,可以说,这应该是在中国为数不多的,没有多少黑粉捣乱的地方之一。
中国著名许多女星结婚都得不到这种规模的祝福,但是为什么一个日本著名女优结婚,却纷纷得到了网友们的祝福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出丑效应”
什么是“出丑效应”?
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犯错误效应(PRATFALLEFFECT):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大体完美但却带有些小缺点的人。
此种现象,就叫“出丑效应”,亦称为“仰巴脚效应”。
1966年,美国主要研究社会影响和态度改变、认知失调、人际吸引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曾经做过下面这样一个实验。
艾略特·阿伦森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他准备要测试的对象:
在第一段录像里,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面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他的态度非常自然,谈吐不俗,表现得非常有自信,没有一点羞涩的表情,他的精彩表现,不时地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第二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不过他在台上的表现略有些羞涩,在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表现得非常紧张,竟把桌上的咖啡杯碰倒了,咖啡还将主持人的裤子淋湿了,非常尴尬和搞笑;
第三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个非常普通的人,他不像上面两位成功人士那样有着不俗的成绩,整个采访过程中,他虽然不太紧张,但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发言,一点也不出彩;
第四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个很普通的人,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表现得非常紧张,和第二段录像中一样,他也把身边的咖啡杯弄倒了,淋湿了主持人的衣服。
艾略特·阿伦森教授向他的测试对象放完这四段录像后,便让测试者们从上面的这四个人中选出一位他们最喜欢的,同时选出一位他们最不喜欢的。
然而最后的测试结果是怎样的呢?
最不受测试者们喜欢的,是第四段录像中的那位先生,因为几乎所有的被测试者都选择了他。可奇怪的是,测试者们最喜欢的,并不是第一段录像中的那位完美的成功人士,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有95%的测试者选择了他。
为什么如此完美的第一位先生并不那么受欢迎,反倒是略带紧张甚至尴尬的第二位先生受到了最大的欢迎呢?
艾略特·阿伦森授的团队,在实验后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对于那些取得过突出成就的人来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出丑(比如实验中的打翻咖啡、制造无关紧要的尴尬)杯这样的失误,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相反,还会让人们从心理感觉到他很真诚,值得信任;而如果一个人表现得优异无缺,人们从外面看不到他的任何缺点,反而会让人觉得他不够真实,这恰恰会降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信任度。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缺点的。
这就叫“出丑效应”。再简单点说,就是:适当的出丑,不仅不会让你引起别人的反感,反而会增加你在他人心里的信任度,让人觉得你更真实,使你更受欢迎。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纷纷祝福苍井空,而不祝福一些国内明星结婚的原因——一些国内明星一直试图把自己打造得很完美:貌美多金,性格完美,不食人间烟火...这反而让人们觉得很假很虚伪;而苍井空则巧妙利用了“出丑效应”,主动承认自己的陈年往事,而且还在微博发出很多“内涵”自黑段子和照片,这样反而让大家觉得她更真实,更像一个真实的“人”。


其实女忧这种职业,也并没碍到别人什么事,而且苍井空还做得很专业,因此苍井空这种曾经的职业可以说是有成就但也有些“不痛不痒”的出丑,但是这中“出丑”反而更能让人信任她,让人觉得她的真实。
“出丑效应”这个概念,放在商界政界一样适用。
为什么一些顶级商人,一直在对媒体展示出自己完美的一面,却有很多人去黑他们;为什么一些国外政界的领袖,一直被他们的媒体宣传得很完美,却不受人民待见;这都是不知道巧妙运用“出丑效应”的原因导致的。
生活中,懂得合理运用“出丑效应”的人,也一样能混得顺风顺水,受人欢迎。
明代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说的就是没有任何瑕疵的人,是不能与他交往的,因为这种人往往都很假。
汉代的《汉书》和《大戴礼记》,都曾经出过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就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就是没必要要求太完美的意思。因为太完美的人,其实往往是没有人气,同时往往也是不接地气的。
所以,在班级里,那些学习成绩好,长得好看,家庭背景特别好,而且又刻意表现得十分完美的人,其实是没有多少朋友的,反而是那种成绩一般,长得也不算十分惊艳的人更受人欢迎。因为如果在班里一个人各方面都很优秀,能力超强,却无任何瑕疵,只知道学习,并喜欢突出自己,让周围的人相形见绌,这样会就会给人以距离感。跟这种人在一起相处、共事,会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甚至自卑、无能和价值受损,所以这样一种失衡的人际关系很难持久。
在职场上,“出丑效应”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之前的一个同事,一个高材生,他就是十分适合用“出丑效应”解释的人。
这个高材生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之后又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毕业之后回国,就在我们的公司里担任高级主管。他的专业技能在全公司最强,且为人风趣幽默,在公司很受欢迎。但他却有个毛病:在重要场合会紧张,比如在重大演讲的时候,他就会拼命喝水,有时候还会在演讲中咳嗽,甚至喷出嘴里的水。
大家都知道他有这个毛病,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反而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不虚伪、不做作。因此大家都很喜欢他。公司每年评选优秀员工,他都位列其中。
这就是“出丑效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同时也是为什么AV女优苍井空在宣布结婚后能得到如此大规模祝福的原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因为不完美,因此“人”才更像一个“人”。这样的人才更加真实。
朋友圈里,一些人一直在发美照,发励志语录,一直把自己的朋友圈打造得高大上,却得不到他人祝福,甚至还被黑成“绿茶”、“心机婊”,这是为什么?我想你应该知道原因了。
精彩推荐:
· END ·
分析现象 I 科普知识
深度逻辑 I 深度思考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
欢迎分享本文至朋友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