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为《2017年最佳年终总结》的文章挺火。这篇文章通过一大堆分析,最后得出2017年的年终总结,其实就是一个字:穷。
很多人都说,2017年最明显的一个感受是:钱越来越难赚,而且还越来越不经用了。更有许多人觉得,2017年,不止穷人觉得穷,每个阶级都觉得穷,而且不管自己多么努力多么拼命,钱袋依旧空空,就好像钱这种东西,天生就与自己无缘。
有个段子说,年底的早晨,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被一句话叫醒的。这句话就是:“你有钱回家过年吗?”
是啊,新年快到了,我们有钱回家过年吗?2017年都过完了,为什么我们依旧赚不到钱,依旧还是那么穷呢?

其实,我们穷,是因为我们对四个观念产生了误解,才导致了我们的穷。我相信,只要你消除了对这四个观念的误解,即便你达不到大富大贵,但是想要摆脱贫穷,我想还是绰绰有余的。
1、对努力的误解。
大多数的励志故事都告诉我们:我们穷,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但是,现实真是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
如今的许多年轻人,对“努力”这个词有很大的误解。他们都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回报。但是这种思维是及其错误的。
这个世界上的努力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清醒”的努力,一种是“不清醒”的努力。
我有个同事,已经毕业五年了,这位同事,每天最早来到办公室的是他,晚上加班到最晚的也是他,而且回到家后,他还会付费订阅各种课程充电。可以说,他简直就是“努力”的模范,“勤奋”的楷模。但是,一到每年发年终奖或升职的时候,却都没有他的份。
他都那么“努力”了,却没得到一点回报,为什么
其实,就是因为他的“努力”,都是不清醒的努力,他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为什么他的努力都得不到回报?因为实际上,他的业绩很多时候都是垫底的。垫底的业绩如何再用“努力”包装,它都是垫底的。一个业绩垫底的人,公司不扣你工资都不错了,你说还能得到什么回报。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公司会奖励“努力”,公司只会奖励“结果”。你给公司带来什么结果,你就得到什么奖励,没有哪个公司会看重你“努力”的过程。
没有结果的“努力”,都是劣质的努力,有时候这种“努力”一文不值,而且还会拖垮你。
有人把这个世界上的人分为四种人:1、聪明但是努力的人;2、聪明但是不努力的人;3、不聪明但是努力的人;4、不聪明也不努力的人。
你觉得这四种人中那种人最容易失败?很多人都认为是4,但其实是3。
为什么?因为这种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努力,而且这种人努力的方向基本都是错的。一旦一个人努力的方向错了,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远。
只有方向正确的努力,才是清醒的努力,只有这种努力才有资格谈回报。
所以,为什么我们努力了,却依然还是那么穷?
答案就是,我们对“努力”产生了误解。要知道,不清醒的努力不仅不是努力,而且还是对自己懒惰的一种包装。
2、对人脉的误解。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名言:人脉就是钱脉。
意思就是,你认识的人越多,你就越有赚钱的机会和能力。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答案还是否定的。
因为越是厉害的人,反而越不想去结交太多的人。
为什么?
因为,人都是自私的。社交心理学研究表示:通常人只想结交比自己厉害的人,因为比自己厉害的人身上都会有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我们是为了索取他们身上的资源,因此我们才想去结交他们。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想去结交厉害的人,而厉害的人却很少去结交普通人的原因。
曾经,有个刚毕业的学生问我,说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雷军的微信和各种联系方式,他想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利用这个人脉资源。
我当时是十分尴尬的。因为这种“人脉资源”其实对这位同学来说一文不值。而且如果他若真的胡乱利用这种所谓“资源”,没准雷军还会报警告他骚扰。
人家都不认识你,你却把人家视为人脉资源,这不是自作多情么?
人脉等于钱脉的真相,是在双方相互认识,且价值对等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人脉才能发挥价值,才能通过相互利用转化为财富。
关于人脉中暗藏的财富,其实不在别人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
因为只有你强大了,你的被利用价值才会强大,此时牛人想与你结识并交换资源的欲望才会更强。
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糟糕的人,但是却总想去结交一些厉害的人,梦想着从他们身上捞好处,你也不想想,即便你真的拿到人家联系方式了,人家凭什么搭理你呢?
你的价值在于,有多少人想认识你,或者有多少人认识你;而不是你想要认识多少人,或者你已经认识了多少人。想认识你的人越多,你的价值越高;你想认识的人越多,你的价值越低。
这才是人脉与钱脉的真相。
你认识多少人其实并不重要,多少人想认识你才是关键。
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强,然后吸引强人认识你,然后通过资源互换,你的人脉才能转化为钱脉。
所以,为什么我们结识了那么多“人脉”,却依然还是那么穷呢?
答案就是,我们对“人脉”的理解错了。要知道,人脉不是去找来的,而是你自己发光发热后,人脉被你吸引过来的。你之所以穷,是因为你把提升自己的时间都花在结识牛人上面了,在与牛人价值不对等的前提下,你所做的这种结识,都是无用功。
只有资源对等的“人脉”才算人脉,这种人脉才能转化为财富;资源不对等的“人脉”,那不是人脉,而是意淫。
3、对目标的误解。
年初,许多人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有人在2017年初定的目标是:2018年春节前我一定要赚到大钱,买辆村里最贵的车,然后衣锦还乡!
但是每到年末,这些人都无法兑现年初的目标,为什么?
举个例子。就拿高考来说吧,很多人都知道,想要成为高考状元,只要作息规律,每天早起看书,每天早起做练习,日夜专研习题,别人打游戏我专研习题,别人看电视剧我专研习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十年,总有成为高考状元的一天。
但是现实中有多少人做到呢?极少。
为什么?因为这种目标是没有支撑的目标。很多人高考只是为了上个大学找份糊口的工作,而你非要花3年10年专研习题成为高考状元,那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因此,“高考状元”这种目标,真的是吸引力太低了,而且还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目标。这种目标往往假大空,而且还没有落地的必要性。
制定这种目标的人,他们通常认为,只要用瞄准月亮的力气挽弓,那至少也能射能中老鹰,因此他们在制定目标时,都往大了制定。但是等他们执行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开始怀疑人生了。因为这种目标没有实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无法实现目标的原因——制定的目标没有落地性。
就好比开头我说的那个目标,买辆村里最贵的车,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找不到落地支撑,那么你这个目标就是假目标,你即便可以去实现,你也不会花时间去实现。因为没有必要,所以你会动力不足。
那么什么才是真目标呢?
答案就是,有落地性的目标,才是真目标。
比如花10年成为高考这个目标,你在制定这个目标前你明确知道,一旦你成为高考状元,你就能拿到1000万,那么这才是有支撑的目标,这种目标才有意义,才有落地性,你也才有动力去实现它。这种目标,才是真目标。
比如买全村最贵的车这个目标,你制定这目标前你知道,一旦你有了一辆全村最贵的车衣锦还乡,村里的村花就答应嫁给你,那么此时你的这个目标才是真目标,才是有落地性的目标,这种目标制定得才有意义,你才有动力去实现它。
所以,为什么制定了那么多目标,我们还是依旧那么穷呢?
答案就是,我们对目标有了误解,我们制定的目标,往往是没有支撑和落地性的目标,这种目标往往会让我们没有动力去实现。
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我们最好要想明白三个点:
第一:我为什么要制定这个目标;
第二:执行这个目标的支撑性(动力)对我而言够足吗;
第三:我该怎么去实现它。
4、对钱的误解。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名言: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这句话放在有一定财富积累的老一辈人身上也许是正确的,但是放在年轻人身上,一定是错误的。
因为对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钱,就是省出来的。
我有个年轻的亲戚,月薪2万。这个薪水对一个90后来说,已经不算低了,但她总是奉行“钱不是省出来的”这个理念,每月都将自己的薪水基本花光。
然而有一次,她的宠物狗生病了,急需两千块钱治病,她没钱,跑来找我借,理由是这个月工资花光了。
奉行“钱不是省出来的”这个理念的年轻人,生病急需要钱的时候,没钱;需要买房的时候,没钱;需要投资的时候,没钱;此时,你们还觉得钱真的不是省出来的吗?
在年轻的时候,在变现能力单一且投资渠道有限的年纪,钱,它就是省出来的。
在没有达到多渠道收入的理想状态之前,学会省钱,是让自己最快资产升值的一个方式之一,千万不要相信什么“钱不是省出来的”这种鬼话,这种话都是在经济低迷时为了刺激消费而生的。
努力挣钱没有错,但是要知道,“努力挣钱”≠“拼命花钱”,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递进关系。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手中有钱你才不会焦虑,也才能因此把握更多机会。
生活中,90%的事情都会与钱相关,学会省钱,让手里有钱了,你才有底气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为什么我们拼命赚钱,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还是那么穷呢?
答案就是,我们对“钱”的理解错了。有时候,钱不仅靠挣,还要靠省。那些整天把“钱不是省出来的”这种话放在嘴边的人,基本上也是挣不到钱的人,因为这种人其实对钱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就写到这吧。最后,祝各位2018告别“贫穷”,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精彩推荐:
· END ·
分析现象 I 科普知识
深度逻辑 I 深度思考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
欢迎分享本文至朋友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