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可订阅哦!
深受华人消费者喜爱的澳洲知名保健品品牌Swisse Wellness,于周三(9月6日)正式对外宣布,国际知名女星范冰冰将担任该品牌在大中华和澳大利亚地区的品牌大使。
Swisse官方Facebook公告
(来源:网络)
这是Swisse继聘请法国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中国影帝“火华哥”刘烨后,再次聘请重量级明星为品牌代言,火力全开开展市场营销和品牌宣传活动。
那Swisse的母公司——合生元(Biostime International,HK.01112)是否就能从此高枕无忧、赚得盆满钵满呢?
合生元17亿澳元收购Swisse
Swisse Wellness于1969年成立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作为天然保健品品牌在澳洲本地颇有口碑,占澳洲本地保健品市场份额近16%。此前顺着中国刮起的“保健品热潮”而被中国消费者熟知,旗下产品护肝片、蔓越莓胶囊、液体胶原蛋白等瞬间在中国成为了“网红产品”。说Swisse是网红,主要是因为在该品牌最开始红起来的时候,中国的消费者只能通过代购、跨境电商才能买到其产品。
合生元已在2016年底完成对Swisse的收购, 让后者正式进入了规模更大、且更有活力的亚洲市场。收购共分两个阶段,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进行,收购规模共计17亿澳元。母公司合生元,也因不断扩大旗下国际健康领域品牌版图,于近期正式更名为健合(H&H)国际。中国消费者现在可以在国内各大商场、超市、药店等购买Swisse产品。
这波明星效应到底有多大?
三年前,Swisse在澳洲本地的竞争对手、另一大保健品巨头澳佳宝(Blackmores,ASX: BKL)就感受过这波来自中国的明星效应。当时,女星范冰冰在参加活动时,意外从包里掉出了Blackmores的维他命E面霜。这瞬间就在中国掀起了“范冰冰同款维他命E霜”的热潮。当时每月区区三千管销量的维E面霜,在被网友“八”出来后,一夜之间销量竟达十三万管。该产品之后也被调侃称为“冰冰霜”。
据了解,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半年,健合集团整体收入为人民币35.51亿元(约为6.78亿澳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婴幼儿营养及护理和成人营养及护理两大业务分别约占58.7%和41.3%。由于中国地区销售强劲,且澳洲地区表现超出预期,让Swisse保健品隶属的成人营养及护理部门销售上涨14.2%,至14.6亿元人民币。
健合集团首席执行官罗飞透露,未来集团将聚焦加强品牌宣传、营销活动以及研发能力,以扩张集团的全球版图,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集团竞争力,扩大全球业务版图。集团这时候宣布范冰冰为新的品牌大使,也符合其接下来计划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活动的策略。但是,获得了Swisse和范冰冰的健合集团,真的能高枕无忧,继续赚得盆满钵满吗?
健合集团(合生元)的“定时炸弹”
目前Swisse在中国的业务发展看似一帆风顺,顺带让其母公司健合集团收入大涨。但是仍有分析师依然对Swisse在中国的业务未来的利润感到质疑,主要是因为Swisse几年前签署的一份许可交易合同,该合同可能会影响到Swisse的新东家健合集团的利润。
据了解,Swisse与PGT Healthcare LLP(由保洁公司与以色列梯瓦制药成立的合资企业,下文简称“PGT”)于2013年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将由PGT帮助Swisse进行全球扩张。该公司在全球70多个国家制造和销售超过200多个健康医疗保健品牌。
保洁公司公告
(来源:保洁公司)
保洁公司当时的公告显示:PGT Healthcare将与Swisse合作,在未来几年内将后者旗下超过100种维他命和保健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双方计划先在亚洲和欧洲地区进行产品扩张,并计划到2020年底为止再将版图扩大20个国家。根据该协议,PGT有权获得Swisse中国地区业务高达50%的利润,预计将会于2020年开始生效。
兴业银行分析师Robin Yuen指出,PGT拥有Swisse中国业务的一个期权(option),该期权的存在很有可能会导致健合集团要从2020年开始,把Swisse中国业务利润的一半分给PGT。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今年5月,合生元(当时尚未更名为健合)披露了Swisse当年与PGT签署的合约细节,表示PGT通过该份合作合约,拥有Swisse在中国地区业务的一个期权,也就是赋予PGT一个选择权。
PGT拥有的期权可以让Swisse:
1. 将中国地区的活跃销售业务转让给PGT。把中国地区销售业务转给PGT后,Swisse每年将会从PGT处收到一笔固定的收入。该笔收入的计算方式是:Swisse在业务转让前的12个月,其产品在中国活跃销售所产生的营业利润的50%,加上业务转让后占其产品在中国活跃销售的净销售额4%-7.75%的佣金。
2. 继续运营中国地区业务,但是需要按照净销量来给PGT支付一定的佣金。根据协议,Swisse将要每年给PGT支付其产品在中国地区活跃销售净销售额的4.75%。
若用更简单的话说明这两个选项的话,一个就是PGT负责Swisse中国地区业务的运营,而合生元“躺着收钱”;另外一个选项就是Swisse继续负责中国地区运营,而PGT“躺着收钱”。据了解,该期权最早的执行日期是2020年9月,执行方需要提前12个月告知。该期权不会影响到Swisse运营的其他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
全球权威评级机构穆迪(Moody’s)今年5月也曾研究过该合作协议。穆迪表示,该合约不会“立即”影响到合生元目前的评级。穆迪副主席、资深分析师Gerwin Ho表示,在2020年9月之前,该option都不会影响到合生元的运营情况。
这言下之意就是,在2020年9月以后,该协议的存在是必然会影响到合生元未来的运营的,是一颗未来随时会爆发的“定时炸弹”。不过据穆迪调查,按照2016年的财务数据来看,2016年,合生元营业收入达65.0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9.54亿元;Swisse产品在中国地区的销售额占了合生元总营业收入的6%。也就是说,2016年Swisse中国地区的销售额大约为3.9亿元人民币,也难怪PGT会盯上Swisse在中国地区的业务。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Swisse,又或者说合生元,实际上在这项协议中并没有选择权。如何选择将完全取决于PGT的决定,而就算是PGT选择了第一个选项,对于合生元而言也不完全是个坏消息,50%的营业利润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几年是Swisse在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期,但过了这几年、到了2020年以后,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少,是否值得PGT负责承担一切运营风险,让合生元“躺着赚钱”,这个难题实则是落在了PGT头上。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时请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电话:
+613 9009 8818
地址:
Level 7, 342-348 Flinders St Melbourne VIC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