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春节重磅播出的另一部剧《大唐荣耀》。
本来并没有写它的打算,因为大甜甜的戏,一贯是有卡司、有名头、有投资、有宣传,唯独没有民心。

——敢不敢说人话?
——没有热度蹭不到热点写出来阅读数也不高,行了吧……
说真的,完全没想到大甜甜参与的项目能有这样的观众缘儿。于是后知后觉地去看了七八集,越看越纳闷:
哪有辣么好啊??
看看前几集,几乎就是国产粗制滥造古偶的样板间,毛病一样没落下。
特效不自然、抠图不仔细、审美奇葩的阿宝色调


能不能让我大唐的戏有点质感?

一千两银子一件的襦裙长这样,请问是找今年春晚的舞美给你做的吗?
骑马假
水下戏假

假得连敷衍都懒得
口型假
琴弦假——松得能拨出声才有鬼
这是琴弦啊?这是一帘幽梦吧
还有着实不富裕的广平王
太子府看来处境确实不妙,要不就是他家猫特别厉害
更别提双眼皮比栗小姐眼睛还大的大甜甜(哪个说我嫉妒?你厨来!)
和整容整到脸僵,还显得老10岁的舒畅
你觉得她是哭呢还是笑呢?
大概……是笑……吧

还有以上所有截图中饰品的义乌货质感。
这样的剧,要我昧着良心说制作精良?
臣妾做不到啊。
有水军?虚假好评?营销号?
有是肯定有,但也确实有很多自来水在四处安利推荐和打高分,你们到底看上这个剧什么了啊?
四五集过后,我大概明白了一些。
如果说《三生三世》剧组在关键点上做错了些事情导致开局惨淡,那《大唐荣耀》剧组
只在一个关键点做对了
,就赢得了美誉。

他们知道自己在拍什么
作为一部重度玛丽苏大戏,这剧的情节是不能深究的。随便举都是bug:比如广平王和杨国忠,一个是郡王,一个是宰相,居然可以抬腿就离开都城长安,想去吴兴就去吴兴,快马加鞭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能来回的吧?比如沈珍珠一个大家闺秀,跟广平王同行尚且表现出诸多不便,说跟乞丐混在一起就混在一起多日。
逻辑是完全没有。
然而,剧组深切地明白自己这部剧的使命是什么:
玛丽苏。
于是倾尽全力,专注于此。
像那些打怪升级剧跑去挖水渠搞慈善
盗墓剧主张献给国家
是肯定要扑到底的啊。
玛丽苏剧能做好玛丽苏这件事,把苏的桥段写好、拍好、凸显好,基本使命就完成了。
这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how?
《大唐荣耀》给出的答案是
好好写台词,演员不糊弄

先来看台词
虽然也有这样诡异的台词出现:
啊,我也不知道为啥于谦的父亲是王老爷子啊,哪怕你直接说是表侄呢
但是总的来说,这部戏的台词不仅说人话,而且文白恰当,表达到位。比如广平王不说话则已,说话一定不空洞、不乏味、言之有物又不蠢不犯二,别小瞧这一点,已经远超90%以上偶像剧。

像他说自己生在帝王家,是“一世荣华富贵,一世提心吊胆,一世不敢放纵感情”。
当然,还说得一手好情话。
图源见水印
不是说这样的台词多么出色,而是遣词用句中确实完成了对人物有力的塑造,为观众入戏提供了一定说服力,并加持了苏感。
很恰当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如果对我说的这一点没有感觉,可以去对比下《锦绣未央》的台词,应该能有所体会。
再来说演员
两位主演的演技多么精湛吗?显然不是,但他俩真的不糊弄。
看过了大糖糖的口香糖、大幂幂的不耐烦,你真的会被大甜甜的掏心挖肺哭戏感动那么一点点。

更别说她真的有少女的娇俏感,和少年的英气
然而妆太浓也是要命
着盛服的她也确实美艳,单从形象上也能满足观众的玛丽苏需求
而自来水的重点——广平王筒子,以新人的身份拿出这样的演技,确实力压无数竞争对手。
你要觉得这样的演技很寻常(当然我也觉得无甚了不起),不妨想想2016年所有热播偶像剧男主角的表现吧:黄轩的翻译官?张艺兴的二月红?还是罗晋拓跋浚?
自己争气,也是对手太弱鸡。
不糊弄的演技下,两个人还有CP感,也是苏到观众的关键。
谈情说爱前眼神就有来有往
开始谈情说爱那更是苏没边了
我一度觉得大甜甜跟谁都不会有CP感呢
而对新人的大胆选择,也扩大了这场苏的效应。(选择无背景新人恐怕也只有大甜甜有这个魄力了?)
用新人,客观上增加了观众的新鲜感,因为大家不熟悉新人的套路
想想观众对《九州天空城》里妖艳贱货的惊艳感
到《麻雀》时就差了许多
到秦明的时候已经有点厌烦他梗着脖子翻白眼了
而从主观上来说,新人急于上位,必定会抓住难得的机会表现自己,努力程度绝对远超已成名小鲜肉。
所以真得恭喜任嘉伦,他把握住了这个角色的苏,苏到观众可以忽略这部剧的种种平庸,宁愿沉浸在广平王这个一点儿也不新鲜的霸道总裁角色里,不能自拔。
也得恭喜大甜甜,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影视之路:找什么大牌众星捧月啊,总衬自己一脸土,提携新人才是你的归宿!
可话说来,即使拥有上面所说的不错的台词和演员,成功的角色和CP感,这部剧也绝对到不了7.2分的水准。
不吹不黑,6.5分不能再高。
有人说国产古偶堕落至此,这样的剧都算良心好剧了?!
这栗小姐可不能同意:国产古偶一向就是这么个粗制滥造的水准啊!
抛开童年滤镜,你觉得《春光灿烂猪八戒》值多少分?《武林外史》呢?《天地传说鱼美人》呢?
这些国产古偶们的品质,与如今的《三生三世》、《大唐荣耀》们,并没有根本上的差别吧?我们当年看那些,现在的孩子们看这些,挺公平啊。
要命的是,古偶之外的那些曾经频有佳作产出的剧目类型,如今都哪儿去了?
我们跟初中生高中生们挤在一起看人家的古偶剧,能觉得满意吗?
一部6.5分的剧被大家追捧,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6.5分之上,再无其他。
微博:@八卦家栗小姐
百度百家号:@八卦家栗小姐
想加入八卦社群请加微信baguajiabayiqie(八卦家八一切的全拼),或扫下面二维码。敲门砖:八卦家
八卦家
一切皆可八
长按二维码加人后入群
点击查看:

更多文章请查看往期目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