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的阳光向来是以“热情”而出名,但这一周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热情的阳光变得有些灼热,我们不得已将很多室外活动搬进了室内。虽然少了室外的自由奔跑,但大脑和手指却没有因此而停摆。我带着麦麦一起体验了一些清凉有趣的益智小游戏,轻松带来了欢乐,躲过了骄阳。
1
玩水
喜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给她们一盆水,她们可以创造出一方池塘,一条河流,甚至一片海洋。水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得享生命源泉的同时又可以带来无限的创意,生活,科学,真是样样都离不开它。
玩水是最方便不过的了,一盆水,一把勺子,一个杯子,一个小碗,一个吸管,最简单的,哪怕只有一双手,孩子们也能啪啪啪啪拍打半天,要的就是水花四溅在脸上身上的冰爽快感,好一个自得其乐心满意足!
如果天气不那么热,条件又允许的话,在室外戏水吧,下雨天看雨滴踩水坑玩泥巴,池塘边海边踏浪踩水花,或者再高级一点,来个充气小泳池,注满水,给宝宝们换上迷你小泳装,123往泳池里一放,那叫一个透心凉!
学习:水的流动,触感,手部力量
太过炙热暴晒的高温天气,玩水项目就被我搬到了室内,家附近的儿童科技馆,是我最常带麦麦去的地方。她总能熟门熟路找到玩水的区域,拍拍打打半个小时不停歇。家附近没有类似的儿童设施?没关系,自家浴室阳台后院都利用起来,往水里挤一点宝宝沐浴液,研究怎么样才能让泡泡飞满天,或者滴几滴食用色素,观察颜色在水中的晕染融合,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出门玩水晒成黑炭了。
2
玩彩色冰块
夏天怎么能少了玩冰块呢? 找来冰盒,用宜家八色水彩颜料挤入冰格中,加水搅拌均匀,晚上睡前放入冰箱,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能拿出来玩了。为了对比晕染效果,我找来两种不同材料的纸,一种普通绘画纸,一种厨房强力吸水纸,放在一起,用胶带将纸的边沿固定好,麦麦用手移动冰块,开始作画。
学习:美术,色彩,冰块融化过程,晕染效果,冰的触感
也可以用食用色素替代水彩颜料,颜色会更深。
慢慢融化的彩色冰块在彩纸上留下的特别的晕染效果,冰块融化,一幅特别的水彩画跃然纸上,纸张的不同,可以让他们通过最直观的观察,感受到色彩慢慢渗透在不同纸张上面的物理现象,以及色彩与色彩间混合所带来的魅力
特别想要提到的是,用胶带将纸张固定在桌子上非常有必要。你也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吧,正在画画的孩子突然出其不意的将纸张掀起来,任由颜料未干的画纸在空中挥舞。每次作画前都将纸张的四边用胶带固定在桌子上,既能减少纸张被孩子撕掉的危险,又能迅速快捷的收拾残局。更重要的是,减少这些不可控制的事情发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帮助他们更有效率的尽兴创作
3
冰块寻宝
冰块是感官游戏的绝佳材料,让孩子们在用小手指反复触摸的过程中去记忆冰块的温度和触感。这时如果再加入一些“小心思”,还可帮助他们提高更为细致的观察能力。我在冰盒内放入各种小物品,豆子,扣子,葡萄,西兰花,小米,叶子,手边能找到的我都放进去了。如果怕太小的冰块对口欲期的宝宝有吞咽危险,可以选择更大的冰块模具。
学习:冰块融化的物理过程,事物在冰块中所呈现的状态,感受冰块质地
我找来平时蒸杯子蛋糕的软胶模具,里面放上麦麦最爱的小猪佩奇还有乐高小人,准备和她来一次“拯救”行动。注入水,放入冰箱,几小时后就可以玩了。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我带着麦麦做游戏以来,她最为专注,坚持最久的一次。从我把冰块摆在她面前,到冰块全部融化这近20分钟的时间,她几乎没有离开过桌子,偶尔离开几秒,也会很快折返回来再盯着看看。透过冰块可以隐约看到里面的物品,这让见多了纯色冰块的她新奇不已,翻来覆去仔细看。我抓准时机,进行关键词轰炸,教会她指认冰块,葡萄,小米,豆子,叶子, 扣子等名词;凉的,滑的,透明的等形容词;摸一摸,融化,敲一敲等动词
冰块为什么是凉的呢?能否透过冰块看出里面冰冻的物品是什么呢?为什么冰块会融化?冰块融化后,里面物品的大小,状态会改变吗?怎么做可以加速冰块融化的速度呢?这些问题,相信大一些的孩子会给出他们的答案。
冰块慢慢融化,事物呈现出了它们最原始的样子。这样的等待过程,真的很有意义。
4
给冰块上色
画画是创造力的艺术,它不是只有正襟危坐拿着笔在纸上涂抹,也不是教孩子如何画得像,画得美,而是引导孩子尝试不同工具,打破局限,用不同方式画画。让他们觉得好玩,有发挥与想象的空间,爱上画画,才能画的更好,为以后打下基础。
我试过带着麦麦在废旧鸡蛋盒上画画,用汽车用乐高用手指用勺子画画,这次,我们依旧不走寻常路,用刷子在冰块上画一幅别样 “泼墨山水画”。
学习:体验冰块笔触,观察色彩与冰块混合现象
冰块表面过于光滑,本身并不容易上色,但上色后的冰块却因为本身的融化,颜色与水慢慢相互交融,呈现出很独特的色彩。冰块质地的改变,颜色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和平时在纸张上所呈现的不一样。这种“流动着”的画卷,还真是别有一番特色。
5
感知挤压吸水海绵
我找来厨房吸水纸,化妆棉,棉花球,厨房清洁海绵,外加一盆水,放在了麦麦面前。她看到水,不自觉地就把海绵往水放。
学习:不同材质的吸水性,手部挤压海绵出水的动作,双手合作
又干又硬又轻的海绵浸水后慢慢膨胀,用一只手拎出来后顿感又湿又重,麦麦试图用一只小手挤水,后来觉得不过瘾,两只手齐上阵。慢慢找到了其中的因果关系,沉浸在挤压—观察水流—浸入水中—拿起—挤压—观察水流—浸入水中的无限循环中
游戏过程中我不发声音不做评论,尽可能保护她的专注力,让她可以完全沉浸在观察中。后半段看她有些分神,我开始帮她进行“音”与“义”的关键词定位。她拿起海绵,我会说,麦麦“”起来;她开始挤压,我会说,麦麦在“”海绵”, 着重强调并加重动词部分的读音。当她把动作和词义联系起来以后,我开始主动提出指令,比如:请把海绵拿出来,用两只手挤一挤,再把海绵放进去,诸如此类,“音”与“义”就得到了很好的联系与练习。
6
彩色冰块笔作画
一岁左右的宝宝抓握能力有限,无法用两根手指进行精细操作和绘画,但有很执着于拿笔时候的感觉,所以我会提供可以用整只手掌来抓握的工具,比如手柄较大的刷子,或者用食用色素,冰格,外加冰糕棍,做了一个“彩色冰块笔”。手柄很长易于抓握,再加上冰块是由食用色素调配冰冻而成,随着冰块融化,轻轻一划就会在纸上留下痕迹,很容易上色。
学习:色彩晕染过程,美术,冰块融化过程
宝宝不受控,太容易忘我的挥洒画笔?那就搬到浴室里面吧,想怎么画怎么画,画完拿水一冲就好了。我们不用担心他们画的到处都是,他们也不用一直怕我们洁癖“唠叨”他们啦。
7
神奇的 “海洋宝宝” 
Water beads,中文翻译成“海洋宝宝”或“海精灵”,玩法很多,是感官游戏,科学实验的常用素材。它是一种透明,类似于固体胶的物体,本身如胡萝卜籽一般大小,浸泡在水里几小时后却会奇迹般地膨胀至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大小。
在使用时,需特别注意的是,没有度过口欲期的宝宝需要禁止接触此类物品,以免误食。购买时请一定通过正规厂家或者渠道购买,谨防“三无产品”。
学习:手眼协调,感官刺激,手指精细,想象力
对于没有度过口欲期的宝宝,可以试着为他们制作感官袋或者感官瓶。将Water beads 放进密封的容器中,透过触感以及视觉,同样可以刺激感官。
我将Water beads 提前12个小时泡发泡好,所有玩具准备就绪,开玩!麦麦早就看见我准备了,一直“谢谢谢谢”想要快点玩。
泡发泡大后的Water beads 软滑Q弹,宝宝的小手想要拿起来不太容易,对手眼协调,手指精细和耐心都是很好的锻炼。Water beads 从高空落下,弹力十足,在瓶中duang duang duang  的样子直引得麦麦蹙眉细看,觉得好玩极了,迫不及待继续投放。
给个勺子给个碗,练练打捞和运输动作吧!
Water beads 版“激流勇进”没玩过吧?看我如何借助小滑梯的冲击力,把你们这些小球组成的屏障冲毁击散!

用你最喜欢小猪佩奇还有各式小车,把小球们运输到各个地方吧。一辆车不够再来三辆!看你嘴里嘟嘟囔囔振振有词的移动着小车,真的很想知道,你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着什么呢,你要把车开到什么地方呢?
是不是简单,不脏,还好玩?如果喜欢,请分享转发吧,让更多的小宝宝也能在炎炎夏日感受到那一份清凉。谢谢大家。Happy Summer Time! 
最后来段视频轻松一下吧!

更多游戏
原创歌曲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