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的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China:Time of Xi)火了!这部电视纪录片一共三集,于10月14日起在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首播,覆盖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亿收视户。
据新华社报道,这是国际主流媒体首次播出全面、系统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节目
《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连续三天播出,深入挖掘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探索到底是什么在改变着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独特的经验能给世界带来什么,以及习近平本人的动力之源又是什么。
这部纪录片制作精良,视角独特,全面客观地展示着中国的样子,讲述着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故事,非常值得一看!
在这节奏紧凑的三集纪录片中,一些世界顶级的“中国观察者”用他们的精彩分享,让观众聚焦于一个个来自多个大洲的拍摄精美、人物导向的案例研究和独家档案资料,这一切为我们揭秘到底是什么让中国和她的领导人在这个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有如此作为。
该片由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主持,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想要了解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而这样丰富的视角让整部纪录片更加生动、亲切、引人入胜。

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1
People's Republic
人民情怀


(点击观看第一集)

     第一集《人民情怀》(“People's Republic”)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这一集讲述了几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故事,纪录了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切身感受,亲切生动,富有故事性。
这些故事贴近生活:从种猕猴桃的农民,到繁忙北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从心怀足球梦想的小女孩,到科技改变生活的小镇商店店主。
石大妈还记得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走访时来到她家中的情景,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个人就是习总书记:
这位客人仔细询问了关于她生活的各种细节:他就站在我家门口,我问别人,他是谁,从哪儿来。
后来,石大妈有了电视,每天看新闻。这才知道这位客人是谁:
三天后,村长给我送来了一台电视。现在我每晚都看新闻,也知道他是谁了。他是我们的主席,中央的。
《人民情怀》这一集还回顾了习近平的从政之路,并探索这些经验对他执政理念的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塑造了习近平的执政理念呢?

          镜头一转,画面转到了陕西延川县的梁家河村,习近平曾于15岁时来到这里,度过了7年的插队时光。
习近平在20岁时被选为村支书,从此开始了执政之路。他为村里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铸造厂和磨坊。
另外,他还组织群众修了一个淤地坝,为村民带来更多耕地。
梁家河村村支书说:
修这个大坝的时候,他什么也做了。车子也推了,土也掏了。总书记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所以大家对他才尊重和信任。

英国汉学家凯利·布朗说:正是因为习近平经历过苦日子,所以他在谈治国方略时才能非常自信。

作为中国当代的领袖,与农村之间建立真挚的情感纽带是十分重要的他经历过苦日子,中文说就是“吃苦”。
布朗说,这样的道义基础,让习近平在谈治国方略时非常自信。

1975年,习近平离开了这里,先后在中国五个省市任职。在中国每一级行政机构里都担任过职务。
美国公众智库罗伯特·库恩说:习主席曾任福建省省长、浙江省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从人口和生产总值角度看,每个省市的规模都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认为,中国培养政界精英的体制是非常完善的。
中国疆域辽阔、情况复杂,习近平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在应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挑战时,他能制定出更有效的战略。

2
Running China Now
大国治理

(点击观看第二集)
纪录片第二集“大国治理”深入挖掘中国当下面临的真正挑战,讲述了供给侧改革、科技创新、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案例,集中阐释了中国的新发展理念和成功实践。
经济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创新。如今,创新就像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流淌在中国各行各业。
主持人丹尼说:

China is not an importer exclusively; it is an exporter, not just of goods but of ideas.
中国不再是一味接受舶来事物,而是在输出自己的产品和观念想法。
推动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改革政策的重点,他曾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几个特点,其中一个就是:
在第二集中,你能从多个角度看到纪录片团队对中国创新、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等的解读,内容精彩、案例生动,真的不容错过。
3
All Aboard
合作共赢

(点击观看第三集)
第三集《合作共赢》(“All Aboard”)讲述“一带一路”倡议、肯尼亚蒙内铁路、中欧班列等故事,解读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
最后一集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所带来的影响力正如何改变内罗毕、威尼斯等远在中国万里之外的城市的社区和人民的生活,同时更深入地挖掘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要了解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人民的生活,最好的例子是非洲。
节目组采访了一名肯尼亚的女火车司机,伊丽莎白。她一张口就用标准的中文自我介绍。
她会说中文,因为她是在中国学习的开火车的技术。

她驾驶的列车是连接首都内罗毕(Nairobi)和沿海城市蒙巴萨(Mombasa)的蒙内铁路。
这条铁路于2017年5月竣工,是肯尼亚自独立以来最大的一项工程,而这正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
“自治号”快线是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之下中国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肯尼亚的铁路相当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但该国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改变现状。
2014年,习近平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中国承诺为项目提供90%的贷款,同时提供专业技术,并在中国培训肯尼亚技术人员。
像伊丽莎白这样的普通女性的人生因此改变。她兴奋地说自己学会开火车时,心情非常激动:

当时我真的非常激动,因为我从没想到自己能做这样的事。
而这条铁路给当地经济发展也带来无限机遇。以前,从内罗毕到蒙巴萨的旅途要24个小时,如今只要4个半小时。
节目介绍说,这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China's idea to re-link Africa and Europe with Asia via new infrastructure.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重新连接亚非欧。
而中国也正在把非洲经验,推广到全世界。

比如在埃塞俄比亚和老挝建铁路、公路、桥梁;
在中亚和南亚修建发电站;
在希腊和巴基斯坦修建港口。
美国公众智库罗伯特·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评价说:
“一带一路”倡议可能是自二战以来,具有全球视野的最重要思想之一。
纪录片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穿越8个国家的中欧班列将西班牙的红酒运到中国的故事:

正如主持人丹尼所总结的:
这是多年都未曾见过的,地缘政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承担新的角色。
一起来看看这部纪录片吧,为中国的“新时代”加油喝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