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哥学英语传07#,这是我要写的一个系列。基本上是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论和经历,希望能帮到你。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除了坚持不够,努力不足,方法不对之外,我们还会受到历来的经验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一种思维定式。
这些思维定式或者说,固有的观念,往往会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拦路虎,
像是冰雪地里打滑的骑车,用尽所有力气,但是前进却很艰难。
我们学习英语也是一样,有多少人,包括我自己,也一直把英语当作其他“学科”一样,做题,看很有深度的美文,死记大量并未真正理解的单词。
这是我们从小学校英语教育的思路决定的,我们的丝毫没有意识到,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其次才是一门学科。就像我们不能和文学和语文等同一样,一旦你开始像学语言一样去学英语,一定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这其实很简单,只是这么多年来学校用考试绑住了我们,一股脑地往前冲,都不去想,也没时间想,我们的出发点都是错的。

G哥一直教授口语,学习口语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是,长期以来的学习口语的思维定式,让我们学口语变得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01

那么我们来看看束缚我们的口语思维定式中的一种:没有外国纯英文环境,英语学不好?


说真的,在我上大学,见到很多说口语超级棒的,并且没有出过国的学姐,学长之前,我妥妥相信了这个命题十多年。甚至,后面在我学得不顺利的时候,我还很本能地用这个作为托词。


这个命题很多人深信不疑,至少认为它是口语学习的必要条件,所以外教在口语教学中会成为一大卖点,有外教参与的教学会更加受欢迎。外教一对一,外教小班教学,更厉害的,还有专门的学校建封闭式的浸泡式环境,里面只能说英语。


毋庸置疑,环境对于口语学习有很大帮助,想一想,在中国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不就是没有环境吗?但是,
如果我们把环境当作学好英语的充分条件,其结果就是,对于有些普通的你,无法创造语言环境,就不可能学好英语。
记得在去英国的时候,去了几所大学,我惊讶的发现,到处都有中国留学生,而且有时候还是“成群结队”的,中国人人本来就多,在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中国人的身影,但是当你真正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你还是会感到惊讶。


中国人“老乡见老乡“,自然就成一帮,在几个大学,我们都看到一些中国学生围在一起聊天,当然,是用中文聊。

我们一行人也很好奇,和”老乡们“聊了聊。发现他们即使在英国,除了上课,他们很多时候并不要用到太多英语。很多华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有些圈子还比较封闭。
一些英语不够好的学生就形成了一种依赖,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并不需要太会说英语来生存


还听到一个当地餐厅老板说,有两个来至福建的厨师,来英国工作了三年,英语还是只会简单的几句。“听”倒是可以听懂一些。这基本上不影响他们在英国的生活。


所以,有环境和没环境的区别在于:
环境本身并不能造就好的口语,只有但你真正有一种”不学就活得很艰难“的外驱力,环境的作用才会凸显出来。

如果告诉你:不学英语就没有饭吃,你会不会学?

跟你讲:你只要把英语学好了,就立刻找到世界500强的offer,你一定秒变学霸。

还有学生每次在第三人称后面动词掉“s”,如果告诉你,掉一次“s”,就扫一次厕所,你还掉不掉?


其实,那些我们平常看到,羡慕的海归们,他们在拥有环境,短时间内口语得到飙升,
这些都是在努力的基础上实现的,也大多要走出comfort zone,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浸在环境里,自动获得。
02
有没有好的语言环境本身就是相对的,意识到这一点,努力的必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之前看过一本书里面讲过一个有趣的学英语的故事: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英语学习的资源极其匮乏,连西湖也没有那么多外国人等着马云,在老外基本上要用“放大镜”去找的情况下,不出国要学好口语是很有挑战的。
一个退休老兵冒着“收听敌军情报”的风险,通过无线电收听外国的电台来学英语,声音断断续续的,强弱不一,结果也学好了英语,后面退伍成为了大学英语老师。


把环境的点弱化到极致,把行动的点放大到尽可能地大,那么,不管什么环境都是好的环境。而当真正有好的环境来了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走起来都带风!

03
G哥也看到过一些学生,英语基础并不好,就急着去英语国家,呆了一年,但是还是没学好英语。这是事实,也不必取笑。原因有如下:
001.待的时间还不够长。

002. 我们的中文和我们现有的认知水平,会成为我们学习英语的障碍。比如,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巧克力”,只是听说过,你去到超市,会先拿起很多东西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最终找到叫“巧克力“的东西。如果还不确定,你还会把上面所有的说明instructions读完。这个过程,你就在学习。
而如果你已经知道,看到过,也尝过巧克力,然后去一个美国的超市,你会很快找到巧克力(美国的巧克力和你见过 的巧克力并无二样),并且不会有太多犹豫就去结账。
你思考一下就知道: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认知和中文水平已经先入为主啦!这并不利于语言的掌握。当然类似的情况在口语交流中也是一样的。
就像我一直跟要出国的学生讲,去之前就先把口语学得差不多了,不要到了外国发现一堆交流障碍。把麻烦留在前面,后面的成长有了基础,也会愈发快些。
现在的语言学习环境不断在变好,这让刚刚毕业不久(不久就是有一段时间)的G哥羡慕不已。
外语资源不用你找,打开电脑,经常跳到你眼前;部分美剧,BBC广播的更新甚至都是与国外同步的;还有各种网络外教一对一的课程前两年就火得一塌糊涂。


所以,不要用“需要外语纯英文环境才可以学好口语”来麻痹自己。
学习英语,或是英语口语,本来就是一件只要开始,就没有回头路的事,
过分强调环境,无异于轻视努力本
PS:
001.下周要拍3期Carpool English,以后希望可以邀请外国好友来客串。
002.记得打赏,转发,点赞,么么哒

G哥,英语达人,简书作者,英语成长型写作者,持有TESOL国际教师资格证。公众号:G哥学英语(ID:G-English520),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竭我所能,只要出发,就会到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