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生孩子前我就听过来人说过: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真的是这样吗?
回想着自己生孩子的经历,真的无法体会到“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这句话。因为生孩子,自己的命差点儿没了,怎么可能还有比生孩子难的事情呢!其实,还没出院呢,我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大 O 刚出生二十分钟,护士小姐就要我喂奶,当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喂,也不知道能不能喂。我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乱了阵脚,不知所措。大O喝奶还咬人,我当时钻心的疼,一直咬牙强忍着疼痛,继续喂奶。喂了一会儿,她就被护士小姐抱去睡觉了。由于我生产时失血过多,哆哆嗦嗦的我被护士推回病房休息。我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可护士每两小时就跑来让我喂一次奶,我当时就受不了了。这是什么是人啊?让不让我睡觉啊!?!傻乎乎地我不知道这只是大O折磨我的初级阶段。大O出生后头四个月,我脑海里只有她哭的印象,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插播小窍门:新生儿最好裹蜡烛包,这样宝宝会有安全感,不会因为身体抖动把自己从睡梦中吓哭,而且还能保暖。宝宝可以睡得时间长久些,踏实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院后,我们全家开车回家。自打到家那时起,我们就把大O放到了她自己房间的小床里睡觉。而这个折腾人的大O恰巧和所有人睡觉的时间都拧着。每天晚上她一分钟都不合眼,除了喝奶之外,她就躺在自己小床上瞪着大眼睛看着天花板,怎么哄她都不睡。幸亏当时我妈帮我坐月子,无法想象自己一个人坐月子的妈妈们是怎么熬过来的。那时,她晚上不睡,而每天早上5点她准时睡觉,一睡就是一天,怎么叫都不醒。她睡我也睡,到了晚上她继续睁大眼睛,精神得很。当妈妈的都知道,新生儿时就是要每两个小时给娃喂一次奶。最开始大O还不会吸,慢慢地她学会了,但这喂奶的速度还是很让人吃不消。吃着吃着她就睡着了,我一把她放到床上,她就开始哭闹要喝奶。喂奶一喂就是1个多小时,天天如此,所以一天下来我和我妈能踏实睡觉的时候真的就没有几个小时了。就这样,我俩就在大O房间的竹地板上度过了将近4个月的夜晚。很多时候,实在受不了了,我就抱着她在摇椅上睡一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小给娃养成作息好习惯

我们终于见到曙光了!在大O 4个月的时候,儿科医生说4个月的宝宝就不需要喝夜奶了。
从4个月开始,我每天晚上都会和大O做同样的事情。晚上7点我准时用胶质手指套给大O刷牙龈、洗澡、读小儿书、唱儿歌,我把她放到小床上后,说句晚安我就转身走开,离开她的房间。
相关商家

训练娃睡觉的艰辛与分歧

本想着,这个时候可以帮孩子训练自己睡觉了,结果那时候我每天都把自己弄个头大。大O很倔强,一把她放小床上,她就嚎啕大哭,而且是不停地哭。大家也知道,老人们照顾孙子孙女和父母养孩子的方法不同,老人们就看不得孙子孙女哭,我妈不想让孩子哭,但她又不能做什么。于是乎就有了下面这样的画面,大O在她卧室里嚎啕大哭,我妈就在客厅沙发上悄悄地抹眼泪。这让我夹在中间,好闹心哦。最多一次,我让娃哭了2小时,最惨的一次,娃哭吐了一床。但为了早日训练她养成自己睡觉的好习惯,我们也豁出去了。就这样,2个星期后她不哭了,坚持就是胜利!

教训啊教训!

在大O 大约4个月大时,我们强行给她断了奶嘴,有时她睡觉吸着奶嘴,奶嘴一掉下来她就开始哭。我们本想着,不给奶嘴,她自己唑大拇指安抚自己睡觉吧。哎,结果悲哀了。其实等孩子长大了,奶嘴可以随时取走不让她用,可这唑手指如果成了习惯,不是想断吸就能断吸的。教训啊教训!!!

第一次吃辅食

4个月的宝宝可以吃蔬菜泥、水果泥和米糊了。估计和其他宝宝们一样,大O 最不爱吃豌豆泥。第一次吃豌豆泥的表情让我又觉得她可怜,又觉得她可爱。小眼泪吧嗒吧嗒往外挤,看样子豌豆泥真的太难吃了。

宝宝虽小,但心眼儿一点儿都不少

想必有老人帮忙坐月子的妈妈们都有体会,老人们爱抱孩子,还看不惯孩子哭。我妈就是这样,平时孩子一哭她就去抱。几个月下来,她的手腕得了腱鞘炎,连拿炒菜锅都费劲。虽然为了抱不抱娃的事情,我和老公也和我妈说过了很多次,但我们真的很难改变老人家的想法。在经过好几个月的磨合过后,我妈终于开始关注这个抱孩子的问题了。不管孩子有多小,他们都是会欺负人的。不信你就观察一下!我在大O旁边时,把她放在摇篮里摇晃着,她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也不哭。只要我妈在房间里,看见我妈,她就开始哼唧。小东西的!她知道我妈一听到她哭,就会来抱她,你说可不可气?!
就这样作为新父母的我们和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宝宝磨合着,同时我们也在和我妈磨合着。在美国,教育孩子是孩子家长的事情,所以在管理孩子上面,孩子家长说了算。但作为中国老人,不光要适应第一次作姥姥辈的长者,还要适应中西结合的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冲突。真的是辛苦老人了!
回顾:
👆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关键词“生活“,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商家
本文由【
亚特兰大华人生活网
】独家约稿、或整理编辑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