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i(id:yani3927) | 整编:黑门
转载请后台输入 授权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自杀”这个念头,居然如此普遍的出现在一个个正常人的脑海里!难道这个社会真的被精神类问题侵蚀的这么严重了吗?
不知道你有么有过自杀的念头?反正在我信主之前,在没有盼望的时候,好多次就想这么一死了之。
当我想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起了前段时间读的一本书——《忏悔录》
历史中有名的《忏悔录》至少有三本,一本是思想家卢梭的,一本是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一本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相比奥古斯丁,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更像是一个没走完的心路历程。他引用大量《传道书》的经文,多次提到所罗门。这和很多所谓“文化基督徒”一样,他们对基督信仰的进路是——“智慧”
而这些“智慧人士”确实比普罗大众要想的多。虽然阅读中我会有一种拿着地图走迷宫的感觉。但是读书,对于已经明白真理的基督徒而言,其价值在于“知己知彼,……”。因为就提问题来说,那些活跃在“文史哲书架”上的老爷爷们,确实是很厉害的。
托尔斯泰的人物小传
______
托尔斯泰的全名叫“列夫.尼古拉斯维奇.托尔斯泰”。他于1828年生于一个俄国贵族家庭。1851年,他在军队服役,同时开始写作。他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想自杀,却又找不到自己还不能够自杀的真正原因。他于1910年病逝,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跟妻子吵架而离家出走。可是,旅程刚开始,生命便结束了,那年他82岁。
托尔斯泰写了很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并人心罪恶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琳娜》、《复活》等。这位“东正教徒”也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我们常说的那句“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是出自他的《安娜.卡列琳娜》。他的小说几乎都被改编成电影拍了再拍。晚年,他以“爱的名义”开了一个农庄——“自由世界的农庄”。谁愿意来住都行。
我不知道这个“爱心之举”是否是被主记念的。就像我不知道这位老先生到最后,是否做出了“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这样的忏悔。(约翰福音16:8)
他的“忏悔”,更像是思想斗争
______
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是围绕着一个寓言展开。这个寓言是:话说一个旅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一只残暴的野兽追赶到一片空旷的大草原。为了避开野兽,他藏在一口干涸的枯井中。但是,这人朝下一看,有一条巨龙张着口准备吞掉他。于是他抓住井壁石缝里长出的一根灌木枝……
而这时,有两只老鼠,一黑一白,啃噬着灌木的根茎!就在这个时候,有几滴蜂蜜落在了灌木叶子上。他伸出舌头可以添到蜂蜜。他不能往上爬出去,因为有野兽,也无法松手,因为有巨龙,而自己手里那根救命稻草,却正要被老鼠咬断。
托尔斯泰说,他自己就在这样的处境下!
而他认为,其实每个人的真实处境都是这样的——面对“野兽、巨龙、老鼠、蜂蜜”。他总结人们面对这样的处境,有四种逃避的方式:
●  用无知逃避
这类人,根本没看见。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处在如此危险的境地。托尔斯泰说这类人集中在女人、小孩、愚蠢人的群体中(呃,居然有女人)。他们看不见野兽,也看不见巨龙和老鼠。因此,这类人只是自顾自的享受蜂蜜的甘甜。
●  用享乐主义逃避
这类人,虽然知道自己处在龙和兽的境遇中,但他们选择无视这些,只管舔舐蜂蜜。托尔斯泰引用了《传道书》8-9章的内容来描述这类人——“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
●  用“力量”逃避
这类人,会用自己的能力结束这个可怕的悲剧。而能力体现在敢于自杀!托尔斯泰一度认为这才是对的。他佩服这些人,觉得他们是最理智的。也就是说,这些人用自己的理性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然后敢于执行这个结论。他认为这是真正的“力量”。
●  用“软弱”逃避
这类人,什么都明白,但缺乏“自杀的力量”。托尔斯泰称之为不理性。也就是说,理性的话就该去死!知道了这些还不死,就是没有能力按着理性行事,所以是软弱的。
可惜的是,即使经过了这么深刻的分析,这位老人家依然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于是继续处在“软弱”之中!
为他叹息,为自己感恩
______
读到这里我真的很庆幸,我是一个知道答案的人。他说的困境是确实的,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在这样的处境中。我们无法靠自己的能力摆脱。我们每个人的龙、兽、老鼠、蜂蜜,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是前途的压力、身体的问题、爱情中的矛盾,或者是人际、经济、理想的难以实现……
最可怕的是在这一切之后,还有必然的死亡在不远不近的等着自己。生活中那一点点快乐暂时麻痹着我们。可是一场电影下来,一顿大餐结束,我们还是要回到无论挣脱的处境里。
然而这时,有一只手向我伸过来。这只手,是从这个处境以外伸下来的!这只手拉住这个可怜的我,使我不用自杀,也不用苟且在那一点点蜜里面等死!这就是救主,可惜托尔斯泰好像并没有明白……
猜想他背离主的原因
______
在他扑朔迷离的字里行间我观察到,他与耶稣之间的障碍可能有两个。
首先,他自己的迷失,在于东正教本身没有归正。他所处的教会环境无法给他提供清晰的对福音的认识——钉十字架的耶稣被那些错误的教义,错误的传统,如蜘蛛网一样覆盖着。托尔斯泰伸手进去摸了摸,好像摸到一点,但截止《忏悔录》,他并没有抓住下面的宝贝。
另一方面,在《忏悔录》的开篇,托尔斯泰就带着些许藐视记载了一件事——他的家人们虽然都说“信”,但却在其中一个儿子为信仰狂热的时候,全家给他起外号,一起嘲笑他!
他写到:“我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学习教义’和‘去教堂做礼拜’都是必要的,但勿需太认真!”从此,他说自己的宗教热情逐渐减退。乃至这个一出生就受洗的托尔斯泰,却在上大学二年级时弃绝了从小接受的一切教义。
为此,托尔斯泰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跟哥哥去打猎,晚上睡觉前他跪下祷告。起来后哥哥说,“你到现在还在祷告?”然后,一夜无语。从那天开始,三十年了,那人再也没有祷告过!
确实,这显明那人并那时的托尔斯泰,都没有真实的信心,要不然也不会被绊倒了一直不再爬起来。但我想,这个问题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此在《忏悔录》的第十一章他又说:当我看到拥有信仰的人们的所作所为,与其信仰背道而驰时,这些信仰让我感到多么厌恶,似乎没有任何意义。而一旦看到那些真正遵照信仰生活的人们,它又对我充满了吸引力。
自我省察,安慰他人
______
其实,对于一个已故的人,评判他的信仰对他自己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更必要的是自我省察——最绊倒人的,还不是你说错了,而是你说的对,但所作所为却完全不符合自己所说。
其次,我们要留意身边这些“有力量的人”——一旦他们思考的够多,够深,一旦生活的境遇把他们逼到必须面对生命之意义的边缘,他们也许就会动自杀的念头,甚至付出行动!
最后,我们要为自己感恩!今天的我们能听到纯正的道理是多么有幸,我们是一群已经知道答案的人。我们当带着答案,带着从基督而来的爱,走向人群,安慰那些因不知道真理而被魔鬼与自己的罪愚弄着的人。跟他们说,有一份爱,是舍命的爱,可以医好伤心的人!
我承认在我心灵深处
有一个填不满的空处
唯有上帝能将它填补  使我心满足
除了上帝无人能填补  心灵的空处
今日经文美图
(高清原图可关注黑门甘露微博)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
|启示录 21:4|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