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与他车厢中私奔般恋爱,
再挤迫都不放开。
——《少女的祈祷》

● ● ●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在玉泉路以西的两棵白果树下举行了开工典礼。如今,288个车站、19条线路、574千米的轨道组成一张缜密的运输网,每天运送着相当于一整个莫斯科人口的客量,精确的运行时刻加重了车厢内的焦虑感和疏离感,而身处其中的情侣们总能找到一种独处以外的情绪,来“点缀”这段沉闷而冗长的旅程。
● ● ●
2016/9/13,8:44,说悄悄话的情侣。 
2013/12/7,10:10,地铁10号线团结湖站,电梯上的蜜吻。 
2008/6/3,15:20,地铁5号线。 
2011/7/20,16:13,地铁八通线。
2012/4/18,16:31,地铁1号线站台,一个拥抱便可勾销掉一整天的疲倦。 
2013/4/18,18:30,地铁四惠站,站台上热吻的中学生。
从2007年起,摄影师张星海开始频繁出没在地铁中,习惯性地用镜头记录这个特殊的城市生态。这些穿梭于地底的情人们似乎有着千百种模样:互相蹭着鼻尖等待下一辆列车的到来、在拥挤的车厢里默然对晤、将彼此拴在身上直到换乘提示或孩子的响声惊扰他们……所有画面交织在一起,证明了“围绕着地下展开的情感生活也可以是狂热而多样的。” 
雀跃、甜蜜、挣扎、幻灭、冲突、漠然……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镜头总能从人潮中捕捉到那些“能够证明他们相爱”的证据。张星海曾拍到过相拥的老人,但只此一次。“我想,老头要么是喝高了,要么是生病了”,他猜测,“因为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不是这样的。” 
2016/7/9,13:16,相拥的老人。
2014/4/30,13:28,地铁2号线,“穿过脑海”的目光。 
2007/8/20,15:00,地铁八通线,一对情侣在车厢中打盹。 
2016/9/1,14:48,一对上班族。小伙子也许是女生的恋人,也许只是她的同事。  
2014/12/25,21:00,地铁10号线,所谓“站着都能睡着”。
2010/12/6,8:58,地铁八通线的早高峰,车厢不可避免地变得拥挤,但也出奇的平静。车厢的一角被无意识地分割成一台三幕剧,左边的男士埋头阅读一份当时还未停刊的《京华时报》,中间的男子和右边的情侣各自陷入思索。
2014/4/8,9:45,腊八节。距离春节只剩下21天,地铁里一对夫妇若有所思。
2016/4/25,10:49,穿情侣装的夫妻。 
2016/12/14,16:21,地铁八通线。 
“作为一个摄影师,你总是发现,你遇到的都只是一些普通人。他们和你我一样,不总是笑脸迎人,或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完美的情侣只存在于电影之中”,而这正是拍摄地铁的迷人所在,在地平之下漫无目的地游走,又时刻保持观瞻。“只要是我看到的、想要永久保留的画面,我都会想办法把它变成薄薄的时间切片。”
2012/10/9,17:15,1号线国贸站,一对年轻情人似乎在争吵。这是最能击中摄影师的一张照片,“爱情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2011/1/17,17:29,地铁10号线国贸站,一名男子不知是生病还是醉酒,他的爱人陪伴在他身旁。
2010/12/20,18:00,地铁国贸站,男生为女生擦泪。
2012/6/21,18:44,地铁10号线国贸站,晚高峰时段,涌动的人潮外一隅安静的角落。
2015/2/14,12:50,情人节,地铁四惠站,准备参加动漫展的二次元男女。 
2012/12/23,19:16,寒夜里相映成趣的一幕:“儿子是母亲的情人,男人是女人的儿子。”
2014/6/3,19:23,地铁八通线。
2012/4/21,9:58,地铁1号线复兴门站。进城打工的二人也许已经很久不见了。
2010/9/29,19:04,地铁八通线上,玩味的对视。
2016/3/8,20:54,八通线四惠东站,一对颇有童趣的情侣。
2012/12/27,21:40,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休息中的人们。
● ● ●
你以为这只是地铁,其实这就是北京,每一天,这里都上演着与时间重叠的爱情故事,平凡,真实。绵密,细致。日常,但又千变万化。它们叙述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不管在早高峰还是晚高峰,不管坐着还是站着,我们都想创造联系,我们需要彼此。” 
摄影 / 张星海
编辑 / 简晓君
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别人的地铁爱情故事
点赞最高的,小编为你准备了神秘的七夕礼物!
看客栏目长期征稿,形式包括且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
投稿请致信:[email protected],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质量提供稿酬。
其它合作、建议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