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你和我一起动身,目的地是与中国盈江那邦口岸仅一水之隔的缅北小城拉咱。在此之前,你可能已经在电视里看到过纵横布局的战壕,地雷炸毁的残肢,步枪和RPG火箭筒。而现在,我正置身其中,记录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记录一件未曾理解的战事。

● ● ●
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的纠葛由来已久。1962年,缅甸军政府试图对缅甸各少数民族进行同化,随后,克钦独立军坚决提出克钦邦独立自决的诉求,自此双方冲突不断。2011年,双方再次发生摩擦,随后升级为战争。2017年6月,摄影师来到这片战乱之地,记录下克钦独立军的前线生活。 
● ● ●
从昆明往西约800公里外的拉咱是克钦独立军的大本营,由班长金卡利带领的前线小分队就驻守在其上一个山头上。“在缅北有一个说法,鬼都怕我们当兵的。”他戳熄手里的“一枝花”牌香烟,转身爬上瞭望塔。
金卡利制作了一个稻草人用以迷惑敌人。一个人巡逻的时候,他一定会带上稻草人。远处3千多米的山梁上就是缅甸政府军。
今年是金卡利(化名)加入独立军的第五个年头。2011年战乱再起,从小长大的村子被炮火湮灭,金卡利成了孑然一身的难民,无奈之下决定参军。
阿灿(化名)2010年加入独立军。除了“33岁,未婚”以外,阿灿不愿多谈。
阿超在拿着RPG火箭筒在战壕里巡逻。
克钦政府规定,每户家庭必须有一人参军。为了让弟妹上学,阿超读到七年级便辍学去参军,那年他17岁。因为个头高的缘故,阿超在小分队里负责RPG火箭筒(便携式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
除三人小分队外,驻守在这个片区的还有其余两人,他们被安排在密林的更深处,密布的地雷将他们和前线小分队隔绝开来。士兵们再三叮嘱来者不要随便走动,“前些天刚炸死了一头野猪”。
 图为战区医院里,一名被地雷炸掉双眼和左手的前线士兵。双目失明后,他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只能通过别人提醒才知道时间。伤口发痛时,他便到圣母像前祈祷。
 图为战区医院外,一名被地雷炸断左腿的前线士兵。装上假肢后,他可以骑摩托车了。
战争对前线驻扎部队来说就像一台绞肉机,身经百战的老兵可能会因为一颗不知来处的流弹而死,昨天一起抽烟玩笑的兄弟可能第二天就再也看不到,睡觉时可能会被敌方侦察兵抹脖子,一轮火拼可能导致整个建制的伤亡。 
三人小分队在战壕中演练作战计划。
没有人知道战斗何时会发生,从2011年开始,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大大小小的(战斗)几乎每个月都有。也不固定在哪里打,辖区各营地前线都有可能。” 
一杆枪,4个弹夹,120发子弹,4个手榴弹,一个10斤左右的水壶,是每个士兵的全部装备。 
 枪支射击后要及时擦枪,否则很容易生锈,按照军规,士兵每周必须擦3次枪。阿超用牙刷蘸上柴油来清理枪支内部,防止生锈。 
简陋的厨房里随地摆放着几个被灶火熏黑的炊具,切菜只能用随身佩戴的军刀。
前线士兵在厨房内吃午饭。
厨房外的仓库里摞着几袋大米,底下是一排排没有用完的地雷;蛇皮袋包着的是手榴弹,上面的数字“7”表示它会在引爆后的7秒内爆炸;一捆散乱的地雷引线隐没在鸡群活动的草丛中。
到了休息时间,班长金卡利警惕地望着远处3千多米的敌人阵地。
入夜,漆黑一片的营地逐渐无话。茅草为顶、竹片为墙的“房子”营造出某种意义上的蔽所,而黑夜却无法卸除他们的警备。
晚上,金卡利在碉堡里点着蜡烛放哨。碉堡由木头和土搭成,可以避免炮弹的轰炸。
● ● ●
 金卡利用晒干的米饭粒喂鸡,在物资匮乏的日子里,鸡蛋是重要的补给。
“来前线已经7个月了,我还没见到过长头发的人(指女人),唯一和我们不同的就只有这些母鸡了”。营地旁几个朝天叉开的竹编里放着茅草,士兵们养的3只母鸡可以在里面下蛋,等鸡长大了就可以吃肉。 
 金卡利制作了一辆飞机模型,“飞机”在风中晃来晃去,天上的老鹰就不敢来捉母鸡。
背着枪站岗、巡逻、吃饭、睡觉,日复一日的驻守加重了深山密林的寂寥。一次下山,金卡利在村里领养了一只小猫,当被问起小猫的名字时,金卡利摇摇头,“又不是小姑娘,怎么会给猫起名字。”
阿超抱起小猫。
● ● ●
不久前,金卡利梦到自己抱着妻子睡觉,梦里妻子的手很冰,醒来后,金卡利发现自己摸着的是冰冷的枪。按照规定,前线士兵睡觉时必须抱着枪,以便随时战斗。
“我还梦到过她们和我吵架,怪我5年不回家。”2015年,金卡利因为没法轮换而缺席女儿的婚礼,遗憾加重了他对战争渗透的实感。“每次行军路过村子,就感觉回到家一样,虽然村庄里一个人也没有了。”
阿超刚刚和家人通过电话,他在电话里嘱咐弟妹要好好读书。挂掉电话后,他喝了一罐啤酒,“如果没来这里,我应该会读很多书。”提起爸妈,阿超眼里突然噙满泪水,等战争结束,他只想回家种地,好好孝敬爸妈。
参军以后,阿超很少看书,除了床头这本讲射击技术的书。
山里信号时断时续,阿灿只好举高手机寻找信号。他每个月都会给家人打两次电话。
● ● ●
傍晚时分,阿超一个人坐着抽烟。
虽然和政府军对抗了60余年,但克钦独立军从未有过一架飞机和坦克。财政紧张,加上国际上的“反政府武装”的角色,让克钦独立军没法置备大型武器。 每个月(折合人民币)50-100元不等的薪水让金卡利觉得“连烟钱都不够”,但如果自己在战场上牺牲,家人可以得到10万到80万(缅币)不等的赔偿,“那样他们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 后 记 /
克钦族多信仰基督教。
离开拉咱那天恰好是礼拜天,路上,我遇到一个克钦士兵,他身上背着一支吉他,左手拿着圣经,右手扛着枪,带着一身尘土匆匆赶往教堂。
摄影 / 赵小明
编辑 / 简晓君
看客栏目长期征稿,形式包括且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
投稿请致信:[email protected],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质量提供稿酬。
其它合作、建议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