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篇深度报道,重新定义中国创客
    本文作者 真格天使投资基金创始人 徐小平
2015年初,新京报社长戴自更邀请我做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导师,因为对新京报的热爱和对戴社长的景仰,加上还可以跟柳传志、李开复、俞敏洪等大人物一起照相并登在报纸上,当时就欢天喜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然,我之所以担任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导师,真正为之激动的,还是因为新京报这样影响力巨大的主流媒体,能够为风起于青萍之末、正在吹遍中国的创业、创新风尚,带来一股令人振奋、使人耳目一新的力量。
这是两年前的事情。短短两年来,中国的创业创新可谓波涛汹涌,高潮迭起。各种各样的创新模式、发展速度、融资金额、创富神话,每天每日都在刷新昨天的记录、沸腾参与者的热血、刺激旁观者的神经。双创热潮,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中国,重新定义数以亿计当代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作为一个创业创新实践的积极参与者,我常常对自己有一个惊奇的发现:身为60高龄长者却似乎拥有16少年般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也许,这是因为我给自己注射了满满的“创业荷尔蒙”原因吧!
创业创新是新时代青年人人追求的梦中情人。但正如“梦中情人”这个成语的本质,并不是所有拥有并敢于追求梦中情人的勇者能够得到自己的所爱、能够拥吻自己的所求。伴随那些激动人心的成功传说,是大量令人惋惜的失败故事。创业创新是一种个人素质的十项全能竞技、团队征伐的十八般武艺血拼,要想获得创业创新的成功,除了精神激励和价值引导之外,我们还需要创业常识的教育、创业技能的培训、以及舆论的引导、媒体的督看、成功创业经验的分享、以及……新京报对“中国创客”的呼唤、新京报对中国创业的深度报道、新京报创客导师们经验和智慧的分享奉献。
新京报是市场化媒体里最有专业和最有使命感的新锐报纸。这些年,几乎所有公共事件里,读者都能感受到新京报的良知和责任,使命与担当,都能感受到新京报的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新京报对创业的报道,有鼓励和褒奖,但也有揭露和针砭。新京报对于创业的报道,继承了新京报深度而新颖、尖锐而客观的风格,从大众媒体的角度,为创业圈带来了新的思考。
本来,对于戴社长的邀请,我是带着拉拉队的心态入场,但却被新京报影响力的正能量牵引,不知不觉中,我也赤膊上阵、下场搏击起来。我出席新京报的各种活动演讲,接受新京报的创业采访,帮新京报寻找优秀“创客”,为新京报推荐我觉得有益的创业信息和资源……而且,“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竟然利用创客导师的身份,“举贤不避亲”地推荐了好多真格基金投资的优秀项目,参加“寻找中国创客”的活动和年度评选。据说我的推荐得到了戴社长和各位导师一致公认的点赞。我不知道他们是碍于情面出于无奈呢还是真的觉得这些项目不错?好吧,为了中国创业创新事业,为了新京报倡导并褒奖的“中国创客”,我愿意牺牲自己从不以权谋私的“清誉”,继续大力推荐我认为优秀的创业项目。
2015年,也许是中国创业最值得记载的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而新京报年初才启动的“寻找中国创客”活动,到了年底,在全球瞩目的互联网大会期间,在乌镇举办了第一届颁奖典礼,而且似乎这个颁奖典礼会一年年举办下去,发挥着激励一代代优秀创业者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
据说,新京报自称他们搞的路演项目,是“中国最豪华路演”。豪华?如果这只是指导师阵容最强大、投资机构最有钱,并不能打动我的心。我心中最豪华的路演,应该是指参与路演的创业者们,拥有最尖端的高新技术、提出最独特的商业模式,掌握最敏锐的市场嗅觉,组合最牛掰的合伙团队,并能够从中诞生最强大的新兴企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豪华路演、最豪华展示。毫无疑问,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的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创投界万众瞩目的明星项目,成为投资机构和创业者对接的一个体系,成为创业者们长袖善舞的精彩舞台。
我相信在“寻找中国创客”的过程中,我们都能参与中国经济升级换代的创建进程,见证中国从梦想走向梦想,迈入中国梦的最深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上网困难户”古巴的互联网创业故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