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自更在寻找中国创客第二季颁奖典礼上演讲)
每日一篇深度报道,重新定义中国创客
    本文摘自《寻找影响未来的伟大公司》
在寻找中国创客第一季图书《寻找影响未来的伟大公司》一书的序言中,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向读者阐述了寻找中国创客的缘起、成立过程和愿景。作为报社转型以及多元化战略的探索,寻找中国创客依托资源优势和新闻专业能力,搭建了一套报道、交流、投资的完整体系。“我们希望通过寻找中国创客,为创业者画个像,树个标杆,同时营造全社会的创业氛围,呼吁影响未来的伟大公司诞生。”戴自更如此分析这个活动所呼应的社会使命。
以下为序言全文:
新京报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创投领域的?
戴自更:我本人有不少创投界的朋友,一直有交往。大约2014年下半年,渐渐萌生进入创投领域的想法。2015年初,编辑部策划了一组新春走基层报道,主题是“寻找新青年”,报道把“新青年”定位在青年创业者这个群体身上。报道刊发后,社会反响非常好。也是那年的3月,“双创”写进了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两会闭幕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又正好点了我们的记者提问。这是26年来都市报首次获得总理提问的机会。他在回答我们有关网购的问题时,不但阐述了“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其中也提到创业。
这就是“寻找中国创客”项目开始的一些缘由?
戴自更:对。两会后,在报社有关会议上,我提出了要做创业报道、最终介入创投领域的设想。接下来,我们开了多次策划会,5月21日,正式启动“寻找中国创客”大型创业报道及大赛活动。这既是对双创的一种回应,实际上也有一些更深的思考。
新旧媒体融合是媒体转型的一个途径,而利用媒体现有的品牌和资源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也是一个途径。我们平时更多地讲前者,而后者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新闻集团是媒体,但它还有其他产业,雅虎是媒体,雅虎还投了阿里;IDG是媒体,它还投了很多著名的互联网项目;现在的FB、谷歌也是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自有资源去投资新媒体、甚至其他产业?阿里巴巴是做电商的,现在它已经涉及很多领域,包括媒体,而我们这些做媒体的,为什么不可以在其他领域去寻找机会?
创投产业比起其他投资,更多的不是资金,而是眼光和机会成本,包括传播资源,而这是我们固有的优势所在。因此“寻找中国创客”是报社转型以及多元化战略的探索。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您认为与其他创投机构相比,新京报做创投平台的优势在哪?
戴自更:信息、资源、品牌、资本,这是新京报做好创投项目所具备的四个优势。新京报是媒体,可以通过对创投领域深入的采访,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对一些创业企业的现状和走向更为了解。新京报作为一家主流媒体,可以邀请到国内最有影响的企业家和创业大咖来担任创业导师,把媒体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资源优势。作为主流媒体的一员,当新京报去报道创业企业、或者创投领域的新闻时,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是新京报品牌的力量。这也是普通创投机构很难做到的。最后,新京报除了自身积淀的资金外,也有能力调动其他的社会资本为创业企业服务,形成资本优势。
除了推进新京报自身转型,您也曾提到“寻找中国创客”的社会使命。
戴自更:是的。我们希望通过“寻找中国创客”为创业者画个像,树个标杆,同时营造全社会的创业氛围,呼吁影响未来的伟大公司的诞生。
我们理解,“寻找中国创客”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报道,对于双创和互联网+的热潮,作为媒体要广泛的关注和报道;第二是构建交流平台。举办“寻找中国创客”活动,再依托这个活动,让媒体更深度地通过活动与创业企业、创投机构以及行业中的领军人物产生更多的交流;第三就是我们要参与到整个创业创投里面去,要进行包括投资在内的资源整合。从报道、活动再到投资,这是一套完整的体系。
当然从更大的方面讲,新京报有服务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的任务,助力新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经过改革,综合国力,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要想保持持续发展,原有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第四次科技革命,需要借助新经济,尤其是创新性经济。作为媒体,应该呼唤这个时代的到来,拥抱这个时代的到来。中国是计划经济占很长时间的国家,自由创业思维一直受到压制,作为媒体,要勇于去呼吁、构建创业、创造的价值观,只有自由的创造,才能把我们人类解放出来。这也是我们新京报的使命。
那您心目中希望寻找到的中国创客是什么样的?
戴自更:我认为,可以冠名为“中国创客”称号的,应该是能够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企业。简单些说,“中国创客”大致有这样五个标准:一是在科技领域有较大突破,代表当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或发展方向的;二是创建新的商业模式的;三是对固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变革的;四是国外已经存在,但结合中国实际,在规模上、品质上能够超越的;五是有服务人类的伟大理想、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从去年5月启动“寻找中国创客”活动后,新京报每周都有大量关于创业领域的报道,每期都会围绕一个专题展开,既有高端访谈、行业分析、创业故事、活动报道,内容形式多样而且成体系。
戴自更:这本书所集纳的就是2015年“寻找中国创客”第一季的报道。这期间刊发了近30个专题,150个版面,报道了200个创业项目和它们的创始人,报道了十多位导师,及其他们有关创业的故事和创业的思考,还有大量的导师和创业者的现场交流和对话,在国内的创业报道中,如此系统性、大规模、有深度的报道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这有赖于新京报一直以来的新闻专业能力。它包括导师访谈、行业纵深观察、创业公司报道、新锐投资人访谈、调查类报道等五大版块。像导师访谈,我们会让导师们向创业者分享创业经验、以及企业家成长的思考,以及公司管理、对大环境的把握这些话题。行业纵深观察,则是每期找到一个热点话题,针对不同细分领域的创业,采访这个领域的领头创业者、投资人,做纵深扫描。在创业公司报道中,我们每期会选择1-2个创业公司采访。从团队背景、商业模式、到市场策略、用户增长、投资人分析等方面,剖析、分享当下最新鲜、有价值的创业项目。在新锐投资人访谈中,我们会请投资人针对某一个话题分享观点。
我们的调查报道做得还是很有特色的。比如2015年上半年创投界热情高涨,很多创业者凭借讲故事就能拿到融资,然后烧钱买用户,有一点数据,再融下一轮。这种商业模式在投资界被称为“2VC”,新京报是第一个揭发这个现象的。“一亩田造假风波”就是新京报记者在新发地做了简单的调查后,推导出真实的结果。后来其他媒体也一起跟进,发现这个公司确实存在严重数据问题。但一亩田并不是个例,新京报记者在后续的采访中发现,这是个行业问题。2015年9月,刊发的“O2O刷单”的稿子,引发国内创投界对O2O造假热潮的反思,也刺激投资界对烧钱模式的反思,进而引发所谓的2015年下半年资本寒冬。所以说,媒体的客观思考、调查对创投界的帮助是非常有价值的。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用专业主义的态度进行创客报道是新京报与其他创投平台最大不同?
戴自更:与其他的媒体的创客报道相比,新京报在“寻找中国创客”报道中一直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现在很多新媒体的创业报道浅尝辄止,依靠单方信源,甚至有的平台承诺给创业公司背书。“寻找中国创客”平台则是依托新京报,在报道中多方采访求证,按照新闻标准写作,所以报道极具公信力。
除文字外,我们还投入专业的视频团队、摄影团队,实现报纸、网站、公号、以及其他合作移动平台的全渠道传播。对采访过的创业项目,我们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包括导师论坛、沙龙等多种形态,持续为这些项目提供扶持。可以说“寻找中国创客”是一个有观点的创投媒体平台。
谈到这本书,您认为出版它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哪里?
戴自更:这么多优秀的创业导师,这么多优秀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他们的真知灼见汇集到同一个平台,这在以前是没有人做过的,相信它们可以给整个中国的双创事业带来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像马云在第一届“寻找中国创客”的颁奖典礼上讲,阿里巴巴有今天,犯的错误肯定比别人更多,但他们“从失败中总结,在失败中反思自己的错误,肯定也比任何人多。” 这点给现在的创业者们很大启示。
老柳(柳传志)从第一代创业者的角度谈他的人生经验。他鼓励创业者,要想创业成功,就要往高跳,夹在中间是不行的,谁能熬得住谁最后就能成功。
徐小平认为,创业者的生死与资本寒冬无关。“最伟大的营销是踏踏实实地把产品和服务做好,这是一个最根本的价值观”。
雷军则建议创业者们“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你都要享受这个过程。创业跟痛苦是一起发生的,所以,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作为投资人的熊晓鸽也认为坚持十分重要,他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创客首先要有梦想,要有激情去实现这个梦想,同时非常重要的就是坚持”。
还有李开复,他对投资者提出了忠告,直言不讳地说,“土豪型”投资一定会付出代价。“没有经验但自认为懂的投资人,最后一定会赔钱”。创客导师们的这些话可以说指明了方向,至少提供了特别好的启示。
您刚才讲到做“寻找中国创客”是为了构建一个交流平台,怎么理解?
戴自更:寻找中国创客”首先就是个行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风口上的一些问题,创业者和投资人可以从各自角度进行交流。我们做过很多专题,比如健康、直播、文化、教育、人工智能。还有和区域相关的,比如上海、深圳。这些都是我们提供的行业信息交流平台。
同时我们也组织业务探讨,应对创业者一些正常业务管理方面的诉求。比如创业企业如何管理?怎么做架构?用什么样的股权设置激励更好?还有比如创业企业怎么来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怎么跟投资人打交道?怎么能更好利用政府的相关政策?针对这些创业企业里普遍都有的问题,我们会搞一些小范围的沙龙。邀请一些官员,邀请一些创业的企业和投资人,在小范围进行探讨。这是业务交流平台。
这个交流平台的第三个功能是根据创业者和投资人的需求,通过我们活动促成他们之间的合作。你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融到资?能融到多少钱?这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和投资人沟通。而我们自己,也有了成立基金的考虑,跟其他投资人一起来为创业企业提供辅导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还在搭建一个投资平台。
在“寻找中国创客”活动中,邀请到了国内顶级创业大咖和杰出企业家做导师,是怎么邀请到的?
戴自更:最初在第一季中我们邀请到十位商业领袖、投资人担任“创客导师”,到今年第二季增加到十五位。在这些人中,像柳传志、王健林是老一代创业者,他们既是企业家也是最早的一批中国“创客”。像马云、郭为、俞敏洪、雷军、周鸿祎都是知名企业的创立者。徐小平、李开复、熊晓鸽、沈南鹏等则是投资人。
像第一季,我们邀请到的十名创客导师,以前就是我们经常采访报道的对象。这些企业家一直与新京报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我们的报道或多或少的在他们心中有些印象。他们认同新京报的办报理念、价值判断,觉得新京报是当下一家有公信力、有态度、有影响力的媒体,愿意为我们举办的“寻找中国创客”这样的公益活动站台或做些贡献。
而我在媒体圈这些年,与这些商业领袖多少有些联系。像俞敏洪、徐小平、张近东、李开复、郭为、周鸿祎、毛大庆这些企业家和投资人,一直都有联系,也比较熟悉;如马云马总,现在名满天下,位高而名盛,但见故人相邀,也答允了;还有如柳传志柳总、王健林王总,我是一向钦仰的,以前或采访或拜望,多有受教,他们觉得我做个媒体人已很不易,也给予了支持。还有如沈南鹏、熊晓鸽、阎炎等著名投资人,这之前并不认识,但当我把意图和想法告知他们后,也欣然应允。因为有他们,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才能一出生就风华正茂,才能先声夺人,很快形成影响力。
这些大咖除接受“寻找中国创客”专访外,还参加了“寻找中国创客”举办了很多场次的活动、沙龙。
戴自更:在第一季中,我们举办了5场千人落地论坛活动,还有数场小型沙龙。柳传志、雷军、周鸿祎、李开复、徐小平、熊晓鸽他们均参加了活动,还和我们的观众分享了心得。可以说,每次我们组织的千人论坛的话题都受到各类媒体的追捧,很多最终形成社会共同探讨的话题。由于每场活动参与的嘉宾、人员自己也会自发传播,这些活动也常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年12月16日,“寻找中国创客”第一季在乌镇举办的收官活动。此前参加报名的有3000多个项目,“我们筛选了200个参加路演,这200个项目参加完了之后,选择40个到50个进入最终决赛。当天我们邀请到了柳传志、马云、雷军、熊晓鸽、郭为等一大批国内外创投风云人物,为毛大庆在内的24个年度创业者、新锐投资机构颁了奖。
据我所知,通过参加我们的活动,很多创业企业扩大了他们的品牌影响力。参加乌镇那场活动的创业者还拓展了国际视野。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帮助完成了很多创投领域的交流,尤其是在资金投放方面的。据统计,参加“寻找中国创客”活动,得到新京报报道后,截止今年3月底,有66家企业已经完成下一轮融资,有个别公司还完成了两轮融资。至少出现三个独角兽公司,七个估值超过10亿人民币的公司。在公开估值的项目中,54个项目估值过亿。
“寻找中国创客”项目从15年初启动到现在基本成形已经快两年了,最后您能否概括下它的总体发展情况?
戴自更:首先,毫无疑问,整个新京报系,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是创客项目的强有力的支持者,我们的很多报道,很多活动,都是集中报社采编和其他资源去完成的。其次,我们从今年开始设立了创客报道部,是从经济新闻中心分离出来的,现在有十几个人,而去年专职创客报道的只有林其玲、郭永芳他们四个,其他的都是一些兼职的同事。呈现在这本书里的报道,就是这些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采写的。他们勤奋好学,敬业创新。他们都很年轻,但成长很快,进步很快,不到两年已经成为中国创业报道领域的佼佼者了。
目前整个创客平台的构成有:每周一期5个版的报纸创业专版,一个每日更新的“寻找中国创客”公号,目前粉丝有26万多,一个叫做“寻找中国创客”的网站。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创业企业和创投机构,我们还设立了一个“中国创客俱乐部”,有专职人员对接导师和创业企业、投资机构,经常举办各种沙龙和活动。此外,我们也设立了专项投资基金,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应该说,新京报的“寻找中国创客”,较好地把现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较好地实现了平台价值,也较好地营造了全社会的创业氛围,成效比较显著,为媒体的转型提供了另一个示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上网困难户”古巴的互联网创业故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