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笔记|第十七期
投稿人:潘翔,光速安振副总裁
自我简介:潘翔是圈子了出了名的社交达人。因光速人不多,更考验每个人的单兵作战能力,他的方案就是交朋友、混圈子,会出现在各种投资人创业者的饭局上,没有局就和人约饭。潘翔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从不一个人吃饭”。
机构介绍:光速创投于1999年在硅谷成立,在美国、印度、以色列及中国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管理超过30亿美元的资金。2011年底,光速创投中国团队开始独立募集并管理规模为1.68亿美元的光速安振中国一号基金,2014年6月光速安振中国二号基金募集完成,资金规模2.6亿美金。专注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消费服务和企业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早期投资。

潘翔,光速安振副总裁
27岁副总裁 不能拼爹只能拼命
新京报:第一份工作是在华兴资本做FA,第一年就获“最佳分析师",有什么诀窍?
潘翔:是的,当时因为太卖力而且休息太少,当时一度面瘫。我印象特别深,去吃乌冬面,竟然有面条从一边漏出来,才感觉不对。当时疯狂卖力工作,就是觉得既然“不能拼爹只能拼命。”当然,后续也开始注意调整。
新京报:27岁做到副总裁位置。除了卖力工作,听说你是圈子里出了名的社交达人。
潘翔:首先光速安振人不多,这就要考验每个人的单兵作战能力。我的解决方案就是交朋友、混圈子。所以猎头、记者、创始人、高管、PE、天使,这些他都会去约、去聊。我觉得VC要把50%以上的时间花在见人上,一度自己定的目标是“从不一个人吃饭”。
新京报:听说你的微信好友快加满了,你是怎么去记住和消化的?
潘翔:平时我会打开自己的微信通讯录刷一下,比如看对方头像有没有变,标注上次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见面,接着看看朋友圈,知道他最近在什么地方,或者有没有换工作。
除了更新信息,还需要让他知道你关注他,比如回复他的状态,下次聊天的时候提到这些经历,或者和他的朋友建立联系。简而言之就是社交要“走心”。
新京报:这个是你找好项目的方式?
潘翔:算是。但社交也不是单纯的逐利行为,这个过程等同于自我成长,所以我很珍惜新朋友社交而且也的确给我带来战绩了。一个VC通常关注一两个垂直领域,我可能触角比较广,比如汽车、社交、O2O以及那些C端重交互的产品。我主导或参与很多项目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如E代驾、运满满、iEver美课美妆,好厨师、车101、车保保、青云等。
一半时间帮创业团队找人
新京报:光速安振看项目的标准?
潘翔:拿我自己举例,一般情况下我的一半时间是去找项目,另一半的时间是去找人。主要是寻找A类创业人才:大公司的工作经历、行业内有良好的口碑、有成功履历的创业者。所以,在对投资的项目大方向认可的基础上,主要看创始人的胸怀、格局以及落地执行能力等。
新京报:人和项目方向上谁排首位?
潘 翔:大家都说天使投资看人,A轮投资看模式,B轮投资看数据,光速作为以A轮投资为主的VC,我们是以人为主。只不过我们和天使投资人有很不一样地方:很多天使机构创始人是拿自己的钱去投资,更多时候是在“撒”,只要觉得这个人身上有一个特别亮的亮点,就可以去投资了,所以天使投的项目数量会是A轮基金的 5倍以上。
但作为专注投A轮的基金,我们希望创始人在大方向是不能变的。举例来讲,A轮基金投资的创始人游泳技能很好,我们的预判是可能某一天这位创始人的自由泳会很厉害,但是讲不定他未来也会是蛙泳冠军,只是他如果突然转去练自行车就会很奇怪。天使轮不一样,他们的判断是只要这个人运动潜能很好,可以去练游泳,也可以去练自行车。
新京报:输出资金之外,光速给创业者是什么?
潘翔:我们会帮助创业团队招聘人才,尤其是核心团队的成员。举例来说,目前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医疗”的创业公司杏仁医生的联合创始人是我们介绍的,当时他们只有医疗方面的人才,光速帮着找到了互联网团队的核心人员。所以说我们的日常工作,一半时间是找项目,另外一半时间是找人。一方面找潜在的创始人,另一 方面找可能想加入创业公司的能力强的人才。
新京报:遇到某一个创始团队缺少核心人员,会强迫或者硬塞进去吗?
潘翔:单纯从数学上来计算,可能硬加进去这位缺失的核心人员后,团队整体由80分变成95分;但算上一些“化学反应”的话,实际情况可能是从80分变成70分,因为硬塞进去的核心人员也许反而会不能很好地与原有团队磨合。
光速的做法是,在知道对方需求情况下,去给对方匹配。就像开车,我们认为创业者是驾驶员,光速把自己定位为副驾驶员,负责给驾驶员导航开路,避免他开到坑里去,同时帮驾驶员排忧解难,当然也会给车加油。但是,车是创业者在开,想踩油门或者刹车是创业者自己决定的事。这其中不存在教练和学员或者老板和下属的关 系,我们和创业者之间更多的是伙伴关系。
VC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把人留住
新京报:当前VC行业还有那些可以被创新?
潘翔:VC这个行业本身是在帮助别人管理资产。一般情况下,中产阶级对于自身资产的配置主要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股票、房产等。对于风险投资的正常配置比例是不应该超过5%的。
而VC这个行业区别于企业资产类别的特点是可以产生超额的回报,对于市场上提到的管理费对赌这种创新,其实本质没有太多变化。因为VC的主要回报是来自于被投企业退出后的收益。
新京报: 所以你认为的新玩法是机制的创新?
潘翔:VC的创新是机制和文化的创新。VC这个行业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把优秀的投资人留住。对于一支基金而言什么样的文化留什么样的人,毕竟每支基金核心资产一定是投资团队。
新京报:光速这方面做得如何?
潘翔:光速的人员流动率很低,这也是我们最大的竞争优势。拿我自己举例,个人参与的项目数量和深度会更多,在这其中能看到自己的成长。此外,国内团队成立后有了更多的决策权使得每个人有更强的动力,再加上团队稳定也让大家有更多的归属感。
新京报:光速的主要投资领域有哪些?
潘翔:其实光速有三分之一投向了“互联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技术推动特别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来改变传统行业的项目。
我们看到非常多的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帮助下会有很大的变革,包括我们已经投资的旅游、汽车、金融、房地产、招聘等行业。光速投资的所有“互联网+”项目都成功融资到了下一轮,其中这里面还诞生了多只独角兽,途家、房多多、E代驾、融360。
再比如我们投资的好厨师、车保保等都成功融到了钱,当然车保保中间换了方向。车保保之前的名字是易快修,专做汽车上门保养,后来发现公司的订单增长和市场投入相关性过大,用户的留存率比较低,所以转型做了“汽车保养+保险”,公司也更名为车保保。
新京报:项目中间换方向是投资公司主动介入?
潘翔:车保保项目是花了很多钱发现没有运转起来,整个换方向流程投资方是有深度参与的,但肯定创业者占主导。此外光速还会帮助创业公司找寻找下一轮融资。
当前融到钱的项目要控制现金流
新京报:光速投资速度有没有放下来?
潘翔:当前寒冬情况很多投资机构的投资速度降下来了,但实际投资环境并没有那么夸张,好的公司照样可以融到钱。只是这段时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这段时间融资速度会比较慢,金额也会相对比较偏少,估值也会偏低或者趋于合理。
另外,寒冬对于我本人而言其实还是挺好的。我在2011年进入这个行业,到现在4年,已经快看满了一个周期。投融资不可能一直火热下去,中间是需要调整的。调整带来的结果就是创业会变得理性,投资也会更理性,眼光会放得更长远。
新京报:那寒冬中融到钱的公司怎么过冬?
潘翔:首先要控制现金流,很多公司死掉的部分原因是现金流断了。如果公司要想能够持续长久活下来,现金流很重要,一分钱要掰成三瓣用。
其次可以适当高歌猛进。现在大多数的公司没有融到钱,或者很多创业公司觉得自己过得不是很好,这里面会有一些比较好的人才或者一些比较好的idea,融到了钱的公司可以借此去谈资源整合或者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
最后练内功,趁这个时间梳理业务,以及对团队进行整合,为了现金流或者公司能活下去,裁员也是一种策略。此外,涉及具体业务层面,转型还是和兼并也都要考虑清楚。
新京报:这轮资本寒冬光速计划怎么过?
潘翔:在别人特别热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但市场冷的时候我们更是要积极地去看项目,保持稳定的投资节奏。至于投资策略,坚持投人和投早期一直是光速不变的打法。
“创投笔记”专栏:
走了这么久,还记得曾经的你吗?
几年前,你初来乍到,发誓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投资人。你满心地期待,寻找到举世无双的千里良驹;你祈祷着,撒下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灌溉过的土地结出美丽之花。
于是,你通宵达旦,翻看各种商业计划书。你谨小慎微,推测演算各种成败概率。你出差泡会,打量各种各样的陌生创业者,疲惫却又亢奋。
几年前,你放弃很多,义无反顾地开始创业之旅。你畅想着,要用双手和智慧去改变固有的世界,挑战原来的秩序;你也憧憬过,开发的产品飞进每一部手机,获得赞誉如潮,就像那些业已成功的前辈。
你要向世人证明,自己不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堂吉诃德,也不只会蹲在咖啡馆夸夸其谈。
于是,你勤勤恳恳,无休无止地对着电脑敲打。天黑了又白,代码抹了又改;你战战兢兢,冒着严寒酷暑拜会形形色色的投资人。辛苦于你,如家常便饭。
成长有烦恼。成长有代价。挫折乃至失败,在你身旁虎视眈眈。于是,有的公司倒下,有的人离去。以效益论英雄的商业世界,失败了,似乎便一无是处。
可无论如何,你走在投资和创业这条路上的经历,就是一笔财富。与你如此,与他们亦如此。若你有不愉快的遭遇,那可以是他人的前车之鉴;倘若你有成功的经验,那可以是创投同行的“指明灯”。
于此,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启动“创投笔记”专栏。
征稿对象:每一位投资人,每一位创业者。
愿您分享:你们的故事、感悟、难题和方法论,写成文章发给我们。如果投资人可以在文中着重阐述你们选择企业的要求、“相面”创业者的技巧;创业者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初心与情怀。那便最好不过。
投稿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yanyan_olivier
如果创业者对投资人有问题,或者求关注,可以发邮件或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请投资人进行解答。
投资和创业,是一场苦行僧。新京报愿陪左右,为您鼓与呼。成长路上,我们携手同行。
新京报记者 郭永芳

● ● ●
关注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
加入创客家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