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鑫零售的投资者一定非常非常烦恼,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大卖场,这家公司并没有像早期的沃尔玛一样,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上市IPO价格7.2元,现在只有6.33元(即使考虑分红,也几乎没有增长)。
只能怪高鑫零售运气不好,作为传统零售商,高鑫零售的运营能力是非常牛逼的,但它遇上了新时代的玩法。
最新的一波股价涨幅源于一场沸沸洋洋的绯闻,说高鑫零售可能要与一家电商巨头(并极有可能是阿里)联姻,换而言之,它要拥抱“新零售”了。但阿里最后牵手的是百联,百联下面的联华超市突然成了主角。高鑫草草地说了下跟苏宁等合作讨论还是非常早期阶段就没有下文了。
于是高鑫零售的投资者又黯然了。
不过,这两天市场行情很差,高鑫上半年业绩丢出来,股价走得非常好。
高鑫零售真的很烦恼
这份业绩丢出来,其实没多大亮点,利润虽然大增,但不过之前已经有盈喜,是把多年前预付卡里的钱算作了利润得来的。
其实投资者烦恼,高鑫零售也同样烦恼。
高鑫零售1998年在中国开展业务,旗下有两大品牌:欧尚及大润发,两家都深耕零售多年。欧尚定位高端,大润发定位大众,其中大润发的市场份额多年来在中国都是第一。
公司是好公司,但撞上了新时代的玩法,增长是个问题。传统零售要增长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同店增长,一是门店扩张,并且两者往往正相关。高鑫零售的同店增长上市以来不断下滑,14年同店增长成了负数,15年同店同比又减少了3.6%,16年跌幅有所收窄。
同店不景气,公司门店扩张也谨慎了几分,扩张速度放缓。当然,相比其他传统零售企业,高鑫零售算是少有的还能有不错的开店频率而不是疯狂关店的零售企业。上市以来,仅15年关闭了一家位于杭州的欧尚门店,16年首次关闭了一家位于潍坊的大润发门店。
这两个增长点不给力,营收跟利润就很难交出一份令投资者满意的答卷。营收增速不断放缓,最新的数据显示17年上半年仅增长2%。尤其是自14年来,营收增长不能指望同店,单独靠新开门店,费用就上来了,所以14年净利润滑落到只增长3.4%,15年大跌近20%,17年最新数据显示净利润增了近30%,这主要是预付卡里得来的,如果看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只增长了4.2%。
增长去哪了?
高鑫零售的主战场在省会级市和地级市,但我们知道,这些地区的消费者习惯正在被电商重塑。
要找回增长点,高鑫零售从三条线出发,一条是发展生鲜,生鲜目前被电商冲击比较小。生鲜的供应链分为生类和熟类,生类大润发也算做的不错的,从15年起公司改变了生鲜商品的采购模式,由公司进行直接采购,并建立了配送中心。熟类供应链上公司开始筹备中央厨房。
一条是摸索高端超市业态,2015年新开了两家高端超市,分别由大润发以RH Lavia和HiAucan品牌经营。这两个业态都表现不错,可能是公司重回一线城市开设更多门店的机会。除此之外,公司还搞了个缤果盒子,进入无人零售便利店领域。
第三条是电商,但这条线走得并不顺利。公司13年建立了飞牛网,之后通过收购又建立了针对高端群体的线上生鲜店甫田网,针对校园的校呵呵,还有欧尚酒窖。
高鑫零售发展电商有两个BUG,一是电商是个烧钱的玩意儿,它需要通过烧钱给客户带来极致的体验,这些支出只有在规模做到足够大时才能被摊薄。烧钱不是最大的问题,但另一个BUG是电商时代也已经变了,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流量变贵了。
根据公司的年报,飞牛网的注册会员超过1530万人,活跃会员超过320万,而阿里截至2016年移动月活跃用户为4.93亿,京东为1.987人。
没有足够的流量,电商业务想要盈利是非常难的,公司没有公布电商的数据,但是根据一些数据推断,2015年、2016年这块的亏损至少在2个亿以上。
高鑫零售的家底很丰厚
不过第二个BUG,即流量变贵了,不独高鑫零售要面临,原来的电商也一样面临。阿里喊出新零售,说本质点,是要去线下寻找流量。根据17年的数据,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万亿,而线上只有2.4万亿。可见,线下还有大把的流量。
毕竟,线上跟线下并不完全重叠,它们有各自可以触达的用户,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纯线上想完全替代线下几乎不可能,商品特殊性,地域覆盖性都会限制纯线上的发展。纯线下的旧玩法转不动,高昂的流量成本让发展线上业务又很难。
纯线下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终于达到一个平衡,可以坐下来与阿里们谈一谈,而高鑫零售绝对拥有谈一谈的资本。
先说线下门店。截至2016年年底,高鑫零售拥有446家门店,其中大润发368个,欧尚78个。
从地域上看,比较分散,华东地区占41%,华南占18%,华中占16%,华北11%,东北和华西分别占10%和4%。
从城市分级来看,主要集中在二线省会城市、三线地级市、四线县级市,分别占比17%、45%和22%。另外公司还有79个物色的网点,其中69个为在建大卖场,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和五线乡镇。
这对电商巨头来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毕竟电商在三四五线的渗透率是有限的,这就是新的流量入口。
另外高鑫零售的供应链很强大。传统这块,大润发售拥有4个配送中心,基本覆盖了公司经营的各大区域,同时还有一个华东水果配送中心。
而公司构建的2B供应链O2O在零售领域也非常有特色。高鑫零售是通过位于全国各个城市的实体零售门店的O2O送货实现飞牛网对全国的覆盖。另外,公司的门店还面向这一区域的便利店、夫妻店提供2B的供应链配货。一个店可以覆盖周边10公里之内的20家便利店。
零售业,无论是什么业态,线上超市、无人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超市级市、便利店,最终比拼的都是供应链。高鑫零售无疑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这套供应链,通过引入一家电商巨头,获得流量导入,形成集合直采,规模化效率将在快消领域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
对电商巨头来说,将流量导给高鑫零售,同时也将获得高鑫线下的流量入口。一个最直接的流量入口就是支付流量入口,做一个假设,如果阿里与大润发达成了战略合作,大润发的门店会不会掐断微信的支付窗口呢?
为什么绯闻没有成真
今年年初一片股价躁动中,几乎让人觉得阿里最终选择的就是大润发,何况传出消息的并不是别人,正是高鑫零售的主要股东之一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先生传出的。根据《台湾工商时报,后者16日明确表示高鑫零售旗下大润发获阿里巴巴、腾讯及苏宁感兴趣。
但现实剧情就是跌宕起伏。最终阿里巴巴宣布进行战略合作,发展新零售模式的对象是百联。
为什么绯闻没有成真?来做一个猜测。
来讲下大润发和欧尚的来源。1998年,润泰在上海开首家大润发门店,润泰的总部在台湾。1999年,欧尚集团在上海开首家欧尚门店,欧尚集团总部在法国,公司2016年在世界500强中第144名。
2000年,润泰和欧尚集团成立合营公司。2011年欧尚和大润发两个品牌合并上市时,内部两大股东经历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和利益分割。上市后欧尚和大润发也由两个独立的团队各种运营。不过在产品联合采购、共同营销等具体业务上又有重叠。
高鑫零售的股权结构是有意思的,有两个最终控股股东,一个是润泰,一个是欧尚集团,欧尚集团是个家族企业。公司最大的股东是吉鑫,吉鑫分别由欧尚系的公司和润泰系的公司持有。欧尚已经不直接持有高鑫,润泰除了通过吉鑫,还通过其他公司持有高鑫。
而如果阿里要进来,准备多少钱,坐在什么位置呢?这对强势的阿里来说,就是个尴尬的问题了。
不管是阿里,还是以后其他的电商,与高鑫零售一起拥抱新零售,与两个强势大股东分割清利益,一定会经历一场长期的谈判。
尽管这场绯闻最终没有成真,尽管高鑫零售说只有苏宁等潜在合作讨论属于非常早期阶段后就变得无声无息了,个人相信一定会有绯闻最终成真的。不能低成本获得线上流量,高鑫的线上业务举步维艰,而高鑫零售的线下门店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又是电商获得新流量的极佳入口。
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结语
高鑫零售目前市值676亿,静态PE26倍左右。这个估值,就把高鑫看作是一家传统的零售店的话,并不算低,当然考虑高鑫经营的稳定,健康的现金流,较高的分红比例,在港股里这个估值也不算高。
而在新零售的趋势下,有些东西需要重新看待。新零售究竟会怎么样重塑零售业,还很难用清晰的语言描述。但有一点是,线下的门店需要重估,其不仅仅是一个零售端门店,也是一个区域仓储,或者还将承载更多的功能。
高鑫零售的门店质量,从其过去经营业绩可以看出,因而,在新零售趋势下,线下龙头高鑫零售需要给一定的关注。
港股资讯 · 新可能
格隆汇app 隆重上线


立即点击“阅读原”,抢先体验格隆汇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