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连个孩子都带不好?”“我还没嫌你连个钱都挣不多呢?”

橙子的原创个人公众号
0-3岁的育儿百科全书
教你像美国妈妈一样轻松带娃
▲
前些天写了一篇关于我对使用婴幼儿围栏的不赞同(具体戳这里《圈养真的会变笨!我为什么坚持不给宝宝用婴儿围栏?》)。说用婴儿围栏虽然是比较安全,但是违背孩子天性,阻碍孩子各种发展。偶尔放一下还好,不要总是出于“省心”的原因,把孩子太长时间关在环境这么单调的地方。
然后就接到了许多类似这样的留言:
唉,我也知道总放围栏里不好,可是孩子太皮,一不注意磕了碰了,全家人都指责我没带好,实在伤不起!
其实之前我也见到过类似的留言,带娃的妈妈,尤其是全职在家带的,做的工作最多,却也被指责得最多,大到生病,碰伤,小到出几颗疹子,哭闹多一点,全都是当妈妈的失职。
“你怎么连个孩子都带不好?”这句话对带娃麻麻的杀伤力简直无法估量,分分钟让人委屈值爆棚破表,自尊心自信心崩溃,恨不得一口老血喷出来。强势点儿的怼回去大吵三百回合,弱势点儿的只好去默默酝酿抑郁症,实在是能把人气疯的一句话。
这句话为什么这么气人?
因为这句话背后有三个非常混蛋的隐藏逻辑:
1、默认带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们永远都不会指责一个人,“你怎么连一个亿都赚不到?”“你怎么连100岁都活不到?”那是因为我们知道,小目标和一百岁,都是很难的事,做不到很正常,无从指责。
所以,如果你指责一个妈妈“怎么连个孩子都带不好”,背后隐含的意思其实就是“带娃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当然要为此感到羞愧!
问题是,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带孩子很简单呢?带孩子从古到今也从来没简单过啊?从来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好嘛!
是24/7全天无休随叫随到模式简单?还是喂奶拍咯换尿布哄睡无限循环模式简单?
一个只有几斤重的小娃娃生下来,从一个完全没有交流能力,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并且时刻制造污秽和巨大噪音的小怪兽,出落成一个懂道理能交流,能走会跑,能简单自理,明白简单社会规则的人模人样的小家伙,这么一系列脱胎换骨的过程,你为什么会觉得很容易呢?
带孩子如果真的很简单,我们为什么要歌颂母爱伟大?
你怎么不去和你妈说:你不就是把我带大了嘛?那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了不起的!看你妈会不会扇你!所以……
2、默认孩子生病、碰伤或者哭闹,都是不正常现象
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些人,往往是从来不带孩子的人,认为小孩就是应该健康白胖,不哭不闹,玩困了就睡,睡醒了猛吃,并且永远保持这一完美状态,一旦不符合这个“完美孩子”的标准,就会开始责怪带孩子的人。
有没有搞错啊,你们对小孩子到底是有什么误解?
你难道不知道,小孩子,尤其是小婴儿,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最不靠谱,最难以沟通的物种吗!
他们拥有巨大的好奇心探索欲并且自恋得一塌糊涂,以为自己可以分分钟征服全宇宙,却匹配着一个极其脆弱的身体和非常差劲的行动能力。
时时刻刻面对着这样一个如此好玩,却又充满危险和挫败的世界,小宝贝儿闯祸,哭闹,出意外,发脾气,那不是太正常了嘛,谁能打娘胎出来就稳稳当当彬彬有礼的呀?那不都得经过现实的一番修理,才能慢慢适应吗?你不让他哭让他闹,不让他摔不让他碰,他又怎么能成长,怎么能知道真实世界的模样呢?
至于生病,那就更加正常了,据统计,美国学龄前儿童平均一年要感冒发烧10次啊,平均一个多月就一次,那都是很正常的。发达国家那么干净的环境,那么好的医疗,依然不能保证孩子不生病,你凭什么认为,你家孩子只要你照顾的仔细,就能不生病呢?
我们要做的不是细致周到的避免孩子不生病,而是要让他们的免疫系统有机会锻炼和完善,最后能自行抵御细菌和病毒,成为一个有强大免疫力的人。
小朋友从小长大,就是要经历磕磕绊绊,经历小病小痛,这些事情虽然不好,却无法避免,也没必要试图完全避免啊!
你是养了个娃,又不是制造个机器人,什么都要标准化的!
3、默认当妈妈就没资格犯错误,带好是应该的,带不好就是罪过
退一万步,就算带孩子这件事很容易,就算孩子哭了伤了病了都是我当妈妈的失误,但是我当妈妈的也不是神仙,也是普通的平凡人,难道当妈妈的失误就不能原谅吗?
谁还没有个判断失误的时候?谁还没有个神经松懈的时候?你打个游戏还要死好几次才能通关,养个花鸟虫鱼都不一定能成功,我把一个活生生的娃从小养那么大难道就没资格犯个小错嘛?
我做的好的时候,谁也没说我一句好,犯了个错误,就全都扑上来指责,我当了妈是欠了全世界人吗?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不就是欺负当妈妈的心疼孩子,舍不得扔下给你带带看嘛!
所以,这三个隐藏逻辑真是混蛋之极,到底是有多恶毒才会这么指责当妈妈的?
说这种话的人无非是抢占了一个道德制高点,借着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既凸显自己有见识有水平,又表达了对孩子无限的爱护和关心,他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刷到足量足量的存在感,简直不要太爽啊!
越是没怎么带过孩子,没什么存在感的人,越是爱说这种话来恶心别人。
那些真真实实带过孩子的人,其实会感同身受,对妈妈的失误有更多的谅解,正因为他知道带孩子有多不容易,反而不会求全责备。
其实,我们应该重新定义一下,什么叫做“没带好孩子”。
圣经里不是有一个著名的小故事嘛:一群人抓住一个通奸的女人,带到耶稣面前,说要按律用石头把她砸死。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的,就可以砸她了。结果最后这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个接一个全都默不作声的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想要给一个人“定罪”的时候,先要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格。
想想如果这件事由你来做,你会做得更好吗?他犯的错误,你能保证你永远不会犯吗?
如果你摸摸良心觉得自己做不到,那就请你闭嘴!
如果你从来不曾体验过当妈妈的工作,那更是请你把嘴缝死!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你行你上,不行别BB),这是带娃基本法好嘛!
我带的不好,你带一个试试看啊!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哪个新手爸妈,真的做了特别不靠谱的事情,用"指责"这种方式,也并不能让他们进步,反而会引起激烈的反弹——
要么耍无赖:我就这样了,爱咋咋地!
要么狡辩:根本就不是我的错,明明就是blabla导致的!
要么撂挑子:老子不干了,谁爱干谁干!
遇到了攻击,那不反抗多怂啊!不积极反抗也要消极反抗啊!
所以啊,指责,这件事虽然痛快得不要不要的,却只能把关系闹僵,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解决问题,避免怎么让这件事在未来少发生或者不发生,比道德批判,横加指责,要难得多了!也更有建设性的多!
既能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不伤面子伤感情,那才是提意见的智慧呢!
别的不说,至少为了孩子做个榜样是吧:爸爸妈妈是如何才能有效沟通的。
很久以前看着过一个段子:
爸爸在床上靠着玩手机,三岁左右的孩子坐在床上自己玩,不知怎么没玩好把自己玩摔掉地上了,这孩子没哭没喊,跑到爸爸那儿上去就一巴掌,一边打一边喊:“你怎么看孩子的!”
整个场景真是栩栩如生,我真的一点都不怀疑这个段子的真实性。
指责真的是一件过瘾的事儿,三岁孩子都能很快学会!
但是指责是一把利刃,伤害你的家人,教会你的孩子推卸责任。
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和谐,当看到带娃的那个人做得不如你想象中那么的时候,管住你的嘴巴,多帮忙,少提意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
最后,赋诗一首吧:
孩子总是要跌跌撞撞才能长大
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爸妈
就互相体谅一下
别在往心上戳啦!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
推荐阅读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说说咱家娃
作者|橙子
教育硕士,旅居北美
曾经是学理科的女文青
现在是爱码字的全职妈妈
6岁大宝毛头难养难搞
3岁二宝果果天使乖乖
长按二维码关注
ID:mykidsstory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