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之后时间过的简直是嗖嗖嗖的,尤其在麦府,大家的“资历” 都是按月算的,自报家门的时候,会说“我是1+10 BA”,“我是3+5 EM” 就是一年十个月分析师,三年五个月项目经理的意思。
写标题 “10个月” 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感觉自己的资历跟大牛们比起来实在是少得可怜,进入职场也才区区一年不到。不过话又说回来,经验积累和工作时长并不完全成正比,如果可以早点让自己get smart,事半功倍,那岂不是更妙。
建立并培养你职场里的 Mentor 和 Sponsor
在麦府,导师有两种:mentor和sponsor,我刚听说的时候一直没搞清楚这两者的区别,直到某天看到这张海报。
Mentor是那些对你说 “一起喝杯咖啡吧” 的人。他们是职场里的“回声板”,在你面临选择的时候给你建议,和你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他们为你的成功而高兴。
Sponsor是那些对你说 “跟我一起来这个会议吧” 的人。他们在职场里提携你,把你推上更高的平台,磨练你的技能,给你发光发亮的机会,让你成长。当你成功时,他们脸上也有光。
说的再直接些,mentor并不一定要在你的公司甚至行业里,不需要和你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任何让你尊敬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mentor;而sponsor则更像是一个好领导和好上司,他们可以在关键时刻在公司内部提携你,很多时候,他们帮你也是在帮自己。
想要在职场长久地发展,mentor和sponsor你都需要。
另一种比喻,则是我早就提过的,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来运营。如果你是一家公司,那除了自己当CEO,你通常还会有一个“董事会”,这就是那些从大方向上给予你指导的人。
想一想,你的“职场董事会”里会有谁呢?我觉得可以考虑把以下这些人放进去:
  • 跟你有直接工作关系的好上司
  • 跟你没有直接工作关系,但有充分行业经验的前辈
  • 公司/行业之外的,让你敬重的导师
一间公司在邀请董事会成员加入的时候,也是这样,并不是所有董事会成员都是行业专家。比如一家上市能源公司的董事会里,可能会有对能源市场知之甚少的大学校长和银行家。
这当然不是因为公司傻,也不是他们找不到愿意加入董事会的行业专家。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公司也意识到“专业多样化”的重要性 ---- 有时候,人身在其中反而容易迷茫,所以让一个局外人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往往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建议。
那么类似的,我们在职场中寻找导师,其实没必要只盯着那些自己行业里的牛人。我在 “如何建立特别牛的社交圈”里写过,最有效的networking,其实是用价值观来结交那些和你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是拼命去巴结那些看起来厉害,人格却不值得你尊敬的人。
我在旅途中认识的餐馆老板,虽然可能我这辈子不一定会自己去开餐厅,但他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对生活的积极看法,还是可以给我正面的影响,我也因此将他看作我“职场董事会”的重要成员。
大部分人又会接着问,怎么和这些职场里的前辈保持联系呢,尤其是那些没有直接工作关系的人?刚才我们讲了职场关系中的“建立”,接下来就是 “培养”了。

这里又有两条干货可操作的建议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一条是用Excel进行人脉管理
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可以拥有并记住的“普通朋友”人数大概在150左右。换句话说,即使你的微信或者Facebook上好友上千,但现实生活中超过150个人,我们是很难对每个人都有长期记忆的。
正是因为你不可能记住每个人,尤其是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我会建议在求职季大量做networking的小朋友把聊过的人,不管是info session还是打电话,都记在一张Excel表上。除了名字,公司,职位,也记录一下你们见面的场景和聊了什么,这样如果将来想要再follow up,不至于没有话题可以衔接。
当然了,工作之后认识的人可能更多,很多人会用微信收藏名片,用的好的话应该也可以得到差不多的效果,但我觉得用Excel还是最简便而且容易查找的方式。
第二条是定期给你重要的 Mentor 们写信
尤其是那些你工作外的mentor,往往未必有频繁的联系,如何让他们了解你的动态呢? (拜托,不是所有人都会看你朋友圈的)
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是定时给他们写邮件。聊一聊自己最近的生活,做过的选择,经历的成功和失败。即使他们不专门回信,也会知道你过得不错,而且没有把他们忘了,这就已经成功地维持了一段关系了。
类似的,只要对方帮过我一次,我一定会写一封邮件follow up,告诉他们最终的结果。比如在你找工作的时候帮你做模拟面试的校友,或者给你介绍其他有效人脉的前辈。也许我自己在寻求帮助的时候感受还不深刻,但当我现在帮助学弟学妹,甚至读者的时候,如果对方回头还记得告诉我 “我成功了,谢谢你!”或者“我失败了,但还是很感谢你当初的帮忙”,我心头总是一暖,觉得这人不错,下次还愿意帮忙。
想要培养好自己的职场人脉,怀抱感恩之心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课。
开始一本“职场笔记本”
这个方法,我在工作两周时写的 “初入职场,积累哪些习惯让你脱颖而出” 里就有提过。笔记本上记什么?如果非要我给一个模板,我会说:
  • 三件你今天其实可以做的更好,有提高空间的事情
  • 三件别人做的很好,让你钦佩的地方
  • 三件你自己做出的正面贡献
(三这个数字当然不是恒定值,每天可以改)
一样一样来说吧。
记录那些你做的还不够好的事,是自我反思的过程。有些事情你当时没意识到,在脑海里复盘的时候才会发现:哎,其实好像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我不知道你,我的脑海里是经常放这种“马后炮”的小电影的 --- what if I had done it differently... 记下来的话,下次就可以做的更好了。
记录别人做得好的事,是向外界学习的过程。我记得刚上班那阵子,经常会惊诧于同事们水平之高 --- “他这话说的怎么这么有逻辑” “她对数据怎么这么敏感”。把这些小细节记录下来,一是方便你从他们身上学到这些技能,二也是给你一个“赞扬对方”的机会。
在麦肯锡大家习惯每周互相给feedback,开诚布公地聊一聊彼此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时候如果你可以给出具体的例子而不是泛泛而谈,那是最有帮助的。我曾经的某个项目经理就有这个习惯,随手记录下团队成员做的好的地方,然后每天给大家发一封表扬邮件call out the good performance, 激励效果奇佳。
记录自己做出的正面贡献,是塑造信心的过程。其实很多优秀的人都是非常self-critical(自我批评)的,这点在女性身上尤为显著。在职场中我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贡献,而犯下一点错误就会难堪许久。
这个灵感来自Sheryl Sandberg,她说她会推荐朋友们做这个每天的小练习,记录三件自己做出贡献的事情,尝试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表示“怎么没早开始做”,因为信心提高了,所以表现也常常跟着更上一层楼。
意识到隔行如隔山,主动吸收行业外的知识
刚工作没多久的时候,跟一个在金融界工作的学姐吃饭,她对我说 “你知道吗,我发现工作之后,越来越觉得人与人之间隔行如隔山。一个很厉害的软件工程师完全不懂如何投资,而一个投资专家可能对新媒体一头雾水。”
确实,工作和行业把我们划进了一个个小圈圈,时间久了,不光你的工作圈会是这一个特定行业的,连你的社交圈也会渐渐狭窄,同行变朋友;再久一点,遇到一个对你行业一无所知的人,我们可能连聊天都不知道有什么共同话题了。
大家都说这个时代需要“斜杠青年”,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什么工作是铁饭碗,所以最好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得多方面开发技能。
怎么做呢?还是说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是可以关注那些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者。感谢公众号,现在各行各业的达人们都提起了笔,想了解某个行业,找到那个行业最会写的人就行了。
二是听有声栏目+ 看知识型视频。这个领域我最喜欢的就是Tim Ferriss的Podcast,他每一期节目的嘉宾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除了可以了解他们的成功之路,也可以顺带接触这些行业。
三则是培养兴趣爱好。有些事情你现在看着就是玩玩的,搞不好哪天就成了事业。
给大家讲个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我今年负责组织我们办公室的年度大party,需要找一个主持人,然后就有人介绍了stand-up comedian(喜剧演员,换国内就是单口相声那种)Amit给我认识。
第一次跟Amit打电话,他对我说“我还是先来和你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吧。”
“其实我六年前,是麦府东海岸的一名AP(副董事)…”
这时候我就惊呆了 --- 喜剧演员居然是前同事?
“我离开麦府之后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当战略总监,几年后我们的公司被一家科技业巨头买下了,于是我也跟着加入了这家科技界的大公司。这时我才发现,过去十几年里,无论在麦肯锡还是创业公司,我都是每周超高强度的工作,连一点兴趣爱好也没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standup comedy,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种有趣的,给人们带来欢乐的艺术。我越陷越深,直到有一天我索性辞去了全职工作,全心投入到喜剧里。
当我成为专业的演员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可以到麦肯锡的party上去当主持人。于是我联系了过去的老同事,大家口口相传,现在我已经在全世界各地的麦肯锡和其他的咨询公司里做过演出了。”
我后来了解到他的行程,基本上就是这个月在特拉维夫的BCG,下个月在约翰内斯堡的麦肯锡,下下个月在洛杉矶的Bain,简直潇洒。而且因为他不光有搞笑的能力,还特别了解咨询师的日常工作,所以在主持的时候总能讲出一些独具一格的段子,特别受大家欢迎。
Consulting + stand up comedy,这两种大部分人看来完全不搭界的工作,居然被他找到了其中的连接点!
用这个故事就是想跟大家证明,多在行业外储备一些技能,你永远都不知道哪天就能用上了。
-END-
本文转载自李奕在哪儿,Shoo-in Career编辑修改,诚意推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推荐

《我的前半生》暴露的职场“潜规则”,比中年人谈恋爱好看10000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