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孩子:几年的放纵,换来的是一生卑微。
本文原载美国纽约信息平台

都是十几岁的美好年华,都有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
可是,你们不好好上学,你们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

一帮不学无术的女孩聚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姐妹。
以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你们在一起这样:

而一帮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就是所谓的哥们。
以为有了哥们就天下我有,你们在一起这样:

你们骂那些好学生,骂他们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
殊不知几年以后,你们只能是这样:

而当初那些你们眼里的书呆子们,几年以后,他们是这样:

可是,你们的父亲可能还在工地上这样:

你们的母亲可能还是在工厂里这样:

是,你们年轻,漂亮,帅气。
你们以为这一切就是资本,你们骄傲,自负,无所畏惧。
你们看不起那些不会化妆的、不会穿衣服的、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
这时候,在你们眼里,他们只能是这样:

而也许几年以后,他们就成了这样:

有的人说,读书有什么用,我好多没读大学的同学都混得非常好。


其实,你们忘记了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叫做“
比例
”。

那极少部分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自身具备了特定的素质。
你们要反问自己是否也具备?
如果没有,结果你们只能是这样:

每个不想念书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拥有一个不读书就能成功的同学。
并以此来作为他放纵的最后心理安慰。


有些学生说,青春不就是要这样吗?不叛逆不疯狂也配叫青春?


那么很遗憾地告诉你们,这里是中国,这里优胜劣汰。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你们只不过是过早地预支了。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代价的。

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坎坷!
-END-


关注并回复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年会丨考研丨干货丨博士丨研究生丨高考丨农民丨农村丨谣言丨朋友圈丨剩男丨大学丨毕业丨性别丨社会效应丨社会心理丨社会调查丨社会工作丨文化丨学者丨排名丨社会学史丨博客丨社科基金丨社会角色丨腐败丨改革丨精英丨二胎丨同性恋丨互联网丨差序格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