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权贵们的人生不同,普通人的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早就注定了一路艰辛,就别跟着瞎折腾了。
我不祝你苦难,我只祝你开心。

作者:肥肥猫  来源:肥肥猫的小酒馆(微信号:zhihufeifeimao)
昨天朋友圈被一个新闻刷屏了,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 在儿子的毕业典礼上受邀上台演讲,语惊四座,祝愿在座的毕业生们拥有“痛苦和不幸”
他的原话如下:
  • 我希望你不时地被人不公正对待,因而你会知道公正的价值。
  • 我希望你会遭受背叛,让你感受到忠诚的重要性。
  • 我希望你时常有孤独感,让你不会把朋友看作理所当然的存在。
  • 我希望你有时会倒霉,让你意识到运气的重要性,并且发现:你今日的成功并不完全实至名归,而他人的失败也并不完全是活该。
  • 我希望你时不时被忽视,让你意识到倾听他人的重要性。
  • 我希望你遭受刚刚好的痛苦,让你学会同理心。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随后很自然地引爆了网络传播,讲话的视频仅在YouTube上就超过10万人次观看。中国的无数媒体也都在转发这个演讲,并表示中国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学习。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演讲是非常厉害的,尤其对于一向以鼓励孩子自信为核心的美国文化,这番负能量不啻于一记惊雷,狠狠打醒了很多美国人。
但我还是要说,这碗鸡汤,普通人是喝不起的。而且他这番话,其实也根本不是说给你听的。
我甚至觉得也不是说给在场的其他学生们的,我感觉这番话就是说给毕业生中的某个特定的对象 —— 也就是他的儿子听的。
所以你听听就好,和你没啥关系。
话说大法官他儿子毕业的这个学校,叫Cardigan Mountain School,是美国顶级的私立中学。 学校每个班级平均规模不超过13人,老师和学生的比例只有1:4。美国教育的不平等程度是远远超出中国人想象的。
就这么一个中学,要学帆船,皮划艇,高尔夫,我就问问有几个中国同龄孩子见识过这些?
John Roberts之子的学校:Cardigan Mountain School
像大法官这种人家,是典型的WASP(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中的精英阶层,学校都是有家族传统的。Roberts大法官本人是哈佛历史学本科+哈佛法学院毕业,还是哈佛法学评论的总编之一(Managing Editor),这条上升路径是最正牌哈佛精英养成的路线。
以这样的家庭背景,在美国这种学历血缘主义昌盛的地方,他儿子必然进哈佛或是同级别大学。招生委员会连材料都不用看就能拍板,妥妥的。
更不必说Roberts现在身为美利坚合众国第十七任首席大法官,已经是美国权力中枢Top3的人物。这种身份地位的人,借着一个中学的毕业典礼给自己儿子训几句话,教几句人生道理,其底气、视角和立场,我们这些普通人根本学不来:
我希望不时地被人不公正对待,这样会让你知道公正的价值
讽刺的是,他的儿子恰恰是最不可能遇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以美国最高法院Chief Justice的身份,他儿子无论将来是从政还是经商,或者走他爹的路线,第一份工作加入Hogan Lovells这样的律师事务所做pro bono,或是去地区法院当助理,将要面对的绝不会是“不公正”,而是各路大人物们的笑脸相迎甚至谄媚。所以这句话根本是一句空话。
John Roberts法官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美国社会的“关系”和人脉网络其实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大佬们彼此托付自己子女更是完全台面上的惯例。可以想象,在你们这些小虾米还在苦苦做事,卖力做人的时候,人家早就和你最顶级的大老板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了,绝不会遇到半点委屈。所以人家当爹的才觉得儿子太养尊处优了也不行,无法体会社会公正的可贵,希望儿子吃上那么一点点苦而已。这话对你没什么借鉴作用。
我希望你会遭受背叛,让你感受到忠诚的重要性
这句话说得也很漂亮。我相信Roberts大法官是通过自己的人生所感悟而体会到了什么,才想说给儿子听听。
我猜,作为一个被小布什提名成为首席大法官的保守派,在奥巴马推行各种政治正确的八年里一定非常难熬。 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问题上,很多人都记得他亲自撰写29页的异议书,载入美国司法史。但我想更让他刻骨铭心的,是其中另一位保守派大法官的临阵倒戈,让自己的理想因4:5的结果而无法施展。尽管理论上大法官们相互保持独立,但是党派政治的影响依然深入到了最高司法机关。
所以所谓的“背叛”和“忠诚”,人家说的是更高的层次的事情,和普通人脑子里想象的那种山鸡和陈浩然级别的“忠义”没有半根毛的关系。而小人物甚至连“被人背叛”的机会都未必有。某种意义上来说,先有效忠,才能有背叛,被人背叛是掌握资源者的特权。
我希望你时常有孤独感,让你不会把朋友看作理所当然的存在。
朋友,或者说人脉,是安身立命最基础的资源之一。对于一个资源异常充足的人来说,是没有办法体会到资源稀缺者的痛苦的,至少是没法很天然,很自然地体会到,而是需要通过后天训练才行。
比如我很早就发现,富二代和美女是难体会到朋友可贵的,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其他人奢望的资源,身边一定不会缺朋友。久而久之,这些资源丰富的人会觉得 —— 有朋友,有许多朋友,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不需要付出努力,不需要做出妥协,就能有源源不断的人往上贴。缺了你一个,还有千千万万排队的。
如果不是这种人,想要获取别人的信任和友谊,是很难的。已经这么难了,要还祝愿别人“没朋友”,是不是残忍了些?我们稀缺的并不是对资源的观察力,而是资源本身。
我希望你有时会倒霉,让你意识到运气的重要性,并且发现:你今日的成功并不完全实至名归,而他人的失败也并不完全是活该。
这话倒也没错,但我需要提醒你的是,能说出“希望你倒霉”这句话,言下之意是“”并不倒霉。恰恰相反,“你”还可能是“运气”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这话用在Roberts法官的儿子身上是贴切的:这种生下来就注定要走向精英集团的命,这种无论把什么搞砸都会有人来擦屁股的运,靠不是运气是什么?难道还要说个人努力以外的资本为零?
但你觉得这有可复制性吗?你又不是Top3的儿子,你就是个小草民。
运气和你已经隔开那么远了,难道还要跟着人家学,天天祈祷希望我“有时会倒霉”,所以这样我就能“意识到运气的重要性”了,这不有病吗?
Roberts大法官自己就运气爆棚: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首席大法官助理,26岁就被里根看中,27岁就成为白宫法律顾问处二把手。这种人生才有资格说“我有时需要一点坏运气”吧。
我们普通人哪里需要通过刻意学习才能明白这一点?
我们天天都活在运气不足导致的各种杯具之中,对于运气的重要性早就体会得刻骨铭心。
我希望你时不时被忽视,让你意识到倾听他人的重要性。
这句话的前提是——他的儿子不可能被人忽视。
事实是有点残酷的,美国Top3人物的儿子只可能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过分的,不必要的关照和照顾。所以为父者才会偶发感慨,要是我儿能被人忽视那么一次啊,就能学到些东西了。
我不知道多少人看过《Billions》这部美剧,第二季里面一个King maker想让主角给孙女安排个法院书记员的工作,结果主角没办妥,直接导致自己竞选州长之路遭到重大挫折。
《Billions》
在现实中,我们也能发现,关系户不是中国的专利。那些有个好爸爸的人,在投行里甚至能享受老板为自己一个小兵拎包的待遇。
所以这种建议对我们普通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我们的处境和这些大佬的孩子根本是两个世界。你在那边教导他“要意识到倾听他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现实是根本就没人倾听我们,更别提倾听他人。至于倾听他人,我们普通人只有争着把耳朵竖起来的份,哪里敢去忽视他人?
我希望你遭受刚刚好的痛苦,让你学会同理心。
注意这里人家说了“刚刚好”。痛苦是成长所需要的,不能没有,但更关键是不可以太多
苦难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太多则毫无意义。把孩子的童年变成修罗场,那是我们相当一大部分心态不太健康的亚洲父母才爱干的事情。
重要的是,人家那就是一种说辞,一种表达方式。目的只是希望这些非富即贵,资源优越,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一出生就站在别人人生终点的孩子们能通过这样一种小剂量的苦难,来获得一点这些二代们不曾有的体验,以便能更好的了解他们将要统治的人们而已。
一点小结
我知道美国大法官这碗鸡汤端出来之后,一定又有很多家长群会传来转去。
这个言论和我们社会一直以来长期的“拜苦难教”不谋而合,吃苦价值观大概是源自于中国人民很多年以来都没过上过好日子了,索性把吃苦等同于要追求的目的本身。
我们总觉得吃苦和成为人上人之间有着莫名的关联,这导致一些思路不太清楚的家长,又要开始琢磨要用一些人为制造出来的“苦难”来折腾孩子,就像当年看了几篇日本幼儿园文章,就逼着小孩冬天裸跑那样愚蠢。
所以先在这里打个预防针:
吃点小苦是必要的,但不是必须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何况,和权贵们的人生不同,普通人的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早就注定了一路艰辛,就别特么跟着瞎折腾了!
引用柴静《看见》里的一句话: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
吃苦越多,人生只会大概率地越走越窄。很多人把逻辑搞错,应该是先感受到了折磨和苦痛,而后催生了自己的成长,而不是先有一个叫做“成长”的目标在那里,再为了追寻这么个目的去找罪受。
大法官要儿子吃点苦,人家那是体验生活 —— 要经历过一些不好的,才知道美好的生活有多可贵。这种就类似于在大餐上菜的间隙用白水漱口,好让自己对接下来的美味能保持足够的敏感的小手段而已。
硬要强调人生需要吃苦和磨难,这种话就跟“碎碎平安”一样,事发了安慰自己避还行,但是饭吃的好好的你硬要把碗砸了肯定是有病。上等人的“受苦”是玩票,普通人故意去“吃苦”,是和自己有仇。
更何况,中国人什么时候缺过苦难了?理想远在天边,劳累近在眼前。薪水微薄、股市低迷、房价几乎掐了所有人的性命。所以中国的父母们,不要再轻易而想当然地控诉“这代孩子怎么这么吃不起苦”。这背后,是整整一代人鲜血淋漓的伤口。相信我,如果自己能选择,没有人会愿意当一朵苦菜花。
行了,我不祝你苦难,我只祝你开心。
-END-
本文经肥肥猫的小酒馆(微信号:zhihufeifeimao)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关注并回复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年会丨考研丨干货丨博士丨研究生丨高考丨农民丨农村丨谣言丨朋友圈丨剩男丨大学丨毕业丨性别丨社会效应丨社会心理丨社会调查丨社会工作丨文化丨学者丨排名丨社会学史丨博客丨社科基金丨社会角色丨腐败丨改革丨精英丨二胎丨同性恋丨互联网丨差序格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