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电池外壳用的是金属,必须使用一绝缘结构件,用于将正负极外壳隔开,防止短路。常见的塑料材料价低易成型,显然是绝缘环的最佳选择。


所有干电池都得有这种部件,但是没人会专门拿出来做文章。南孚的广告部门想了个主意,把这块塑料染上色,做大点,伸出外面塑料膜之外,给它起一个听起来很牛B的名字,用来吸(qī)引(piàn)消费者。


那么实际上,这个塑料环有啥用呢,请看下图:
干电池由blahblah构成,其中的外壳呢,得同时实现保持电池整体形状、导电这两个功能,所以一般用金属片成型。但是正负极这两块儿外壳,是不能接触的,否则相当于一导线将电池正负极直接相连,会导致电池迅速放电。所以聪明的人类想出一个方法:在两块外壳之间塞一个环形塑料片儿。


南孚做了什么事呢?改变了电池尾部的形状,在外面再搞上一块染色塑料环,然后写了个很厉害的宣传文案。


所以,说好听点,这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说难听点:耍猴。


回答几个有代表性的提问:

为什么南孚电池比较耐用,比较贵?(最早的时候,后来出了很多)
请看图1/2的区别,碱性锌锰电池工艺改进,去除了仅用于导电而不参与反应的石墨棒,使电池空间使用率得到提高,电极材料多了,价格也贵。南孚在当时国内电池普遍低价低质的情况下,用高价高质的电池杀出一条销路。但南孚的确不是唯一好的,当时还有大批国外电池,不比南孚差,但价格争不过(当时的)本土品牌南孚,无人问津。所以到后来,南孚基本一家独大了。


这样的结构的话,一般的电池立在金属表面上岂不是就短路了?
电池外面包裹/粘贴一层塑料膜,并延伸至电池尾端收边,就是用来解决这个的,只是我图里没画出来。(从本句话开始,全都是我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的推理,没有任何实验数据支持)如果要研究防止短接的效果,我认为南孚聚能环要好于单纯的塑料膜,因为它阻隔外界湿气、脏物的能力更好,但是提升程度可能没有你想象那么多。在正常的使用环境中,电池放在电池仓塑料壳内,也不太可能遇到这么多污染物。电池性能的提升还是得靠内部材料配方优化,聚能环起到的商业宣传作用,大于它在电池结构上的作用。
本文转载自知乎,作者:Isual Sirago;以上内容不代表电子工程专辑观点
【分享】如果您觉得本文有用,请点击右上角“…”扩散到朋友圈!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请搜微信号:“eet-china”或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电子工程专辑”字样,进入官方微信“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