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自从AlphaGo一战成名,人工智能成了全球最热门的话题。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却一直对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有所担忧,甚至发起签署了公开信。但也有科学家表示,人脑的复杂度远远高于电脑,人工智能是无法在某些领域代替人类的,尤其是创造性。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由长城会主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发表了演讲: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家园。
(与霍金对话的视频在GMIC现场首次发布)
霍金的演讲主要是围绕如何从人工智能中获益并规避风险来谈的。
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短期担忧主要集中在无人驾驶方面,包括民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例如,在紧急情况下,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得不在小概率的大事故和大概率的小事故之间进行选择。另一个担忧则是致命性的智能自主武器——它们是否该被禁止?此外还有一些隐忧,包括人工智能逐渐可以解读大量监控数据引起的隐私问题,以及如何掌控因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带来的经济影响。
霍金还谈到,长期担忧主要是人工智能系统失控的潜在风险。随着不遵循人类意愿行事的超级智能的崛起,那个强大的系统会威胁到人类。
完整视频如下

霍金的担忧会成真吗?
今天,探长就前两天著名神经科学家鲁白教授在GASA大学的演讲,来谈谈人脑与电脑对垒的事,抛出一些观点,供大家思考。
鲁白
神经科学家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
前葛兰素史克公司中国研发中心生物技术副总裁
新媒体“知识分子”联合创始人
注:GASA大学(GASA University)是长城会2016年推出的一个企业家全球探索项目,旨在创建一所全球最特别的“大学”,推动科学探索求知的精神,影响全球的创新创业者。去年,探长就在硅谷现场聆听了张首晟、杨培东、鲍哲南等世界顶尖科学家对于“科学复兴”的展望。

鲁白教授一直在大脑发育和精神健康等科学领域深耕。他认为,未来脑科学的进步,很可能会推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人脑并不会被电脑真正取代。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个‘科技总统’,启动了一项又一项的科技计划,其中第一项就是脑计划,30亿美金10年,他要做什么事情呢?
他有七大任务,现在集中推进的是把工程师、物理、化学的研究人员搞进神经科学,跟神经科学家合作,来研发出新的记录或者刺激技术,能够使得下一步的神经科学有更好的工具来研究行为、情绪、认知等等。”
鲁白教授提到,中国脑计划的科学家也讨论出了一个基本方案,所谓叫“一题两议”。“一题”就是认识脑的基本原理,然后建立一个技术资源平台。“两议”就是内脑智能新技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两个议题。这项脑计划估计也会在今年出台,启动资金应该不会少于美国。
人工智能能否代替人?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大家带来了对未来科技的巨大想象空间。人工智能这波能做很多的事情,也带来了很多商机,包括对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同时,就像霍金的担忧,人工智能把人类的不少工作消灭了,它是否会在某种意义上最终取代人呢?
作为脑科学领域的专家,鲁白教授站在另一个层面为大家做了解读。
首先,脑科学和人工智能基本上是两个不相干的、独立发展的学科。脑科学还处于非常年轻的阶段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推算方面已经展示了相当强的功能,但是电脑设计的原理决定了他没有办法来取代人脑。
那么,什么事情人脑可以做的,又是电脑可以取代的呢?首先就是计算,电脑的计算能力远远超过人脑,这是生理构造决定的;又譬如,对规则和逻辑的分析。
目前,电脑和人脑产生了两方面的互动,一个是输入一个是输出。但是未来电脑跟人脑的互动会在更高的层面实现,虽然不能代替人脑,但电脑会成为人类体外的一种延伸。
举个例子,手机帮我们做了很多过去人需要动脑做的事情,人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离开手机了。。比如通讯录,本来记在脑子里面,现在延伸到手机里来。某一天,我们可以实现通过神经记录、电记录等形式,解读出人脑的信息。很多人会关心未来记忆能否被解读,鲁白认为,可能解读出来的东西,首先不是记忆,而是其他一些,比如说情绪,对异性的兴趣,这些应当可以通过理解人的语言或逻辑而在某一天会实现的,说不定在那一天,我们可以通过神经调控让人产生某种情绪,抑制某种情绪,或者是模拟一个现实场景。
电脑是否具备创造力,需要打个大问号

鲁白认为,有些事情电脑是无法取代人脑的。因为结构的不同,人脑的运算方式从本质上和电脑是不一样的。电脑不会发育,也没有影响可塑性调控这一说。电脑本身理解语言的意思,它只是会对语言做出识别、甚至反应;电脑也没有情绪,没有所谓的想象力,无法进行社交。
举例来说,创造力是个不精准的事情,是一种随机实现。想象一下,两个神经元之间本来是毫无连接的,因为某一种关系或情况下,两个不相干的东西相互连接,就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东西。在这中间,有一个生长的问题,神经突触可以生长或消失,而电脑就没有所谓的生长概念,因而对于创造来说,很难想象电脑把本来没有的东西通过一个程序去创造出来,因为这里没有规则。
“有人说,莫扎特在4岁就会弹钢琴,6岁就已登台表演。到今天为止,很少有人超过莫扎特,你说他音乐的才能是音乐家父亲教他的吗?教不会的!我觉得是他的大脑形成了一种很特殊的结构,然后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它会长出或者形成一些你完全想象不到的东西,使得对音乐创作特别有效。我不是说电脑不能创造音乐,但是电脑创造的音乐肯定是不一样的。电脑可以通过学习,自己演化出一些作品,但是绝不可能创造出贝多芬和莫扎特。”
鲁白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 人们应该更加关注脑健康,大脑本身就是个非常令人惊叹的器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门科学产生好奇。
在GASA大学的课堂上,还有学员向鲁白教授提出这个有趣的问题:
“跑步是否真的有益于脑健康?”
鲁白谈到,现在有两件事情已经在动物和人体上被证明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个是有氧运动。持续运动超过40分钟,对脑健康绝对是有用的。原因之一,在于跑步可以增加大脑内的BEF,使大脑持续受保护,这是已被反复证明的事情。
第二个被反复证明的事情是饿,少吃。最早的相关实验发现,有一种线虫,它大概可以活几天,当人们停止对它的营养供给,它的寿命却增加了一倍。后来,类似的实验在果蝇、老鼠上都做过,最后在人类身上也进行了。虽然人不能完全饥饿,这会产生其他问题,但研究人员发现少吃,是可以提升脑健康的。甚至有一些研究表明,吃的东西成分也会关系到脑健康,也就是少吃碳水化合物。
目前科学验证能够提升脑健康的方式只有上述两个,什么吃核桃、猪脑等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中国人常说,以形补形嘛)。
关于“人脑vs人工智能”的话题,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
【花絮】长城会对话霍金的8个问题
1.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互联网巨头拥有巨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会给他们各种以用户隐私和利益换取暴利的机会。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他们是无法自律的,而且这种行为也会导致小公司和创业者更难创新。您常谈到如何约束人工智能,但更难的是如何约束人本身。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约束这些巨头?
霍金:据我了解,许多公司仅将这些数据用于统计分析,但任何涉及到私人信息的使用都应该被禁止。如果互联网上所有的信息均通过基于量子技术加密,这样互联网公司在一定时间内便无法破解,这会有助于保护隐私,但安全部门会反对这个做法。
2. 猎豹移动CEO傅盛:灵魂会不会是量子的一种存在形态?或者是高维空间里的另一个表现?
霍金:我认为近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比如电脑在国际象棋和围棋的比赛中战胜人脑,都显示出人脑和电脑并没有本质差别。这点上我和我的同事罗杰·彭罗斯正好相反。会有人认为电脑有灵魂吗?对我而言,灵魂这个说法是一个基督教的概念,它和来世联系在一起。我认为这是一个童话故事。
3. 百度总裁张亚勤:人类观察和抽象世界的方式不断演进,从早期的观察和估算,到牛顿定律和爱因斯坦方程式,到今天数据驱动的计算和人工智能,下一个会是什么?
霍金:我们需要一个新的量子理论,将重力和其他自然界的其它力量整合在一起。许多人声称这是弦理论,但我对此表示怀疑,目前唯一的推测是,时空有十个维度。
4. 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张首晟:如果让您告诉外星人我们人类取得的最高成就,并写在一张明信片的背面,您会写什么?
霍金:告诉外星人关于美,或者任何可能代表最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形式都是无益的,因为这是人类特有的。我会告诉他们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和费马大定理。这才是外星人能够理解的事情。
5. 音乐人、投资者胡海泉:如果星际移民技术的成熟窗口期迟到,有没有完全解决不了的内发灾难导致人类灭绝?
霍金:是的。人口过剩、疾病、战争、饥荒、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匮乏, 人类有能力解决这些危机。但很可惜,这些危机还严重威胁着我们在地球上的生存。这些危机都是未来可以解决但目前还未解决的。
6. 微博网友问:我们希望提倡科学精神,贯穿GMIC全球九站,请您推荐三本书,让科技届的朋友们更好的理解科学及科学的未来。
霍金:他们应该去写书而不是读书。只有当一个人关于某件事能写出一本书,才代表他完全理解了这件事。
7. 微博网友问:您认为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应当做的一件事和最不应当做的一件事分别是什么?
霍金:我们绝不应当放弃,我们都应当尽可能的去理解(这个世界)。
8. 微博网友问:人类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与运动。从石器、蒸汽、电气…… 您认为下一次的革命会是由什么驱动的?
霍金:(我认为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科技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未来几十年里,它会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为我们提供智能地支持和建议,在医疗、工作、教育和科技等众多领域。但是我们必须要确保是我们来掌控人工智能,而非它(掌控)我们。

硅谷密探推出全新互动直播平台 — 硅谷Live
为你带来全球化创新、实践、经验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体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