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景立
 华为硅谷分公司创办人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学者
以下为闫景立的文章:
我1992年回国后加入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号75。1994年,奉华为公司指派,我去美国硅谷,为华为公司开办华为海外第一家分公司——华为美国公司,从那以后就一直生活和工作在硅谷。
多年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期间,在搭建中美高科技企业合作平台和投资,为国内企业开拓市场、人才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由于个人经历的关系,在退休后我对研究硅谷特别有兴趣。最近一些年在向国内推介硅谷的经验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今天有机会和大家通过微信,能够共同来探讨《人类2.0》这本书一些读书心得,非常高兴。
这本书基本上是要回答几个问题:
一个是目前高科技行业非常关切的问题,即下一个颠覆性的技术是什么?这些高技术到底能给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有关于人工智能形成的一些认知,其中影响颇大的一个认知就是认为人工智能飞速进步将会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存,代表性人物有叫雷*库兹韦尔。他经常发表一些预测,而且给出一些年代性的预测。他认为2027年,计算机就可以模拟人类的大脑,
2029年计算机就能融入和人类一样的智能。2045年,当机器人智能超过人脑智能,并且可以繁衍的时候,奇点就会出现。
我现在讲的是关于未来工作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机器人擅长储存大脑的信息,但是它不擅长将信息转换成知识,这是我们人类的擅长。人不仅要掌握信息,也需要理解和掌握变化,也需要不断更新你的技能,甚至参与到工作的重新建构里边。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创造新的知识。这些都是人能做到而机器不可能赶上人的。
畸形人才在将来是比较受欢迎的,什么畸形人才?就是有广博知识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
对这一点有一些描述,就是说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将来才不会被机器所淘汰。总而言之,人类对特定的成就有强大的理解能力,这是机器远不能及的。很多工作可能被重新定义而不是被取代,在书的46页。
虽然是社交网,但是实际上现实世界中,人也感到孤独,因为你打交道的是屏幕,并不是和真实的人在打交道。
这本书颠覆了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另外一个认知,就是历史证明,技术进步会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有许多人力所不及的工作,机器人可以去承担,比如像危险工种,像原子能检修、宇宙探险、爆炸品探测。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以后,日本人用了大量的机器人在原子堆里进行检修。像这些工作,毫无疑问,机器人比人类要强。
机器人作为人类自我延伸,是服务于人的工具。今天我们自我延伸,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就是能开发出改变生命本身的技术。在《人类2.0》375页,对这一点有相当多的篇幅进行描述。未来将是有机世界和无机世界的原因。有机世界就是人、生物。无机世界就是机器人和一些无机的材料,比如纳米材料等等。
自然和人工的原因,机器人和人类的原因。机器会淘汰部分工作,比如像流水线生产工人。在美国,机器人最先代替的工人就是在三大汽车公司生产线的装配工。还有比如像餐厅的收银员、服务员、医院的诊断影像分析师等等,但是它同时会创造很多新的工作。机器人将成为提升生产率和增加工作的动力。
下边,我们要列举一些看了这本书,对于哪些基本的认知产生了影响?对我个人来说,过去是怎么认知的,现在怎么认知的。比如像转基因食品争论,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多争论,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疑虑。
大家对它有疑虑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它是个新鲜的事物,大家对它的认知有一个学习了解的过程。
实际上,就转基因食品来说,这本书的观点是,生物进化的过程就是基因变异重组的过程,只不过自然进化的过程漫长,人工育种盲目性很大,要很长周期才能育出来一个品种。书中举个例子,比如从古到今的育种就是促使作物基因改变,使之产生抵抗某种病虫害或者抵抗某种环境能力品种的过程,这在书籍327页到333页,对这一点有很详细的论述。人工育种实际上就是促使作物基因改变,使得它具有某种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产生了一种新的品种。
在目前,美国生产的大部分玉米、大豆、棉花都是在实验室中,来自细菌的基因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现在有80%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印度生产的棉花96%都是转基因作物。这说明转基因其实更不可怕,本来我们长时间,我们祖祖辈辈在育种过程本身就是转基因的过程。因为现在的生物科技减少了盲目性,有了有目的的来设计基因,来设计DNA,来编辑DNA,来合成DNA,人采取一种非常主动的、有目的的在制造新的作物品种,转基因就是周期很短,目的性很强。
那么,人类基因呢?书里面第二个例子就是人类的基因治疗和农作物的转基因改造,从原理上来说是雷同的,这在书中的333页讲到这一点,完全人工设计和制造基因,实验室设计和打印DNA已经不是那么,所以食物2.0实际上是已经呼之欲出。
据我个人的例子,我在美国前后生活了26年,从来没有听到过有关转基因食品引起健康问题。有人问是不是你孤陋寡闻,你没怎么听到过,实际上会有。可能也许实际上会有这样的食物,但是在美国,新闻就像苍蝇叮血一样,对负面的东西特别愿意报道。可是我真的生活20多年,几乎没听说过这方面的报道。客观上如果有这样的报道,也是凤毛麟角的,不足为虑。我个人体验,这本书说的转基因食品,我完全赞同,我觉得转基因食品早都存在。
第二个,这本书对我们的启发,在认知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就是AlphaGo和IBM深蓝电脑曾经击败过国际象棋和围棋冠军,表现出了超人的能力,引起机器人可能有一天会胜于人,危害人的疑虑。
看了这本书,我们就会问心理智能是人的智能的延伸,它服务人类,造福人类,是人类智能的补充,不可能主宰人类。书中一个例子就是他认为任何新技术都可能被用于害人,原子能可以杀死人。问题在于怎么用,就连电都可能把人电死。但是人类也不会因噎废食,毕竟电是工业革命的非常大的、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飞跃。
机器人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得非常极致,但是它还只有单一能力,机器人的认知能力很有局限。光有知识也不够,因为未来的工作不仅要求你是知识的理解者、应用者,还要求你同时是知识的整合者和创造者。在这点上来说,人绝对胜于机器。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我是一个学电出身的,电可以打死人。可以见可以打死人在学电视,我们还有意识地用手去摸电,感受一下电,那当然是在有安全保护的情况下。实际上,只要你遵守操作规程,就可以保证安全,电气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改善人类生活条件。蒸汽机、互联网、电气化等等并列为人类文明的三大里程碑。
还有一个认知,也就是我们的《孝经》里边开宗明义地说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因为人的身体是从父母那得来,或者从信教的人说是上帝创作的人。人对它只能尊重,不能改变它。
但是现在根据先进科技发展的成果,现代生物科技实际上可以重新定义人力,对人进行基因编辑、DNA合成,甚至定制,使人有了创造新的物种的能力。与机器人、纳米科技、云计算、3D打印等等领域融合起来,等于再造团队。纳米机器人可以进入人体细胞攻击癌细胞,人工合成的细菌能够定位人体内的癌细胞,仿生技术可以制造全功能的假肢和人体器官。
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1996年多莉克隆羊诞生,表示人类可以复制高等动物。还有个例子, 2009年美国新泽西州圣巴纳斯医学中心生殖研究所在给不孕妇女治疗的时候,给不孕妇女卵子里边注入少量从正常生育妇女卵子中提取的细胞质的办法,对不孕妇女子卵子进行基因改造,结果这个妇女成功的怀孕生下了婴儿。但这个婴儿经过检查,他有三个人的基因,这是可以理解的,他的父母的基因,还有另外一个妇女的基因。当然,这引起了一些法律伦理方面的争议,但是这就改变了过去人之身体,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实际上人现在可以改造自己,人可以再造自己。这也就是我们这本书开宗明义《人类2.0》的含义所在,这是我体会的其中之一。
另外,这本书讲到了高科技领域的一些挑战,比如生物科技、生物计算机产业,期待一个创业者的产业化。生物计算机已经有样机制造出来了,但是没有能使它产业化。
合成生物学将是下一个价值创造点,这个大家都很期待。下一个颠覆性的科技在哪里?我觉得生物科技是非常令人关注的一个方面。
人工智能,要把人类的价值体系传给机器人。现在这本书中采访,有一个博客利教授,他就是在研究怎么样把人的价值体系交给机器人,确保人和机器人的目标一致,使机器人会思考、有感情,这样才能进入家政服务市场。比如老年人老了需要人照顾,小孩子需要照顾等这种家庭服务,这个市场是蛮大的。
另外是区块链。区块链目前主要在金融科技领域是在比特币上。实际上,区块链是一个非常伟大、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它的用途远远不止于在比特币、数字货币、加密货币上。它可以对人类所有的包括法律文书、公证、合同,都可以数字化,它是一个无中心的系统,保密性越好。
社交网、物联网这些技术的发明也是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人们也离不了它,好像是无时无刻处在被监控中,毫无隐私可言。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离不了它。
区块链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和移动社交网之后,进入了颠覆性计算机方式,把区块链定位是很高的。区块链1.0比特币和支付,区块链2.0加密数字货币可以变成开放式网络,可以实现所有资源去中心化交易,智能化合同。
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的几个亮点。
亮点之一: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提示了事物的本质。这本书的作者看问题是多角度,有时候看起来是一种悖论,但是他给人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比如人工智能可以识别图片上的猫成了大新闻,谷歌团队为了识别这个猫用了1600台计算机处理器连接起来,造成了超大规模的神经网络,还需要事先看过海量的猫的图片,但是它对猫的判断准确率还不如小孩子。所以,一方面,媒体在渲染计算机可以识别猫。但另一方面,它的智能是非常非常低下的,并不是有多高,和人类的大脑相比,我们离制造真正的智能机器还差得很远。这是机器,它一般来说是单一功能,它在一件事上做的比人类强。
亮点之二:作者秉持硅谷人特有的反传统精神,挑战大咖,引领流行观点。他的跳跃式思维呈现醒目,引人入胜,富有吸引力。比如他说要达到图灵测试的临界点有两种办法。什么叫图灵测试?就是在一个暗盒子里,有人,有机器,有一台计算机,外边是测试的人。
给它的判定是如果有30%机器人回答正确,就说明机器人的智能达到了人的智能。图灵测试从这个的观点来看,一种办法也让机器更聪明,另一种办法是使人类变得更傻。它这些观点有时候听起来好像是一种悖论,但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他认为人担心机器可能超过人类,人类智能退化才值得真正的忧虑。
亮点之三:提出人类2.0的概念,人类2.0是一个众筹的概念,需要大家来定义,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的定义,这本书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多领域高科技未来的融合可能使人再做自己,这就是他提出的人类2.0的概念。这主要是生物科技、基因工程、DNA定制、新物种创造、机器人、云计算、物联网、纳米科技等等这些能够改变生命本身的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式的进展。
推荐阅读
《人类2.0》
【美】皮埃罗·斯加鲁菲、牛金霞、闫景立著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随意打赏鼓励美女小编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