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一个月前一次我在中国出差时说起,当时看了一集中国热播吐槽综艺节目《中国式相亲》,看到了里面有个台湾MM叫圆圆。
我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和我男朋友说,这姐们一看就是来做个人宣传的,根本不是来相亲的。一边顺手就搜了这位圆圆的微博@圆圆陈怡吟TW
但是让我为之震惊的是,这个妹子竟然每!条!粉!丝!评!论!都!回!复!
我尝试的也发了一条,结果她也回了。
暂且不说是不是机器人,或者雇佣了人来做回复的,但是这样每条很开心的回复让我瞬间对她充满了好感。
这件事却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公众号,瞬间心中很多内疚。我总是把自己的公众号作为一个树洞一样,自己光顾着吐,也没好好回答过读者的问题和留言。我从来都不知道我的读者是哪些人啊?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多交流?!说不定灵感的源泉就是他们那!
于是当天立即马上,我在我的公众号后面发了一个微信群的二维码……(我自认自己有点傻叉)……

瞬间群就到了100名,不但没拉进人,还留下了后台近千条留言对我说:

“群满了,求拉……”
于是为了跪着走完这条路,我在后台设置了自动回复:“要入群就转发我的一篇文章,我就会给你我的微信号,手动摆渡你入群”。
结果后面的三天,我手快断了,建了9个群……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要开邪教了……
群里的读者不但多且却是出乎意料的高质量,有Vogue来的,ofo单车做营销的,有前男人装的副主编、有做时尚公关的、还有来自四海八荒的大牛,还有人会腹语……大家都很喜欢分享,我满足的摸着自己酸酸的手欣慰的笑了。
结果就看到一个读者发了个朋友圈:“今天看到个博主开了9个微信群,也不懂现在怎么会有人这么2,明明有小密圈可以无上限的,却还自己手动拉人……”
随着时间越久,我也发现群里的互动性越来越低了,大多数人把群mute掉,只剩下几个积极分子发言,许多人不再愿意分享。虽然我还是很珍惜我的那些读者,但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交流环境,我开始尝试起了大家说起的“小密圈”,正式建立了“中美营销圈”。
不得不称赞这个APP做的的确好,有以下几点:
  1. 圈主发信息的时候,凡是有下载小密圈APP的圈友都能够收到push,而其他群友发分享的时候不会,这样就避免了微信群分不清群主和其他杂乱信息的问题。
  2. 圈内可以用#来分清话题,比如我分了#营销干货# #营销案例# #saleskit# #新人介绍#等话题
  3. 这个圈子非常方便汇集同一领域的朋友交流。干扰低、重点强、过滤掉了许多无效僵尸。比如我之前就很少碰到在美国做Marketing的人,大多都是Finance, Consulting, Tech。我这个圈子可以让同样有兴趣的人一起交流分享、提问。也可以让中国、美国甚至其他国家的marketer都分享跨国的最新资讯。比如随手截屏几个:
  4. 好的内容可以加精华,这样点入精华分类就可以直接看到好的内容,比如我今天刚发了一个《中美营销人需要关注的网站》,入群可看全文。
  5. 好的回答可以赞赏,也可以付费提问。很多朋友会给5元-88元的付费提问或赞赏,这样也给到大家一些分享的积极性。
  6. 圈主可以邀请嘉宾,嘉宾头上有白色👑符号。例如我邀请了我在Google做产品经理的朋友、Visa的Marketing Director、L2和数英网的创始人、之前分享过文章的品牌圈圈、其他KOL等等,随后也会定期邀请更多人。
  7. 最重要的一点,入圈可以设置门槛,我设置了很低的58元。这样可以排除掉广告号和僵尸,也可以保证入群的人是真的对营销有兴趣的。58元其实也就是一顿便当的钱,用这一顿便当的钱入群认识其他行业内好友,学到知识,我觉得挺划算的
  8. 在群里我凡是有新的收获都可以随时分享,在公众号里分享这种短信息,往往会掉粉,且可以随时和朋友互动
目前这个社群已经试运行一个月了,个人感觉非常好,里面的内容质量普遍偏高,没有广告,大家都愿意分享自己知道的营销知识,非常集中,也愿意留下微信号交流。
这个圈我没有叫doriskeke读者群,我看过许多这样的群,到后面内容都太分散,往往变成读者示爱,我希望这个社群能够更加专注在一个话题上,就是营销,可以是互联网营销、时尚营销、零售营销、设计创意、文案等等,但是是一个干货圈。
目前大致定下群内聊天风向,欢迎参谋,根据情况更新:
  1. 欢迎分享喜欢的#营销案例#  ,用这个hashtag圈出来以后方便搜索
  2. 有公众号的朋友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公众号原创文章,或推荐你看到的好文,不要推荐一些低质量的文章。#原创推荐#
  3. 有最新的营销工具、营销类新闻、干货、渠道的sales kit、能帮到营销人的工具可以来这里分享,或向大家提问 #营销干货# #SalesKit# #营销新闻#
  4. 入圈后进行#新人报道#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你
  5. 欢迎分享最新的Marketing职位和挖墙脚。
希望这个圈未来能凝聚更多全世界的营销人,一起分享知识。
如果你也想加入中美营销圈,扫下方二维码加入或者按阅读原文。如果扫的时候有问题,听说保存图片到相册再扫,就可以了。
转发这篇公众号到朋友圈,在后台回复截屏,我就在5月15日抽一名粉丝送这本最近在读的好书(附赠我的书上划重点)!!以下是图片!!
想听更多职场故事和中美对比报告欢迎关注我
我是《在纽约Michael Kors做新媒体经理教会我的事》的作者,#Bard, #Oxford, #Unilever, #MichaelKors 毕业生。现前往阿里加州分部。
如果你对#中美,#职场,#为人处事,#市场营销或 #女性心理有兴趣,那你即是我的知己——在社交媒体性感的这个时代,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希望分享我的点滴,解放你心中的自己。
对营销、中美对比、提高自身能力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入我建立的中美营销圈,连结500+中国美国的营销人互相分享营销干货、案例、互相学习成长,定期邀请营销大牛,最新营销热点抢先看。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或在我的微信后台回复“群”字加入。加入后记得下载小密圈APP或者关注小密圈的微信公众号收到更新推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