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波士顿Bean”订阅!
尚梦晴(左)和修子宜俩人为大家介绍心理学理念
与会同学们展开互相讨论
    4月15日,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学生们在校内开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讲座,主题为“关注中国留学生心理健康:正念减压和经验交流分享”。这是教育学院的“Let’s Talk”系列讲座之一,“Let’s Talk”着眼于亚裔群体的心理状态。
在讲座中,组织者之一修子宜给大家介绍了“正念Mindfulness”的心理学概念,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帮助大家改善心理状态。另一组织者尚梦晴则带领大家做一些小游戏,让同学们走出舒适区,与不认识的其他参会者交流,敞开心扉,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她们还虚构了一个中国学生遇到挫折产生心理问题的案例,供大家讨论分析解决方法,各抒己见,从中得到启发。
尚梦晴介绍说,研究表明,缺乏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结是中国留学生的压力源之一。“很多人觉得周围人不理解自己,找不到同类人,非常孤独,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她建议大家打破思维定势,减少歧视与偏见,多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似点,用更开放的心态去社交,特别是要尝试与不同种族和国籍同学交流。她举例说,自己邻居的同学是非裔,邻居平时不太与之交往,一次偶然的机会方才得知,两人都是动漫迷,有很多共同话题,即便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也能聊得很投契。
修子宜还讲解说,留学生来到新国家遇到文化冲击,心理状态分为几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调整期和适应期,是一个U字形模型。与会同学们感悟道,因为受不了压力而自杀的学生们或许正是处于心理状态谷底的沮丧期,感觉很没有希望,但其实他们不知道,只要熬过谷底,便能走出低潮,进入适应期。大家以此互相鼓励,遇到挫折不必害怕,坚持就是胜利。
尚梦晴是哈佛在读博士生,修子宜则是刚毕业不久的哈佛校友,她们告诉记者,哈佛教育学院学生办“Let’s Talk”系列讲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且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去年修子宜还参与了面向亚裔家长的心理讲座,为家长们讲解知识、调整心态。系列讲座明年4、5月也将继续举办。
以哈佛为代表的名校学业生活压力巨大,近年来学生遭遇心理疾病甚至自杀现象频发。中国学生又出于自身文化背景和性格等种种原因,很少透露自己的心理状况或者寻求帮助,使之成为一个隐秘但危险的问题。组织者们呼吁媒体和社会加大关注,也希望来参与的同学们能将心理健康疏导的理念带回去给家人朋友。波士顿大学学生洪立与朋友结伴而来,他表示自己一直关注这方面信息,也的确在讲座上收获了有意义的方法,结识了一些新朋友。
讲座还推荐了许多有用的相关资源,如:通过社团组织等结交朋友、在学校心理咨询室预约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波士顿本地华人社区的中文精神科医师(有权开具处方)等。
波士顿Bean
投稿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BostonBean
版权归【波士顿Bean】和《侨报》所有,转载请注明:【波士顿Bean】《侨报》波士顿唯一认证原创公共微信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