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生了个女儿,那我更要好好努力,万一她以后遇到渣男,我还能跟她说,没事,老妈带你去环游世界散散心。
女儿不是随便生的
者|不辣的妈 
微信|不辣的妈
配图|Pinterest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因为做了父母,压力陡增,为了孩子,父母需要不断地努力。
文章写得不错,很多人是在做了父母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努力的开始努力,以前努力的则更加努力。
不过,在读者留言中,我还是看到了一些独特的观点。
有人说,生男孩的家庭才需要拼命地努力,生女孩的努力啥,怎么享受怎么过。
这种观点不是凭空而来,它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
刚准备生二胎的时候,就有人问:“你家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得到“是女孩”的回答后,提问者也替我松了口气。
“女孩好啊,再生一个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没有压力了。要是老大是个男孩,就要慎重了。”
不少生男孩的父母被问到生不生二胎的时候,也是回答:“不敢生啊,想生个女儿,怕又是个儿子。将来要准备两套房,想想都累。”
言外之意,生个男孩要比生女孩压力大得多,生个男孩要给他准备房子,要帮他娶媳妇,压力太大了。
那你的意思是说,生个女儿这些都不需要了?
“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是很多人挂在嘴边、耳熟能详的话,也被普遍所认同,可是我想问的是,真的是这样吗?
现在大多数家庭里,不管儿子女儿都是宝贝疙瘩,生个男孩压力大的传统观念恐怕要改改,相反,生个女儿一点都不轻松,做父母的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你要给女儿更大的选择权
我并不认同生个孩子就要为他(她)准备好了一切,要给他(她)准备一套房子,甚至不惜倾尽自已一生所有。

但是,如果你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地有“生个儿子就要为他准备一套婚房”的思想,那么也请你为女儿准备一套房子。
虽然大多数人的观念都是,结婚男方买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有点法律意识,再看看现在的婚姻法,你就知道为女儿准备一套房子有多重要。
假如你的女儿长大嫁人,出嫁之前男方提前买好了房子,你也给女儿准备了不少的嫁妆,女儿风风光光地嫁了人。
但有一天女儿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两个人要离婚,这套房子还是男方的,跟你女儿一毛钱关系没有,不管他们结婚多少年。你曾经陪嫁给女儿的嫁妆,恐怕早已消耗殆尽,这时你的女儿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有时候,你的女儿可能为了有一个家,有一个固定的住处,而忍受婚姻中各种不如意,因为她没有太多的选择。
同样,你如果能在婚前为女儿准备一套房,她也会有更大的底气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个人,而不是为了房子或者其他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如果说一套房子能让儿子有一定的底气娶个媳妇,那么,一套房子也能够让女儿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的幸福。
你要给女儿一个大的格局
我们常常说要富养女儿,虽说儿子也不能一味地穷养,但在富养女儿的观点上大家是一致的。

要富养女儿,自然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带她见更大的世面,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她有更开阔的思维。
虽说没有钱女儿的精神不一定不富足,但没有钱作为后盾,很多东西你没法带女儿去见识,没法带她去体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她的视野。
  • 你要富养女儿,让她精神上富足,首先你自己得是一个精神上富足的人。
你整天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情去读书、去锻炼,时不时地为了买菜少找一毛钱而跟商贩计较半天,你怎样成为女儿的榜样?
你整天不修边幅,把自己打扮成大爷大妈,就算把女儿打扮成小公主,她的内心还是成不了公主。
你想要富养女儿,首先要学会富养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位、有格局、有眼光的父母,这些不努力怎么行。
你要成为女儿最坚强的后盾
这辈子,恐怕没有人比父母更疼爱女儿,不管她在外面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只要一想到家中的父母,心中立马能获得安慰,这是做父母最幸福的事。
你要做好做女儿坚强后盾的准备,不管女儿什么时候回到家,你都能说上一句:别担心,爸爸妈妈在,什么都不用怕。
当女儿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幸福时,你也不会随便抓一个人来相亲都觉得能配上自己的女儿。
当女儿独自在外打拼时,也不会太担心家中的父母没人照顾。
当她受了委屈想回来的时候,也不必不敢回来,怕你责备的目光和无奈的叹息。
你要成为女儿的坚强后盾,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不让女儿有后顾之忧。
你要成为女儿的坚强后盾,让自己的内心足够坚强,不让女儿有家不敢回。
你要成为女儿的坚强后盾,让自己衣食无忧、精神富足,才不会成为女儿的拖累。
要做一个女儿的父母,你不努力怎么行,难道还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一套陈腐观念?
【版权归作者所有,HUGO整理发布】
  • 作者不辣的妈,职场妈妈,书评作者,每天一万步践行者,写温情的、理性的文字。微信公众号:不辣的妈(id:buladema)。
  • 原题:生个女儿,父母为什么要更加努力?
  •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微博/果姐HUGO  微信/microhugo
如果有一天你想取消关注
请记得我们曾经相爱过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 
一个靠人多好看取胜的组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