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是不自信,因为要啥没啥。
没钱、没能力、没人脉、没人爱、没好性格、没好嘴皮子……虽然不是很自卑,但就是不自信。
现在就不一样了。
我有了钱,买了宝马,还在北京买了个房。我小有名气,很多人喜欢靠近我这个人脉。
我是个讲师,磨嘴皮子为生。可是,我还是不自信。
我买的是个小房,几近于蜗居,小区里为数不多的小户型。每次回家我总感觉我是这个小区的低保户。
我开车上路的时候,第一次发现哪来的这么多保时捷路虎好宝马,第一次觉得买个低配的宝马简直就是打脸充胖子,羞愧难当。
我看着同行们对心理分析得鞭辟入里,演说家们口若悬河,我感觉自己是个土鳖。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得不好。
不要说我矫情或嘚瑟,这是我真实的感受。
更糟糕的是,一堆早已娶妻生子的老同学常在我面前撒撒狗粮,嘲笑着我这个大龄剩男,让我不断怀疑人生。
这让我经常在某个夜晚被糟糕感偷袭,觉得自己其实很差劲。
又在某个夜晚,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个成功人士,却还是觉得不自信?
一、自信,和拥有多少没有必然关系
以前我觉得:你拥有好的,你就会自信。但又好像不是这样。

我在北京,经常觉得自己啥都不是。但过年回到老家在一些人面前,我感觉自己都快横着走了。
我的条件没变,我的自信感和骄傲感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北京各大部委格子间里的小李、小张、小王过年陆续回到家了,名字变成了李处、张处、王处……
拥有没变,但他们的价值感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人说米国的宝马便宜,然而人人都开宝马的时候,这个便宜就失去了至少一半的价值。
天朝之所以开宝马显逼格,不是因为车好,而是——贵。你身边买不起的比买得起的多。
自信,和拥有多少并不是必然关系。自信除了是你决定,还是你的邻居决定的。
自信不是你拥有了很多东西而自信,而是当你站在一个人面前,你发现自己拥有了他人没有的东西,你就会自信。
然而人会做两件事情,让你无论拥有多少,都会让自己沉浸在不自信里。
因为人表面上要的是自信,潜意识里要的其实是自卑,是我不够好的感觉。
二、目之所及,都是比你跑得快的人
第一件事就是只往上比:超越了一个,就忘记了这个,盯着那个更高的。
效果就是,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你看到的都是比你跑得快的人,你永远都是最后一个。
这感觉很像我在高速上飙车:
我总想超越一个又一个,超越的那一刹那很爽,然而我的视线里只有前面的很多车和后面的一两辆车。
在我的视野里,我是末位的。
不同的是,这是客观世界,我的大脑能加工出来我跑得其实是很快的,末位只是我眼睛感官到的部分。
但心理的世界就加工不出来了,在心理的视野里,人会相信自己的感知:我就是最后的那一两个。
当我的能力和条件在上升,我的朋友圈和参考对象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我超越了那些曾经我羡慕的人,却盯上了那些我依然没有达到的人。
人会自动化忽视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结果就是:无论你拥有多少,你都只能活在不自信里。
这种我不如别人的感觉,实在是太熟悉了。
人真正想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而是要反复体验这种我不够好的感觉。
三、晕轮效应和多米诺效应
第二件事就是看不到别人光鲜亮丽的背后有很多不好。
好多年前,我喜欢过一个姑娘。然而我不敢去追求。
因为她温文尔雅、温柔娴静、知书达理,是有教养有修养有品位的女生。
总觉得这种姑娘,实在把我这种乡下人的土包子气衬托得一览无余,那时候我刚大学毕业,最自卑的时候。
觉得她应该只属于那些富二代、学二代之类的。
然而有天她跟我说,跟我聊天很舒服,因为我很深刻,我能懂她。懂比那些对她好、有钱重要,也难得多了。
那次我发现:原来那些有修养有品位的高富帅们也有不如我的地方啊,原来女神苦恼也这么多啊。
多年后,我认识了一个很高雅的朋友:标配比我高很多,生活细致且精致,一身的牌牌我也不认识。
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这人好牛逼,品味好高级。接触熟了,他开始吐露对我的羡慕:年轻有为,思想深刻。
我开始体验到:原来外在品味好的人,思想不一定深刻,格局不一定大气。外在条件优越的人,幸福感不一定高。
好吧,我承认我是个没品味的人:没什么审美文艺观,不认识几个明星名牌,一身浩然屌丝气。
我发现潜意识里有一个逻辑特好玩,我们看别人的时候总觉得:
他这个人这儿很好,那他其他地方一定也都很好吧。
这是典型的晕轮效应。
悲哀的是,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潜意识里惯用的语言却是:
虽然他A方面差,但是他B方面好啊……他们哪儿都很好,比我幸福。
虽然他们有一点不如我,但是他们很多地方都比我好啊。
我的好多来访者都这样,在我看来,他们在羡慕那些不如他们的人。
比如一个大学生羡慕着我们课堂里个个事业小成,却看不到这些人都羡慕着她终于奔二了。
然而在自己这儿,又是反的,对自己的逻辑是:
虽然我B好,但是我A差啊……
也就是:我这个人这儿不好,其他地方也都很不怎么样的。
人会因为自己的一个不好感觉到自己哪儿都不好,却很难因为自己的一个好而感觉到自己哪儿都好。
我把这叫做多米诺效应:
一个不好能激活自己所有的不好,然而一个好却激活不了其他好。
这时候人就只能活在自己不够好的感觉里。
四、没有人会是完美的
鸡汤学家说,你要看到自己拥有的,你要自我认可。
我知道了我很好。可是我很好,并不能带给我自信。我是很好啊,可是别人也很好啊。我知道我很优秀啊,可是大家都很优秀啊。
鸡汤学家说,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
然而臣妾做不到。当我出现在别人面前,我总感觉自己像个演员,无意识地想表现自己。
好像是我花尽了半生时间活出的成果,等待着这些评委们来验收、打分,给我一个A+。
鸡汤学家只说对了一半:人除了要努力拥有更多、看到自己拥有的,还要看到他人其实并没有的。
我们不自信,不仅是因为我们看不到自己拥有了什么,更因为我们把他人幻想得过于好,然后显得自己不好了。
我们把自己当成了演员,他人当成了评委,随时在给我们打分,检验自己好不好。
却意识不到,他人亦然。他人也跟你一样,在当着演员,把你当成了评委,等着你来打分,羡慕着你多好。
也在觉得自己好的地方不算个啥,不如你的地方简直惭愧极了。
跟他人比较的潜意识实际上就是:
我希望自己是完美的。
然而虽然你有的地方比别人差,可是没人是完美的。
人跟人的比较不是要看一两个指标,而是要看综合评分的啊。
五、不自信,是不敢自信
理智上在说,自信是可耻的,骄傲使人落后。
但潜意识里的话语却是:那个不够好的你才是熟悉的啊,你从小就这么被比较,无论你多优秀,你都能够成功被比较成为不好的那个。
那种感觉陪伴了你十几年,你怎么舍得随便丢掉?
你小时候那么好,为啥不自信?因为有了班里的、邻里的、亲戚的那些熊孩子们,经过家长的视角过滤后,你就成了不好的那个了。
因为妈妈不让你有自信的感觉。
每当你感觉到自己不够好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踏实、熟悉、有存在感。
要实现不够好的感觉就太容易了:
只往上比,看到比自己更好的人,只看到并放大他人好的一面,忽视或放小他人不好的一面。
六、客观看待自己的位置
不要怕自己会骄傲,不要觉得这是自欺欺人。
自信满满的感觉,让人学会谦卑、平易近人、不卑不亢;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更愿意奋斗。
还,活得很幸福。
每当我看到比我牛逼的人,我就想:
你是有才,但是我有钱啊;你是比我长得好看,但是我有钱啊;你是比我能力强,但是我有钱啊。
每当看到比我有钱的人,我就想:
但是我年轻啊。
每当看到比我有钱又比我年轻的人,我就想:
我懂心理学啊。
每当看到比我年轻、比我有钱、比我还懂心理学的人,我就会想:
你活成这样一定有什么想不开的吧。哈哈。
每当这时候,我就对自己充满了喜欢,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所以在那些比我差却不自卑的人面前,我就使劲嘚瑟,我依赖他们让我感觉我很棒。
在那些比我差还自卑的人面前,我就有能量真心鼓励他们:其实你也可以,因为你也很棒。
我并不只盯着他们,我也看得到那些比我好的人。
我能客观看待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这就是一种不自卑,不自亢。
最后我想说:
那些看起来牛逼哄哄的人,他们,有时候,真!的!很!自!卑!
虽然有时候他们也很自恋,但是这种自恋是在深度防御自卑。
本文作者丛非从,一个好玩、深邃又实用的心理咨询师,研究关系、情绪和成长,著有《原来,懂比爱更重要》、《你是在恋爱,还是在发神经》等。微信公众号(id:congnotcong)。LinkedIn经授权转载。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7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